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玲 趙 磊
(國網高碑店市供電公司,河北 保定074000)
我市電網基本情況:220 kV變電站1座(高碑店站),110 kV變電站5座(馬莊站、太平莊站、方家務站、陳八莊站、方官站),35 kV變電站6座(方官站、泗莊站、加錄站、陳八莊站、辛立莊站、久安站)。
我市的電網主架不合理,110 kV變電站全部集中于西部與南部,東部地區(qū)沒有110 kV變電站,致使35 kV線路超長,串聯(lián)多個35 kV變電站。比如太平莊313線路,目前同時帶有加錄、陳八莊、辛立莊3個35 kV變電站,線路長達25 km,且負荷最大的辛立莊站在線路的最遠端,另外3個所都為農業(yè)所,而2010年11月份原由白溝110 kV變電站白泗312線帶泗莊站、久安站,倒接到太恒315線路上,也是串聯(lián)3個35 kV變電站。在用電高峰期時,特別是排灌用電高峰期4—6月,出站10 kV線路電壓不到9 kV,造成部分高壓線路線損偏高。圖1為2012年4月6日辛立莊站10 kV 1母線電壓曲線,15點電壓為8.89 kV。
圖1 2012年4月6日辛立莊站10 kV 1母線電壓曲線
根據高碑店東部農業(yè)地區(qū)電網及用電負荷的特點,解決電網中存在的低電壓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對農業(yè)區(qū)電網進行升級改造,加快電源點建設。
(2)要結合地區(qū)和現(xiàn)有電網結構的特點,充分考慮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特別是工業(yè)項目的近期和遠期規(guī)劃,充分利用“十二五”規(guī)劃的有利時機。
(3)加快中高壓電源點建設,并進行合理分布,有效縮短供電半徑,最終形成網架堅強、布局合理的現(xiàn)代化電網,從而提高電網的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
高碑店市電網現(xiàn)狀如圖2所示,太平莊站變電站為110 kV站,由220 kV高碑店站向其供電;110 kV太平莊站帶有5座35 kV變電站,其中太平莊313線路,目前同時帶有加錄、陳八莊、辛立莊3個35 kV變電站;35 kV輸電線路總長30 km。
圖2 高碑店市電網系統(tǒng)潮流圖
電網缺陷:高壓配電網輸電線路網架電壓等級多為35 kV,供電線路長、線徑細,供電可靠性和電壓質量差;35 kV T接線路過多,供電可靠性差,電壓合格率低;低壓臺區(qū)少,分布不合理,超供電半徑現(xiàn)象嚴重,末端電壓低,線損大。特別是4—6月,正是排灌用電高峰期,出站10 kV線路電壓不到9 kV,用電設備無法啟動,用戶反應強烈。
通過對高碑店電網現(xiàn)狀的分析,得出存在低電壓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為電源點少、輸配電線路超供電半徑、線徑細。針對這種狀況以及“十二五”規(guī)劃要求,高碑店公司按照“規(guī)劃先行、重點突出、因地制宜、夯求務實”的原則,以解決電網供電能力不足和農業(yè)區(qū)電壓質量差,保障農業(yè)區(qū)居民生活用電,順應民生、民計以及招商引資及經濟發(fā)展為目標,重點加強電源點建設。2011年,我市東部已建設一座陳八莊110 kV變電站,原有35 kV陳八莊變電站負荷切改至110 kV陳八莊變電站,切改后線路電壓已正常。下一步計劃將35 kV辛立莊站切改到110 kV陳八莊變電站,以使太平莊站所轄5座35 kV變電站供電可靠性和電壓質量均達到合格范圍。
按照預定計劃2014年3月陳八莊110 kV輸變電負荷配套切改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由于該供電區(qū)面積廣,切改負荷較大,涉及鄉(xiāng)鎮(zhèn)較多,為保證變電站的正常投運和切改工作的順利進行,經局領導研究決定,對陳八莊110 kV變電站投運及負荷配套切改工作做如下安排:將辛立莊35 kV變電站所有負荷切改到陳八莊110 kV變電站35 kV出線;將久安35 kV變電站所有負荷切改到辛久315出線。切改后,陳八莊110 kV變電站負荷預計為15000~20000 k W。
自2014年陳八莊110 kV變電站負荷切改全部完成后,線路最遠端的辛立莊站2014年4月6日10 kV 1母線電壓曲線如圖3所示,15點電壓為10.71 kV,供電可靠性和電壓質量均在合格范圍內,從而徹底解決了農業(yè)區(qū)的低電壓問題。
圖3 2014年4月6日辛立莊站10 kV 1母線電壓曲線
增加110 kV和35 kV電源點建設,是縮短35 kV和10 kV供電半徑,提高供電可靠性,解決低電壓問題的有效途徑,同時可使線損降低到合理范圍;而合理分布配電變壓器臺區(qū),增加低壓線路線徑,可有效縮短鎮(zhèn)區(qū)0.4 kV供電半徑,解決末端低電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