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萍
外科急腹癥60例臨床觀察與護理
李炎萍
目的 分析探討外科急腹癥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方法 回顧性分析60例急腹癥患者的病情觀察及護理經驗。結果 經過治療和細心的護理60例患者中有52例痊愈, 3例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 5例出現(xiàn)嚴重的繼發(fā)病變, 經治療痊愈。結論 細心的觀察和精心的護理是急腹癥患者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的保障, 在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護理過程中, 注意觀察患者的腹部體征、腹痛等, 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并做好胃腸減壓與輸血、補液、抗感染等關鍵工作等, 對患者的有效治療和痊愈具有重要的意義。
外科急腹癥;臨床觀察;護理
外科急腹癥以患者有急性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 該病發(fā)病急、病情較為嚴重、變化較快, 往往需要緊急處理或手術處理,如不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甚至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外科急腹癥有很多, 較為常見的有急性闌尾炎、急性腸梗阻、胃十二指腸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和膽石癥等, 且外科急腹癥容易與婦科、內科等科室的急性腹痛產生混淆[1]。因此,對外科急腹癥患者需要做好鑒別、仔細觀察和護理, 護士應密切的觀察并判斷病情, 作出相應處理, 并進行恰當?shù)淖o理,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科急腹癥患者, 男32例, 女28例, 年齡13~76歲, 平均年齡(41.6±12.3)歲, 平均入院時間為發(fā)病后的3 h, 其中急性闌尾炎31例,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9例, 急性膽囊炎12例, 腎絞痛5例, 急性胰腺炎3例。
1.2 方法
1.2.1 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 患者入院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測量患者的體溫(T)、脈搏(P)、呼吸(R)、血壓(BP)等, 記錄液體的量, 分析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 如患者血壓下降、脈搏細弱、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出冷汗等這些都是出現(xiàn)休克的征兆[2], 有休克癥狀的患者需要快速建立靜脈通路并保持通暢, 對于腹式呼吸減弱等可能是腹部病變加重的表現(xiàn), 病情危重的患者需要每隔1~2 h檢測1次患者的生命體征, 發(fā)現(xiàn)病情異常要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處理。
1.2.2 腹痛和腹部體征的觀察 了解腹痛的范圍、位置和性質, 且注意反跳痛、壓痛、肌肉緊張的范圍變化及腸鳴音的改變, 如胃十二指腸穿孔多發(fā)生在中上腹部, 常突然發(fā)生并呈刀割樣劇痛, 一般來說腹痛最顯著的部位或者最先出現(xiàn)腹痛的部位通常和病變部位一致, 但是個體反應也是有差異的[3], 因此不應該單純的根據(jù)腹痛輕重去推斷病情輕重。
1.2.3 皮膚黏膜的觀察 皮膚出現(xiàn)濕冷、蒼白可能為休克的先兆, 如肝脾破裂出血引起的腹痛:若皮膚鞏膜黃染則可能會有膽管梗阻, 在背部出現(xiàn)棕黃色、紫色斑塊或在腰部、臍部出現(xiàn)青灰色斑塊則有可能會患胰腺炎[4]。
1.2.4 胃腸減壓護理 胃腸減壓術是利用虹吸和負壓吸引的原理, 將胃管自口腔或鼻孔插入, 并通過胃管將積聚在胃內的的液體及氣體吸出, 該方法適用范圍很廣, 常用于急性胃擴張等。胃腸減壓期間要妥善和牢固的固定好胃管, 防治胃管的移位, 胃管一般要置于胃腸吻合的遠端, 同時也要維持胃管通暢, 維持有效負壓, 每隔2~4 h用生理鹽水沖洗胃管1次, 以保持胃管通暢, 也要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5]。
1.2.5 嘔吐物及二便的觀察 惡心、嘔吐是外科急腹癥的常見癥狀且大多數(shù)會在腹痛之后出現(xiàn), 患者若出現(xiàn)嘔吐及腹瀉要注意觀察其顏色、氣味、量、性質等, 若惡心、嘔吐明顯, 可能會患有急性腸胃炎、高位腸梗阻, 同時也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排尿情況, 尿量可以反映水份平衡和血容量的情況,若患者病情危重要準確記錄出入量。
1.2.6 心理護理 急腹癥患者的精神一般高度緊張[6], 心理比較恐懼, 處于十分痛苦和煩躁的狀態(tài), 這時護理人員應掌握與急腹癥患者溝通的技巧, 體貼安慰患者, 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反應, 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 使患者放松心態(tài),解除疑慮, 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
60例急腹癥患者, 經過全面且細致的病情觀察, 并給予及時的治療與護理, 60例患者中有52例痊愈, 3例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 5例出現(xiàn)嚴重的繼發(fā)病變, 經治療痊愈, 60例患者中手術治療的46例, 保守治療14例, 平均住院時間為(7.5±3)d,患者治療滿意度為97.8%。
根據(jù)患者腹痛的特點, 通常就可以鑒別是否患有外科急腹癥病, 腹痛往往是外科急腹癥患者最先出現(xiàn)的癥狀, 急腹癥患者具有發(fā)病急、變化快、病情重等特點, 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能否正確的觀察病情變化, 盡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將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 護理人員應該用靈敏的反應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 系統(tǒng)的觀察和記錄, 分析患者動態(tài), 及時的觀察病情, 重視急腹癥各個護理環(huán)節(jié)、采取積極的護理措施。精心的觀察與護理是提高急腹癥治愈率、避免嚴重繼發(fā)病變、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狀、促進康復的關鍵。
[1] 徐寶鳳.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0, 4(18):578-579.
[2] 韓玫.小兒急腹癥78例臨床觀察與護理.醫(yī)藥論壇雜志, 2006, 3(19):332-333.
[3] 李春華.34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健康之路, 2014, 5(2):102-103.
[4] 沈忠萍.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觀察與護理.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 6(15):332-333.
[5] 梁偉麗.早期診斷不明確的外科急腹癥護理分析.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2, 6(8):223-224.
[6] 費宏靜.外科急腹癥的臨床觀察與護理要點.吉林醫(yī)學, 2011 (3):58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152
2015-03-03]
450000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