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金馬油田開發(fā)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0)
關于采油生產管理應用系統的集成研究
宋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金馬油田開發(fā)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0)
為了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應該建立業(yè)務網上流轉自動化、應用集成化以及數據一體化的高效的采油生產管理系統。利用了組件開發(fā)、元數據模型以及MDA模型驅動等技術,構建了數據管理的平臺。同時采用了業(yè)務模型定制的方法實現采油生產管理領域多套應用系統的融合集成,使得各個子系統之間互相調用、互聯以及互通的目的得以實現,并且應用效果十分得好,在實際采油管理過程中值得推廣應用。
采油生產;管理;模型;集成
采油生產管理集成化應用系統的應用,使得延續(xù)了50多年的手工抄寫井史、日志的時代成為過去式。研究表明,采油生產管理集成化應用系統對于生產異常業(yè)務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使其得到更為快速、科學、有效的管理,應用效果極佳,促進了采油工程的穩(wěn)步發(fā)展,值得推廣應用。
對于那些采油生產異常的業(yè)務,可以分別利用信息化、精細化的管理、生產的一體化來對其進行發(fā)現、減少以及清除。并且在采油企業(yè)的統一部署之下,將生產異常的業(yè)務作為主體,設立一整套的高效率的平臺,這個平臺將數據以及應用系統的集成作為基礎,對于采油生產業(yè)務的網上流傳以及采油生產領域的信息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關于信息化技術,有幾種相關的技術都是最近應用研究探討的重要內容,它們分別是模型驅動、元模型、工作流以及數據的倉庫技術。模型驅動在現如今的信息化技術時代被運用的較多,尤其是一些開發(fā)工具的提供商。這種技術能夠將信息化由對于軟件開發(fā)的依賴變?yōu)獒槍I(yè)務以及客戶,完成了客戶進行訂制的目標。元模型是關于不同的信息的模型的不同表現。工作流技術已經是一種比較完善了的信息技術,在目前的一些流程企業(yè)之中被廣泛地應用。準確地說,以數據的共享以及交換的技術作為基礎制作而成的軟件系統框架的發(fā)展具有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分別為消息中間件、面向服務構架以及企業(yè)的應用集成。這三種方式之中的面向服務構架重視服務,以服務為重點內容,促進了不同系統之間的互相連通,形成了完整的分布式架構。
在“統一平臺、統一管理、統一立項、數據共享、統一標準”以及對于整體的建設、規(guī)劃、設計、實施以及完善的指導思想之下,設計出綜合性、安全性高、科學、合理、高效的集成化的應用系統。眾所周知,采油工程所涉及到的范圍很廣,所以對于集成化應用系統的建設不能只根據十分具體的應用要求,而應該實施開放性的建設方法,將系統集成與數據集成作為基礎內容。通過開發(fā)并且集成各應用系統、建立數據管理體系以及統一數據結構,最后實現采油生產異常業(yè)務流轉的目標。利用組件化軟件開發(fā)技術,提供系統訪問的接口。利用元模型數據管理技術,進而定義系統業(yè)務處理模型。利用面向對象的方法將已經收集到的資源進行分析整理。不是采油工程的主要內容的各個系統將XML作為基礎來實現數據的集成,對于那些與采油工程的核心內容相關的各個系統則重新定制實施無縫集成。
將采油生產核心業(yè)務五大集成系統作為支撐,將采油異常業(yè)務作為主線,加以對措施的建設、對系統的跟蹤、對信息的預警、進行規(guī)范化的操作、診斷分析定位,通過相應的處理方式,構成采油生產業(yè)務的管理網絡閉環(huán),如圖1所示:
圖1 油井生產業(yè)務的集成方式
其中主要包括:(1)制定同數據建設配套的采油信息管理制度,使得數據管理趨于正常。(2)通過采用數據倉庫技術,建立起了采油生產異常的業(yè)務管理的數據資源體系,對于采油工程的開發(fā)動態(tài)數據庫的邏輯結構進行了相應的統一,使得數據應用得到了一體化的實現。(3)建立了元數據的管理體系,這種體系將數據流程作為了基礎內容。元數據把采油工程中的數據的存儲、共享、傳輸等方面的管理模式以及操作方法進行了定義。這種系統可以由元數據的概念進而達成數據的收集到運用的整個過程的描述以及管理。(4)設立校驗機制,以規(guī)則庫的數據質量作為基礎,系統會通過表達式語義分析、校驗規(guī)則管理以及數據字典管理按時對數據入庫的每個過程進行相應的檢驗與調查,并且還要公布檢驗的結果。
這種模式將采油的生命周期以及采油工程的所有過程作為基礎,是通過采取網上的流傳技術以及合作工作的技術來實現的,實現了采油生產業(yè)務的集成應用。其中的重要內容包括:(1)構建網絡協同工作系統,形成了采油異常業(yè)務的流程進度感知與消息感知。(2)利用WEB發(fā)布技術,設立綜合的信息發(fā)布的平臺,使得各類型的業(yè)務數據得以關聯應用。(3)建立了日報月報相綜合的系統,經過計算機自行處理、相關人員再進行相應的確定,使得日報自行生產月報。(4)建立了對生產一張業(yè)務的處理機制,這種機制具有對生產異常業(yè)務的處理以及預警和流轉的功能。(5)設立了數據交換和共享的系統,達成了異構數據集成的目標。
整個的系統在網絡的布局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數據服務層、應用的服務層以及與用戶相應的服務層。這三部分之中的與用戶相應的服務層是采用的版本較新瀏覽器對系統進行訪問的。應用的服務層是采用的架設應用以及服務監(jiān)控的服務器進行服務的。數據服務層采取的是數據服務器進行服務的。
在軟件技術上設立了數據的管理平臺DMP,DMP平臺的架構基于面向服務架構的思想將其分成了四個層次,分別是模型服務層、總線層、應用層以及數據模型層。
(1)模型服務層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層次,模型服務層對于系統的所有服務以及內容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能夠實現業(yè)務流程的編排以及業(yè)務邏輯的封裝等目的,對系統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2)總線層包含數據存儲、服務注冊、安全服務、數據權限、數據傳輸、數據質量以及查詢監(jiān)控等,通過采取相應的方法,實現了不同系統的數據之間的互相連通,互相傳輸等。
(3)應用層是由集成化的應用系統與業(yè)務流驅動組成。
(4)數據模型層實現了系統中的所有信息達到抽象化的元模型的管理方式的目的。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采油工程的發(fā)展也越來越迅速,因此,對于采油生產的管理的研究也較為重要,其已經成為了一項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尤其是對采油生產管理應用系統的集成研究更為重要。研究表明,采油生產管理集成化的應用系統對于生產異常的業(yè)務實行了快速、合作、科學、合理的管理。采油生產管理集成化的應用系統的使用結束了幾十年來的傳統管理模式。采油生產管理集成化的應用系統已對生產管理以及科研輔助形成了重大影響,它為采油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促進了采油工程的發(fā)展,在實際采油生產管理應用中值得推廣應用。
[1]白兆豐.采油廠生產管理綜合應用系統的建設[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4,(7):55-56.
[2]李慶顯,趙美剛,張新政等.基于SOA架構的采油生產管理應用集成[C].//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新疆石油學會2008年度信息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08:512-516.
[3]遲淑梅.采油工藝措施處理信息系統的應用[C].//2011中國石油石化企業(yè)信息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11:1-3.
[4]馬超亞,常彥榮,陳德平等.優(yōu)化以單井產量監(jiān)控為基礎的鏈狀采油生產管理系統[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6,28(6):176-177.
[5]史小玲,馮云鳳,劉峰等.自動化油井生產管理系統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16):207-207.
[6]孫友凱.油田修井生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理工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