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
摘 ?要 ?在醫(yī)學上,體溫的測量對疾病的判斷相當重要,所以溫度傳感器應用廣泛。設計了基于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的人體溫度測量儀,通過實驗證明完全能滿足測量功能。
關鍵詞 ?全息瞄準器;半導體激光器LD;波長漂移;相差補償
中圖分類號:TH81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22-0033-01
1 ?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NTC 1K)溫度傳感器
熱敏電阻是利用半導體電阻阻值隨溫度變化的特性來測量溫度的,按電阻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或增大,分為NTC型(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PTC型(正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和CTC(臨界溫度熱敏電阻)。NTC型熱敏電阻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呈指數(shù)下降關系,但也可以找出熱敏電阻某一較小的、線性較好范圍加以應用(如35-42℃)。如需對溫度進行較準確的測量,則需配置線性化電路進行校正(本實驗沒進行全范圍線性化校正,僅選取35-42℃溫度范圍內(nèi)進行相對線性化處理)。以上三種熱敏電阻特性曲線見圖1。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小于150℃)NTC熱敏電阻的電阻RT與溫度T之間有如下關系:
(1)
圖1 ?熱敏電阻特性曲線
2 ?基本電路設計
采用恒電流法測量熱電阻,電路如圖2所示,圖2中,R為已知數(shù)值的固定電阻,RT為熱電阻。Ur為R上的電壓,Urt為RT上的電壓。假設回路電流為I0,根據(jù)歐姆定律,I0=Ur/R,所以熱電阻RT為:
(2)
圖2
3 ?人體溫度測量儀的制作和實驗
1)制作溫度測量儀。在小溫度范圍內(nèi),比如35-42℃內(nèi),取樣電阻(1kΩ)上的電壓UR與溫度t基本成線性關系。可以將NTC測試電路的UR隨溫度變化的電壓通過放大處理電路轉(zhuǎn)化為正溫度系數(shù)10mV/℃的電壓輸出,并將輸出電壓與標準溫度進行對比校準,即可制成溫度測量儀。將溫控儀溫度設定在37℃,待溫度穩(wěn)定后(2分鐘內(nèi)溫度變化在±0.1℃以內(nèi)),在加熱井中插入水銀體溫計,通過溫控儀溫差修正功能,對其PT100測溫進行校準,使溫控儀顯示溫度值與水銀體溫計測試值一致;然后取出體溫計,調(diào)整放大器的校正與調(diào)零電位器,使在35.0℃-42.0℃溫度范圍內(nèi),NTC傳感器校正后輸出電壓與溫度變化同步(即溫度每改變1℃,輸出電壓對應變化10mV)。校正完畢后,利用設計的溫度測量儀測溫,在35.0℃-42.0℃溫度范圍內(nèi),每隔0.5℃或1℃測量一次并與實際溫度進行對比。
2)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人體各部位(腋下、眉心、手掌內(nèi))的溫度測量(除口腔外)并與水銀體溫計測量口腔的溫度進行比較,了解人體各部位溫差的原因。
圖3 ?lnRT -(1/T)圖
圖3為熱敏電阻的特性曲線,作直線擬合,得到直線斜率K=0.00101V,截距b=0.39271V,直線線性相關系數(shù)R2=0.99717,說明在35-42℃范圍內(nèi)UR-t基本成線性關系,可以通過外部放大器處理電路使其輸出與溫度對應10mV/℃,從而實現(xiàn)溫度測量。
4 ?結束語
通過與標準溫度計的比較,說明所設計的人體溫度測量儀能夠測量精度高,測量方便迅速,完全能夠用于實驗測量。
參考文獻
[1]彭程琳.生物醫(yī)學傳感器原理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希才.傳感器及其應用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3]黃賢武,鄭筱霞.傳感器實際應用電路設計[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endprint
摘 ?要 ?在醫(yī)學上,體溫的測量對疾病的判斷相當重要,所以溫度傳感器應用廣泛。設計了基于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的人體溫度測量儀,通過實驗證明完全能滿足測量功能。
關鍵詞 ?全息瞄準器;半導體激光器LD;波長漂移;相差補償
中圖分類號:TH81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22-0033-01
1 ?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NTC 1K)溫度傳感器
熱敏電阻是利用半導體電阻阻值隨溫度變化的特性來測量溫度的,按電阻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或增大,分為NTC型(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PTC型(正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和CTC(臨界溫度熱敏電阻)。NTC型熱敏電阻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呈指數(shù)下降關系,但也可以找出熱敏電阻某一較小的、線性較好范圍加以應用(如35-42℃)。如需對溫度進行較準確的測量,則需配置線性化電路進行校正(本實驗沒進行全范圍線性化校正,僅選取35-42℃溫度范圍內(nèi)進行相對線性化處理)。以上三種熱敏電阻特性曲線見圖1。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小于150℃)NTC熱敏電阻的電阻RT與溫度T之間有如下關系:
(1)
圖1 ?熱敏電阻特性曲線
2 ?基本電路設計
采用恒電流法測量熱電阻,電路如圖2所示,圖2中,R為已知數(shù)值的固定電阻,RT為熱電阻。Ur為R上的電壓,Urt為RT上的電壓。假設回路電流為I0,根據(jù)歐姆定律,I0=Ur/R,所以熱電阻RT為:
(2)
圖2
3 ?人體溫度測量儀的制作和實驗
1)制作溫度測量儀。在小溫度范圍內(nèi),比如35-42℃內(nèi),取樣電阻(1kΩ)上的電壓UR與溫度t基本成線性關系??梢詫TC測試電路的UR隨溫度變化的電壓通過放大處理電路轉(zhuǎn)化為正溫度系數(shù)10mV/℃的電壓輸出,并將輸出電壓與標準溫度進行對比校準,即可制成溫度測量儀。將溫控儀溫度設定在37℃,待溫度穩(wěn)定后(2分鐘內(nèi)溫度變化在±0.1℃以內(nèi)),在加熱井中插入水銀體溫計,通過溫控儀溫差修正功能,對其PT100測溫進行校準,使溫控儀顯示溫度值與水銀體溫計測試值一致;然后取出體溫計,調(diào)整放大器的校正與調(diào)零電位器,使在35.0℃-42.0℃溫度范圍內(nèi),NTC傳感器校正后輸出電壓與溫度變化同步(即溫度每改變1℃,輸出電壓對應變化10mV)。校正完畢后,利用設計的溫度測量儀測溫,在35.0℃-42.0℃溫度范圍內(nèi),每隔0.5℃或1℃測量一次并與實際溫度進行對比。
2)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人體各部位(腋下、眉心、手掌內(nèi))的溫度測量(除口腔外)并與水銀體溫計測量口腔的溫度進行比較,了解人體各部位溫差的原因。
圖3 ?lnRT -(1/T)圖
圖3為熱敏電阻的特性曲線,作直線擬合,得到直線斜率K=0.00101V,截距b=0.39271V,直線線性相關系數(shù)R2=0.99717,說明在35-42℃范圍內(nèi)UR-t基本成線性關系,可以通過外部放大器處理電路使其輸出與溫度對應10mV/℃,從而實現(xiàn)溫度測量。
4 ?結束語
通過與標準溫度計的比較,說明所設計的人體溫度測量儀能夠測量精度高,測量方便迅速,完全能夠用于實驗測量。
參考文獻
[1]彭程琳.生物醫(yī)學傳感器原理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希才.傳感器及其應用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3]黃賢武,鄭筱霞.傳感器實際應用電路設計[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endprint
摘 ?要 ?在醫(yī)學上,體溫的測量對疾病的判斷相當重要,所以溫度傳感器應用廣泛。設計了基于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的人體溫度測量儀,通過實驗證明完全能滿足測量功能。
關鍵詞 ?全息瞄準器;半導體激光器LD;波長漂移;相差補償
中圖分類號:TH81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22-0033-01
1 ?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NTC 1K)溫度傳感器
熱敏電阻是利用半導體電阻阻值隨溫度變化的特性來測量溫度的,按電阻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或增大,分為NTC型(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PTC型(正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和CTC(臨界溫度熱敏電阻)。NTC型熱敏電阻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呈指數(shù)下降關系,但也可以找出熱敏電阻某一較小的、線性較好范圍加以應用(如35-42℃)。如需對溫度進行較準確的測量,則需配置線性化電路進行校正(本實驗沒進行全范圍線性化校正,僅選取35-42℃溫度范圍內(nèi)進行相對線性化處理)。以上三種熱敏電阻特性曲線見圖1。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小于150℃)NTC熱敏電阻的電阻RT與溫度T之間有如下關系:
(1)
圖1 ?熱敏電阻特性曲線
2 ?基本電路設計
采用恒電流法測量熱電阻,電路如圖2所示,圖2中,R為已知數(shù)值的固定電阻,RT為熱電阻。Ur為R上的電壓,Urt為RT上的電壓。假設回路電流為I0,根據(jù)歐姆定律,I0=Ur/R,所以熱電阻RT為:
(2)
圖2
3 ?人體溫度測量儀的制作和實驗
1)制作溫度測量儀。在小溫度范圍內(nèi),比如35-42℃內(nèi),取樣電阻(1kΩ)上的電壓UR與溫度t基本成線性關系??梢詫TC測試電路的UR隨溫度變化的電壓通過放大處理電路轉(zhuǎn)化為正溫度系數(shù)10mV/℃的電壓輸出,并將輸出電壓與標準溫度進行對比校準,即可制成溫度測量儀。將溫控儀溫度設定在37℃,待溫度穩(wěn)定后(2分鐘內(nèi)溫度變化在±0.1℃以內(nèi)),在加熱井中插入水銀體溫計,通過溫控儀溫差修正功能,對其PT100測溫進行校準,使溫控儀顯示溫度值與水銀體溫計測試值一致;然后取出體溫計,調(diào)整放大器的校正與調(diào)零電位器,使在35.0℃-42.0℃溫度范圍內(nèi),NTC傳感器校正后輸出電壓與溫度變化同步(即溫度每改變1℃,輸出電壓對應變化10mV)。校正完畢后,利用設計的溫度測量儀測溫,在35.0℃-42.0℃溫度范圍內(nèi),每隔0.5℃或1℃測量一次并與實際溫度進行對比。
2)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人體各部位(腋下、眉心、手掌內(nèi))的溫度測量(除口腔外)并與水銀體溫計測量口腔的溫度進行比較,了解人體各部位溫差的原因。
圖3 ?lnRT -(1/T)圖
圖3為熱敏電阻的特性曲線,作直線擬合,得到直線斜率K=0.00101V,截距b=0.39271V,直線線性相關系數(shù)R2=0.99717,說明在35-42℃范圍內(nèi)UR-t基本成線性關系,可以通過外部放大器處理電路使其輸出與溫度對應10mV/℃,從而實現(xiàn)溫度測量。
4 ?結束語
通過與標準溫度計的比較,說明所設計的人體溫度測量儀能夠測量精度高,測量方便迅速,完全能夠用于實驗測量。
參考文獻
[1]彭程琳.生物醫(yī)學傳感器原理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希才.傳感器及其應用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3]黃賢武,鄭筱霞.傳感器實際應用電路設計[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