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臺
2014年12月13日,上海市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成立,這是全國首個省級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法官、檢察官在司法工作中處于核心地位,組建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是司法改革試點的重要基礎(chǔ)性工作,直接關(guān)系到法官、檢察官市級統(tǒng)一管理制度的落地實施。(澎湃新聞)
2014年12月15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高院對呼格吉勒圖故意殺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審判決,撤銷內(nèi)蒙古高院1996年作出的關(guān)于呼格吉勒圖案的二審刑事裁定和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1996年對呼格吉勒圖案作出的一審刑事判決,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并向其父母送達了再審判決書。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糾正重大冤假錯案23起。(人民日報)
2014年12月15日,上海市委組織部公示五名法院、檢察院系統(tǒng)的擬提拔官員人選,涉及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上海知識產(chǎn)權(quán)法院主要領(lǐng)導人選。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探索設(shè)立跨行政區(qū)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辦理跨地區(qū)案件。不久前,經(jīng)中央批準,北京、上海組建跨行政區(qū)劃的法院、檢察院。(公信號“伴公汀”)
聲 音
反腐是一場輸不起的生死仗
肅貪懲腐是從嚴治黨、強國興軍的決定性一招,攸關(guān)黨和軍隊生死存亡,攸關(guān)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v觀歷史治亂、政權(quán)興替,從來只有因腐敗不除喪失人心的,而沒有因反腐反散人心的。
關(guān)于反腐,當下有兩種議論值得注意:一種是“再反下去會不會反散人心”,另一種是“還能不能反得下去”。
這些擔憂,從某種程度上說明,“腐敗和反腐敗對壘呈膠著狀態(tài)”,已經(jīng)到了扳腕拉鋸的關(guān)鍵時候、不進則退的節(jié)骨眼上。如果不及時澄清各種錯誤認識,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勢必難以徹底肅清徐才厚流毒影響,堅決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縱觀歷史治亂、政權(quán)興替,從來只有因腐敗不除喪失人心的,而沒有因反腐反散人心的。腐敗是社會毒瘤,清廉是人民期盼。反腐越深入,黨的肌體就越健康;反腐越徹底,政治生態(tài)就越清明。反腐到底、除惡務(wù)盡,只會深得黨心軍心民心,增強向心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胺瓷⑷诵摹钡恼撜{(diào),正是一些腐敗分子心虛惶恐的表現(xiàn)。
至于“還能不能反得下去”的擔憂,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引向深入必然會遇到各種阻撓和反彈。但是,腐敗沒有特區(qū),反腐沒有禁區(qū),像周永康、徐才厚這樣的“大老虎”都動了,還有誰動不得?黨中央、習主席對貪污腐敗決不姑息、對違法違紀必查必究,一抓到底、務(wù)求見底的決心意志是堅定不移的?!暗酱藶橹埂苯^對是一種錯覺,“騎虎難下”顯然是一種誤判。
軍隊反腐的目的,絕不僅僅是抓幾個貪官,處理一批人,而是為了能打勝仗。腐敗可謂戰(zhàn)斗力的致命腐蝕劑,腐敗不除,未戰(zhàn)先敗,甚至變質(zhì)變色。試問,如果有限的軍費被一小撮腐敗分子貪掉了、揮霍掉了,還拿什么搞部隊建設(shè)?如果大家都想著跑官要官,哪有心思精力鉆研訓練打仗?如果優(yōu)秀軍事人才走不遠、干不長,誰來橫刀立馬、浴血沙場?如果領(lǐng)導干部有權(quán)就“任性”,搞特殊化,文恬武嬉,怎么帶官兵上戰(zhàn)場?……甲午之殤,殷鑒不遠!
我軍歷來以紀律嚴明、作風優(yōu)良著稱,黨和人民對軍隊是高度信賴信任的。同時也要看到,軍營不是真空,歪風邪氣仍有市場,尤其是徐才厚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給軍隊形象造成硬傷巨創(chuàng)。如果任由“老虎”“蛀蟲”逍遙法外,任由沉疴流弊滋長蔓延,軍隊還像軍隊的樣子嗎?人民還會像過去那樣舍棄身家性命支持我們嗎?
與反腐敗斗爭一同邁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的,還有國防和軍隊改革。腐敗是遲滯改革的“減速帶”,也是阻礙改革的“軌條砦”。改革是劃大圈子,腐敗是搞小圈子;改革是攻山頭,腐敗是搞“山頭”。小圈子不打破,改革只能原地打轉(zhuǎn);“山頭”攻不下,改革就寸步難行。為什么一些領(lǐng)域的改革多年來推不動、鋪不開,癥結(jié)就在于此。沒有反腐這把開山巨斧、破障利器,稍縱即逝的改革“窗口期”只能眼睜睜錯過。
軍隊是拿槍桿子的,是黨執(zhí)政的堅強柱石。軍隊如果搞腐敗,槍桿子就會銹蝕,柱石就會坍塌,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寧,拿什么來保證?歷史一再證明,只要軍隊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國家就出不了什么大的亂子。軍中絕不能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這是黨對軍隊的特殊政治要求。
肅貪懲腐是從嚴治黨、強國興軍的決定性一招,攸關(guān)黨和軍隊生死存亡,攸關(guān)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伴_弓沒有回頭箭”。在這場殊死較量中,我們不能退也退不起,不能輸也輸不起。(解放軍報)
觀 點
荀子把“口言善,身行惡”的“兩面人”稱為“國妖”,把“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人稱為“國寶”,認為治國者要“敬其寶”“除其妖”。而徐才厚這個政治投機主義的“兩面人無疑”就是這樣一個“國妖”了。
——解放軍報評論員文章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shè),是包括檢察官、律師在內(nèi)所有法律人的共同責任和使命。檢察官和律師同為法治工作者,同受法律教育,同循法律思維,同行法治方式,同以捍衛(wèi)司法公正和法律尊嚴為己任,同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因此,無論從哪方面講,檢察官與律師都不是簡單的控辯、對抗關(guān)系,而是對立統(tǒng)一、相互依存、平等相待、彼此促進的良性互動關(guān)系。希望我們進一步增強檢察官和律師之間的職業(yè)認同感和信任感,著力構(gòu)建新型、健康、良性互動的檢律關(guān)系,為實現(xiàn)“法治夢”而攜手前行、共同奮斗。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
以前,學術(shù)界總說憲法是“沒有牙齒的老虎”。所以,中央特別規(guī)定要加強憲法的實施,同時提到了憲法的審查、監(jiān)督等要求,形成一整套以憲法為龍頭的法律體系。我認為,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升級版,為什么呢?憲法是百法之母,依憲治國實質(zhì)上是將依法治國提到一個更新的高度。
——華東政法大學校長何勤華
整個法治都來源于憲法,如果憲法都不能夠很好的實施,法治肯定行不通。四中全會提出,一切違法憲法的行為都要追究,無論是黨員還是官員,都要追究?,F(xiàn)在問題就是怎么落實。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憲法、監(jiān)督憲法的實施,這即是違憲審查機制。但這一機制并未有效落地,人大解釋的范圍、程序、法律效力都沒有明確,人大監(jiān)督的對象、程序、后果也沒有明確,所以四中全會就提出了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憲法的監(jiān)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周葉中
從“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從“以法治國”到“依法治國”再到“法治中國”,理論和實踐上的路徑,揭示了中國法治歷經(jīng)變遷的復雜歷程,也展現(xiàn)了“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的法治圖景。
——人民日報評論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2014年里,各路騙子 “大顯身手”,電信詐騙高峰出現(xiàn),高發(fā)電信詐騙類型有哪些?帶你看一看,新的一年加強防范!
騙術(shù)一:“來我辦公室一趟”
騙子掌握了公司員工的基本信息后,撥通電話直接叫出機主的姓名及職務(wù)就說是領(lǐng)導,讓受害者第二天早上一大早來辦公室找他談話。第二天早上,在去往領(lǐng)導辦公室的路上,又接到這個電話打過來,要求打錢。
騙術(shù)二:喪葬補貼
騙子從非法渠道得到了市民親人去世的信息,然后以領(lǐng)取喪葬費補貼為名,讓市民攜帶銀行卡去ATM機上,以“領(lǐng)補貼”為名,實行轉(zhuǎn)賬操作。
騙術(shù)三:贈送物品
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者的現(xiàn)住地址以及聯(lián)系方式后,再以推銷貨品的名義,向事主贈送價值貴重的物品。如果事主付款后發(fā)現(xiàn)問題,嫌疑人會通過電話恐嚇:不接受物品將會通過法律程序控告事主。
騙術(shù)四:孩子被綁
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軟件實施詐騙,先是用某軟件屏蔽自身電話號碼,然后又利用變聲冒充小孩聲音,使事主相信,從而實施詐騙。由于緊張、驚嚇,有些家長一時急昏了頭就會上當。
騙術(shù)五:醫(yī)??▋鼋Y(jié)
犯罪分子使用撥號器撒網(wǎng)式撥打電話,播放錄音。稱其社???、醫(yī)??òl(fā)生異常,需要凍結(jié),并提示事主撥打所謂的公安局或檢察院電話以協(xié)助調(diào)查。所謂的公、檢部門工作人員則要求事主將銀行存款轉(zhuǎn)至“安全賬戶”進行保護。
騙術(shù)六:航班取消
騙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了大批乘客信息,通過群發(fā)詐騙短信的方式釣魚,一旦有乘客誤信,撥打短信中的假客服電話,騙子就會誘導受害者去ATM機進行轉(zhuǎn)賬操作。
騙術(shù)七:快遞未取
騙子假冒快遞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客戶有未取的快遞,人工查詢時會詢問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以便進一步詐騙。
騙術(shù)八:冒充親友
犯罪嫌疑人在對受害人情況有一定了解的情況下,利用改號軟件騙取錢財。某日上午,易先生購買小型設(shè)備,告知弟弟待他驗貨確認后再付款。下午弟弟接到一個電話,手機號碼顯示是哥哥易先生的號碼,但通話人并非易先生本人,對方稱:“你哥正在驗貨,把37000元存入一個指定賬戶?!钡艿芸词歉绺绲氖謾C號碼,也沒有多懷疑就將錢匯入對方指定的賬戶。匯款后撥打哥哥電話詢問得知被騙。
(來自“360安全播報”)
美國的大學為何多建 在小鎮(zhèn)?
美國大學重于做“精”,做“強”,而不重于做大。美國大學尊重自身傳統(tǒng)和風格,要把自己的學科建設(shè)好,把學術(shù)水平提高上去,而非追求大而全?!昂谩钡摹熬C合性”大學未必是全科學的。
美國大學高度自治,自負盈虧,校長的主要角色是“經(jīng)營者”和“集資人”。美國對知識和智力有著充分的尊重,高校的運營成本相當高。而絕大多數(shù)高校又是私立大學,學校的運營費用由學校自己籌集。這就使得美國大學的校長,必須要有很強的資金募集能力,同時又有很強的運營管理能力。校長治校,教授治學,相輔相成又嚴格分開。在運營資金方面的充裕,是美國大學能夠獨立自主,尊重自身傳統(tǒng)的基礎(chǔ),同時為了保護大學的聲譽和可持續(xù)的籌資能力,也使得大學有保持高度的學術(shù)獨立和研究能力的內(nèi)在動力。
美國的大學更加開放,不要圍墻,融入城市,融入社會。大家都可以隨便進出,自由觀光。沒有圍墻,代表著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研究無禁區(qū),學術(shù)要包容,研究就是要不斷地碰撞、跨界,吸收新觀點;同時,大學能夠融入社會,理論研究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實踐研究來源于理論而作用于生活。
美國的大學,絕大部分都是建設(shè)在小鎮(zhèn)上,距離大城市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而這個距離確實是一個最合適的大學與大都市之間的距離。如果大學離城市太近,城市的喧囂和躁動必然會帶動大學變得浮躁;如果離城市太遠,大學就會脫離美國的主流社會,難以引起社會關(guān)注,日常生活也會有諸多不方便之處。而這距離,正可謂是遠近適宜,既可以獲得學術(shù)研究所需要的寧靜,也在提醒著真正的學者,要出成績就必須耐得住寂寞。同時又沒有離開大都市太遠,美國主流社會的一切都可以輻射到這里,大學可以相對容易地融入美國社會。
(來自“新華視點”)
永遠到不了的岸
命運何以成為命運?人們只有在流水突然斬斷、順利的生活突然橫生波瀾時才意識到命運的存在。離奇并不讓人敬畏命運,但巧合卻會;遠離災(zāi)難不讓人感嘆命運,與災(zāi)難只差毫厘并擦肩而過卻會。太平輪的故事充滿命運感是因為它滿足上述所有特點。它的名字與它的命運充滿不幸的巧合。它本是人們逃離災(zāi)難的希望,卻將人們帶向更大的災(zāi)難。多少人費盡千辛萬苦才趕上那一趟沉船,多少人在最后一刻(比如一個誤了火車的人)錯過了那艘沉船。
2010年,臺灣作家張典婉在大陸出版了《太平輪1949》一書,她做了件大好事,將那艘沉船的故事重新講述了一遍。通過它說明了一個道理:一艘沉船之所以讓人動容,是因為那些隨之消失的生活的可能性。
(來自“世相”)
請自由一笑
歷史中的蕭紅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在電影《黃金時代》中,導演和編劇悲憫地讓蕭紅始終知曉自己的命運。
蕭紅曾感慨:“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毕旅孢@句話一語成讖:“不錯,我要飛,但與此同時我覺得,我會掉下來?!?/p>
影片一開始,黑白色的蕭紅便對著鏡頭講述著自己的生卒年月。蕭紅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和蕭軍爭吵時,就對他說:“我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我只想找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好好寫點東西”,此時蕭紅27歲,年輕壯健。重慶碼頭告別好友白朗,蕭紅說:“朗,我祝你永遠幸?!?,白朗說“我也祝福你”,蕭紅臉上又掛起那絲譏諷的微笑:“我嗎?我的命運不是明擺著嗎,我將孤苦以終老?!边@也是許鞍華和李檣給予蕭紅的善意吧。
大肚子的蕭紅沒有趕上去重慶的夜班船,摔倒在武漢碼頭爬不起來,就勢暈了過去。再醒來時,月亮從烏云遮蓋中穿出來,身在困窘中,本應(yīng)憂慮煩躁的蕭紅,嘴角竟然有了一絲微笑。這個鏡頭和深深留在我記憶中的《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中,姨媽住院時,窗口升起一輪巨大到詭異的金黃色明月的鏡頭,重疊了。
一個女人來到了這個時候,終于獲得心靈上的自由,從此無論生往何處,死往何處,不再重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自“豆瓣電影”)
朱偉:
波各雷黎奇老了
2014年12月7日,波各雷黎奇在大劇院的獨奏音樂會。這應(yīng)該是他第三次來中國樂:2005年,北京音樂廳,曲目是肖邦第三奏鳴曲、斯克里亞賓第四奏鳴曲與拉赫瑪尼諾夫第二奏鳴曲。2011年,上海,曲目是肖邦第二奏鳴曲、李斯特的《梅菲斯特圓舞曲》與《B小調(diào)奏鳴曲》,都以肖邦的一首夜曲開場。而這一次,肖邦大約已經(jīng)彈透,他不愿再彈了。
其實,2011年在上海,他已經(jīng)頭發(fā)花白。相比那個圍紅圍巾的漂亮小子,他確實老了。上場時,他高高的個子,有些謙恭地縮肩,在琴椅上坐下便挺直而如雕塑。我正喜歡這樣的音樂態(tài)度:神圣感。我理解,波各雷黎奇之所以喜歡李斯特,大約就因李斯特提供了更多鋼琴表現(xiàn)的可能性。
這首《但丁讀后感》描述的是對《神曲·地獄篇》第五章的感悟——“就像在寒冷中驚鳥的翅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永遠沒有希望來寬慰他們”。這首曲子思索的是愛、罪、痛苦、幸福、恐懼、疲憊這多重關(guān)系,我以為核心應(yīng)是“沒有比在痛苦中回望幸福時刻更為痛苦的了”。
端坐在琴凳上的波各雷黎奇完全是一個沉思者:他以慣常的降慢速度,用休止與割裂的分句,肢解了李斯特原來并不冷靜的線性敘述,突出中間部那種漂浮無著落的無奈,卻去除了本對幸?;赝臏厍?,于是就改變了一般鋼琴家已成的習慣,也使李斯特變了面貌:沒有了那種狂熱,李斯特也就不再流于淺表了。
(來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
編輯:張同舟 luara 01020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