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霞
(上海立誼環(huán)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 200940)
當前,全球范圍內的大氣污染還很嚴重,在進行工業(yè)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有害氣體,這也使得大氣污染加劇。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大氣污染治理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我國的工業(yè)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燃燒化石燃料,這會產生大量危害大氣的氣體,因此,為了減少大氣污染,就需要對這些氣體進行處理,傳統(tǒng)的處理等方法為煙氣脫硫技術,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研制出了更具經(jīng)濟、環(huán)境及社會效益的方法,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
在利用濕法煙氣脫硫技術時,要借助堿性溶液或漿液來實現(xiàn),將其作為吸收劑,有效的實現(xiàn)脫硫。在利用此種方法進行脫硫時,具有非常高的效率,而且吸收劑的利用率也比較高,不過,在利用濕法煙氣脫硫時,操作流程非常長,而且環(huán)節(jié)也比較多,在脫硫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生產廢水,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二次污染。
干法煙氣脫硫是將吸收劑與二氧化硫一同放進反應器中,二者反應完成之后進行干燥,最終實現(xiàn)脫硫。干法煙氣脫硫在操作時比較簡單,所需花費的成本比較少,不過脫硫率比較差,吸收劑的利用率也不高。
如果從工藝上來看,電子束煙氣脫硫是干法煙氣脫硫的一個分支,不過,由于該種方法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實際的脫硫中也有廣泛的應用。所謂電子束煙氣脫硫,是指將煙氣用高能電子束照射,從而通過輻射反映實現(xiàn)脫硫。在利用電子束煙氣脫硫的過程中,廢水、廢渣等都不會額外產生,而且副產品還可以用作化肥。
海水煙氣脫硫主要是利用海水中含有的物質,煙氣中的二氧化硫通過與海水中的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鹽,硫酸鹽能夠被分解,流回大海之后并不會造成海水污染。
碳基材料是一種吸附劑和催化劑,具有非常優(yōu)良的性能,可以實現(xiàn)再生利用。當前,碳基材料主要有四種類型:活性炭、活性焦、活性炭纖維、活性半焦。活性炭具有較強的吸附功能,煙氣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可以被很好地吸附,同時,煙塵粒子等也可以被活性炭吸附?;钚越乖谶M行脫硫時,所主要依賴的也是吸附功能。利用碳基材料法進行脫硫脫硝除塵,可以實現(xiàn)小投資大收益,而且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另外,該種技術還節(jié)省占地面積。
在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步驟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氧化。利用臭氧氧化法,可以使該步驟的氧化效果提升,另外,該種技術還可以同時脫除鍋爐煙氣多種污染物。
所謂脈沖電暈法,是指在兩端的電極上加上高電壓,當電極附近存在氣體介質時,高電壓會產生局部擊穿,這樣就會產生放電現(xiàn)象,進而獲得非熱平衡等離子體。在非熱平衡等離子體體內,高能活性粒子的數(shù)量比較多,在普通條件下,有些化學反應是很難進行的,不過,通過高能活性粒子,這些化學反應都可以實現(xiàn),從而有效的將煙氣中蘊含的污染物予以脫除。現(xiàn)今,在該項技術的研究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在進行煙氣脫硫脫銷時,采用金屬氧化物催化劑,通過金屬氧化劑的催化作用,將脫硫脫硝的活性進行有效地提高,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脫硫率比較好,脫硝率比較差,因此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當前,我國已有的金屬氧化物催化劑有氧化銅、氧化鋁等,不過,鑒于此種方法的脫硫脫硝率不理想,因此還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同時,新型的催化劑也在不斷地進行研制。
這是一種濕法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對于脫硫與脫硝工作,該種方法可以同時進行,而且二者脫除的效率都比較高。氯酸鈉在經(jīng)過電解作用之后,就可以產生氯酸,在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進行氧化時,通過氯酸氧化法,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脫硫脫硝除塵。不過,在利用該種方法實現(xiàn)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時,由于具有強氧化性,很容易對使設備受到強腐蝕的危害。另外,通過氯酸氧化法進行氧化,氧化劑需要進行回收,吸收廢棄之后的溶液也需要進行科學處理,然而,這兩項工作還比較難以開展。
現(xiàn)階段,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脫硫技術都已經(jīng)發(fā)展的比較成熟,不過脫硝技術發(fā)展的還不完善,正處于研究的階段。不過,單純的對煙氣進行脫硫還無法實現(xiàn)良好的保護大氣環(huán)境,必須要實現(xiàn)脫硫脫硝一體化。同時,在一體化技術中還要加入除塵技術,避免煙塵粒子危害大氣環(huán)境。在對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研究的過程中,要十分注意避免二次污染的產生,當前,該項一體化技術發(fā)展的還不完善,還需進行大力的研究,以便于改善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從而更好的實現(xiàn)環(huán)境保護。
[1]趙娜,呂瑞濱.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1,(10):3 1-3 3.
[2]徐嬌霞,丁明,尤振豐,等.玻璃窯爐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探討[J].玻璃,2013,(0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