王國榮
[摘要] 目的 探討Pre-S1、S2抗原聯(lián)合檢測在乙型肝炎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或門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血清樣本,其中Pre-S1抗原陽性24例(A組),Pre-S2抗原陽性患者20例(B組),Pre-S1、S2抗原兩者均為陽性16例(C組),比較3組的HBV-DNA陽性率,分析Pre-S1、S2抗原兩者聯(lián)合檢測與HBV-DNA的關(guān)系。 結(jié)果 A組的HBV-DNA陽性率為83.33%,B組為80.00%,C組為93.75%,C組的HBV-DNA陽性率分別顯著高于A、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陽性51例,其陽性率達85%, Pre-S1、S2兩者均為陽性共16例,HBV-DNA陽性率為93.75%,兩者的HBV-DNA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Pre-S1、S2抗原兩者聯(lián)合檢測對于診斷乙型肝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與HBV-DNA 檢測結(jié)果有較好的一致性,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guān)鍵詞] 乙型肝炎;Pre-S1;Pre-S2;HBV-DNA;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51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2(c)-0060-03
通常HBV-DNA是判斷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復制活躍和具有傳染性的直接可靠依據(jù),但HBV-DNA的檢測對實驗室的要求較高,基層醫(yī)院較難開展。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表面抗原(HBsAg)編碼區(qū)(S區(qū))由s、前s1和前s2基因組成,分別編碼S、前s1和前s2三種主要蛋白,從而共同構(gòu)成外殼蛋白[1]。只有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中才存在HBV前S1、S2抗原(Pre-S1、S2抗原),目前Pre-S1、S2抗原已成為HBV感染、復制和乙型肝炎患者診斷、治療和預后評估的一個重要標志[2],但關(guān)于兩者在乙型肝炎患者中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價值報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討Pre-S1、S2抗原兩者聯(lián)合檢測在乙型肝炎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或門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血清樣本,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符合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標準[3],納入患者年齡要求18周歲及以上,排除既往有手術(shù)史、精神疾病史及無法配合本研究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18~72歲,平均(45.3±7.3)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1例,高中及中專30例,初中及以下19例。在職40例,退休11例,失業(yè)9例。醫(yī)保報銷50例,自費10例。60例血清樣本經(jīng)檢測Pre-S1陽性24例(A組),檢測Pre-S2抗原陽性患者20例(B組),Pre-S1、S2抗原兩者均為陽性16例(C組),3組的平均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臨床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即時分離血清,將3組血清標本置-20℃冰箱中保存待測。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檢測Pre-S1、S2抗原。采用實時熒光定量基因擴增法檢測HBV-DNA。Pre-S1抗原試劑由上海長征復星醫(yī)學科有限公司提供;Pre-S2抗原試劑盒由北京醫(yī)科大學肝病研究所提供。血清HBV-DNA試劑購自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上所有檢測項目嚴格按操作說明書進行。
1.3 結(jié)果判定[4]
HBV-DNA>1.0×103 copies/ml為陽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3組HBV-DNA陽性率的比較
A組的HBV-DNA陽性率為83.33%,B組為80.00%,C組為93.75%,C組的HBV-DNA陽性率分別顯著高于A、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Pre-S1、Pre-S2抗原兩者均陽性患者與HBV-DNA 的關(guān)系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陽性51例,其陽性率為85%,Pre-S1、S2抗原兩者均為陽性共16例,其HBV-DNA陽性率達93.75%,兩者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Pre-S1、S2抗原兩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與HBV-DNA 檢測結(jié)果有較好的一致性(表 2)。
3 討論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傳染性疾病,HBV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肝炎病毒之一。臨床上主要通過檢測乙型肝炎標志物和HBV-DNA作為HBV的檢測項目,其中HBV-DNA定量檢測被認為HBV感染和復制的金標準,但由于HBV-DNA檢測對實驗場所以及試驗設(shè)備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不易在基層醫(yī)院開展[3-4]。
HBV外膜蛋白主要包括S、Pre-S1、Pre-S2三種蛋白,只有在完整的HBV上才存在Pre-S1和Pre-S2抗原[5]。Pre-S1與Pre-S2抗原在病毒感染、復制和刺激機體產(chǎn)生免疫反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臨床上通過監(jiān)測Pre-S1和Pre-S2抗原可為診斷HBV的復制提供重要依據(jù)[6]。
Pre-S1抗原是HBV外殼大蛋白的構(gòu)成之一,有助于HBV吸附到肝細胞。Pre-S1抗原刺激機體產(chǎn)生前S1抗體,在HBV感染復制及病毒轉(zhuǎn)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Pre-S1抗原是由108或119個氨基酸組成的肽段,是HBV-DNA S區(qū)的PreS1基因編碼產(chǎn)物。Pre-S1抗原只存在于完整的HBV 顆粒上,具有很高的特異性,Pre-S1抗原的持續(xù)存在表明有病毒復制和病毒顆粒存在[7]。
Pre-S2抗原是HBV DNA S區(qū)的前S2基因編碼蛋白質(zhì),對維持HBV顆粒完整性及感染性具有重要作用,且前S2基因編碼的蛋白質(zhì)含有人類T細胞和B細胞識別表位,有較強的免疫原性,可誘導機體產(chǎn)生保護性免疫反應[8]。
近年來研究表明,Pre-S1、S2抗原已成為新的HBV檢測標志物,可作為判斷HBV復制的指標[9-10]。本研究60例血清樣本經(jīng)檢測Pre-S1陽性24例(A組),檢測Pre-S2陽性患者20例(B組),表1結(jié)果顯示,A組的HBV-DNA陽性率為83.33%,B組為80.00%,說明Pre-S1、S2抗原用于診斷乙肝具有較高的陽性率,但關(guān)于兩者聯(lián)合檢測對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價值如何報道不多。本研究60例血清樣本經(jīng)檢測Pre-S1、S2抗原兩者均為陽性16例,HBV-DNA陽性率為93.75%,分別顯著高于A、B組(P<0.05),與邱黎霞等[11]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說明Pre-S1、S2抗原兩者聯(lián)合檢測效果要明顯高于單一抗原檢測的效果。同時,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C組的HBV-DNA陽性率與HBV-DNA檢出具有較高的一致性,說明兩者聯(lián)合檢測與HBV-DNA檢測有相似的臨床意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乙型肝炎患者體內(nèi)病毒的復制情況,與張琳[12]的報道是一致的,說明Pre-S1、S2抗原聯(lián)合檢測與HBV-DNA檢測結(jié)果有高度一致性,是反映病毒復制的良好指標[12-16]。
綜上所述,Pre-S1、S2抗原兩者聯(lián)合檢測對于診斷乙型肝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與HBV-DNA 檢測結(jié)果有較好的一致性,可作為判斷HBV復制的可靠依據(jù),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杰東,俞萍麗,周斌,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及前S2抗原與HBV-DNA的相關(guān)性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4,27(2):124-125.
[2] 李青峰,畢雷,尚鵬程,等.Pre-S1、S2抗原檢測在乙型肝炎臨床診斷中的作用及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14):119-120.
[3]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27(1):1-16.
[4] 馬艷春.乙肝患者前S1抗原前S2抗原與HBV-DNA和HBV-M的相關(guān)性分析[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9,32(4):268-270.
[5] 章敏,萬唐,彭慧中,等.前S2、前S1抗原與乙肝病毒標志物的相關(guān)性探討[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27(6):609-609.
[6] 潘柳,吳英,陳林俊.不同年齡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e抗原、前S1抗原、前S2抗原與HBV-DNA的相關(guān)性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1,29(2):198.
[7] 黃瑋.HBVDNA與乙肝前S1、前S2抗原的關(guān)系[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3):3205-3206.
[8] 張曉明,李康怡.乙肝病毒前S1、S2抗原檢測在肝癌、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遼寧醫(yī)學雜志-2009,23(2):81.
[9] 葉芳麗,張平安,祝成亮.乙型肝炎患者Pre-S1、Pre-S2抗原與HBV-DNA的相關(guān)性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3,24(3):384-385.
[10] 鄧樂,溫志立,何金秋,等;張海明.乙型肝炎患者聯(lián)合檢測血清前S1、前S2抗原、E抗原的臨床意義[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147-150.
[11] 邱黎霞,郭滿盈,楊海燕.血清PreS1、PreS2抗原在乙肝診斷中的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27(2):177-178.
[12] 張琳.乙肝患者聯(lián)合檢測血清前S1、S2抗原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5):716-717.
[13] 桂瑞豐,李超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及前S2抗原與HBV-DNA的相關(guān)性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4, 27(2):124-125.
[14] 黃永將,梁亞珠.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與Pre-S1、Pre-S2抗原的相關(guān)性研究[J].健康研究,201,34(2):144-145.
[15] 鄧樂,溫志立,何金秋,等.乙型肝炎患者聯(lián)合檢測血清前S1、前S2抗原、E抗原的臨床意義[J].健康研究,2014, 34(2):144-145.
[16] 廖崇倫.Pre-S1、S2抗原檢測在乙型肝炎臨床診斷中的作用及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5):118.
(收稿日期:2014-10-25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