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預測
上半年化肥市場走勢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與去年的低迷行情相比,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場整體走勢較好,特別是氮肥市場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回升,磷肥市場也有小幅上漲,只有鉀肥市場出現(xiàn)下跌,但跌幅也非常小。
據中國農資流通協(xié)會發(fā)布的價格指數,今年上半年最后一周中國化肥批發(fā)價格綜合指數(CFCI)為2091.59點。環(huán)比上漲10.46點,漲幅為0.50%;同比上漲204.46點,漲幅為10.83%;比基期下跌287.28點,跌幅為12.08%。中國尿素批發(fā)價格指數(CNPI)為1827.31點,環(huán)比上漲10.84點,漲幅為0.60%;同比上漲224.56點,漲幅為14.01%;比基期下跌35.94點,跌幅為1.93%。中國磷酸二銨批發(fā)價格指數(CPPI)為2948.90點,環(huán)比上漲8.29點,漲幅為0.28%;同比上漲254.03點,漲幅為9.43%;比基期下跌272.87點,跌幅為8.47%。中國氯化鉀批發(fā)價格指數(CKPI)為2061.62點,環(huán)比上漲12.20點,漲幅為0.60%;同比下跌7.62點,跌幅為0.37%;比基期下跌1228.97點,跌幅為37.35%。
氮肥:去年氮肥市場是表現(xiàn)最差的,而今年氮肥市場表現(xiàn)卻是最好的。尿素出廠價由年初的1550元(噸價,下同)上漲至6月中旬的1750元,上漲了13%(上漲200元),同比上漲21%(上漲300元)。碳銨在4月20日公布化肥電價上調的消息后,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湖北、山東部分地區(qū)的價格就大幅上漲超百元。硫酸銨是今年上漲時間最早的氮肥品種,價格持續(xù)在高位運行,不少地區(qū)的價格都在600元以上。氯化銨更是牛氣沖天,由去年的大熊變?yōu)榻衲甑拇笈#瑵皲@出廠報價大多在500—550元,干銨出廠報價大多在600元,價格較年初普遍翻番。
上半年氮肥市場走勢較好,主要原因有超跌反彈、電價上調、社會庫存低、中國對國際尿素價格影響力增強等。
磷肥:上半年國際磷肥市場走勢較好對國內市場起到了較強支撐。新關稅出臺后,我國64%二銨出口離岸價格為466-471美元/噸?!坝捎诿朗p產,國際上對中國二銨需求比較旺盛,價格較去年同期高出許多?!庇袠I(yè)內人士如此表示。
進入1月下旬,美國磷肥市場繼續(xù)保持堅挺趨勢。隨著北美市場價格上調及購買興趣增加,國際磷銨市場表現(xiàn)活躍。沙特二銨離岸價上漲至485美元/噸,巴基斯坦到岸價漲至500元/噸。雖然國內冬儲持續(xù)進行,但在關稅“解綁”之后,國內二銨企業(yè)在出口方面的靈活性、自由度顯著提高。1月,國內多數企業(yè)并未開始集港,但小規(guī)模的出口訂單已經開始洽談,甚至進入發(fā)運階段。
3月份,國內二銨發(fā)貨收尾,后期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國內少量補貨及出口。多數廠家無銷售壓力,在原材料價格波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二銨價格也維持堅挺態(tài)勢。國內二銨企業(yè)出口簽單、集港增多。東南亞、印度等國家需求顯現(xiàn),中國64%二銨出口離岸價提高至475-480美元/噸。
據相關統(tǒng)計,印度3、4月份二銨計劃到貨量為48.3萬噸,其中44萬噸貨源來自中國,船期安排在4月份。今年印度市場對二銨需求增量明顯,國內企業(yè)因之受益。4月份,企業(yè)內銷走貨轉淡,主供出口市場。印度、孟加拉等國家對二銨的剛性需求存在,但國際貿易商壓價現(xiàn)象嚴重,企業(yè)出口待發(fā)訂單大多可維持至5月份,訂單充裕,無銷售壓力。
5月份,二銨市場走勢平穩(wěn),夏季市場對二銨需求有限,國內需求處于淡季,新單成交寥寥,停車檢修廠家增多,開工率降低,多數企業(yè)6月份訂單已滿,訂單陸續(xù)執(zhí)行。6月份,二銨市場平穩(wěn)運行,集港簽單正常進行。據統(tǒng)計,4-6月份印度二銨到船約260萬噸,7月份預計60萬噸,4-7月份約330萬噸,供應相對充裕,中國二銨發(fā)往印度的主流離岸價為465美元/噸。東南亞、南亞地區(qū)采購需求尚可,中國二銨發(fā)往泰國、越南的離岸價為472-473美元/噸,巴基斯坦到岸價為480美元/噸。
鉀肥:2015年3月19日下午,經過近5個月的艱難談判,中方聯(lián)合談判小組與供應商代表BPC(白俄羅斯鉀肥公司)就2015年鉀肥進口合同達成一致,價格為315美元/噸CFR,較2014年合同價格上漲10美元/噸,其他條款不變。
這個價格比原來的預期略低。以前傳出的聲音是國際鉀肥供應商要求比2014年價格上漲10%,也就是漲30—40美元/噸,當時有市場分析認為,最終價格可能漲15—20美元/噸,而現(xiàn)在實際只漲了10美元/噸,比預期的低,這相當于降低了農民用肥成本,對國內農民是件好事。
國內鉀肥價格受大合同價影響比較大,由于價格略低于預期,加之國內鉀肥產量增加較快,使得上半年鉀肥市場走勢總體偏弱,成為單質肥中表現(xiàn)最差的。
復合肥:從原材料價格走勢看,由于尿素、氯化銨、磷酸一銨等大多數原材料價格都是上漲的,有些漲幅還較大,復合肥價格也應該跟著上漲,但今年上半年除了5月份之后高氮肥價格出現(xiàn)較明顯上漲外,大多數復合肥品種價格漲幅不大,廠家想漲,但真正上調報價的廠家卻不多,復合肥漲價難度比較大,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是復合肥利潤空間較大。近些年來,復合肥的利潤空間要遠高于單質肥,這從化肥上市公司業(yè)績報表就可看出,復合肥上市公司年盈利都是億元以上,最高的盈利8個多億,而尿素類上市公司卻大多虧損,西南地區(qū)氣頭尿素廠家虧損大多在2億元以上。
如果單從成本因素看,上半年復合肥漲價似乎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復合肥廠家在制訂價格策略時,本身就預留了比較大的利潤空間,能承受一定范圍的原材料漲價?,F(xiàn)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只是讓其利潤縮小了,并沒有造成其虧損,大多數復合肥廠家,對原材料漲價基本上還能承受。
二是產能大,市場競爭激烈。近些年大復合肥廠都在跑馬圈地,想以規(guī)模優(yōu)勢取勝,在全國各地到處辦廠,產能動輒就是幾十萬噸、上百萬噸;同時由于復合肥投資小、見效快,在市場不好時,可隨時停產,生產上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和自主性,使得中小型復合肥廠眾多。大小復合肥廠一起上馬,產能增加很多,市場競爭激烈。
三是與復合肥操作模式相關。復合肥企業(yè)大多都有優(yōu)惠政策,包括打款計息、返利、運費補貼、倉儲補貼、給經銷商支付宣傳推廣費用等,一般在50—100元/噸左右。在市場行情不好或廠家需要多回款、鼓勵經銷商多拿貨時,就會出臺優(yōu)惠政策,當市場好轉或廠家自身成本壓力較大時,就會取消或減少優(yōu)惠政策,相當于變相漲價。
由于下半年處于用肥淡季,預計下半年化肥市場整體走勢將有所減弱,特別是氮肥市場,由于上半年漲幅較大,預計會出現(xiàn)一定幅度的回落,但回落至去年價格低點的可能性不大,尿素出廠價在1500元左右會有較強支撐,磷肥價格與鉀肥價格則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復合肥價格上半年一直未出現(xiàn)有效上漲,隨著原材料價格走高,下半年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補漲。
氮肥:下半年有四大因素對氮肥市場形成壓力:
一是需求壓力。農民用肥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隨著需求量減少,氮肥市場供需矛盾將加大。
二是出口可能放緩。今年上半年氮肥出口量大大好于預期,前5個月我國共出口尿素609萬噸,同比增長59.1%,大量的出口減少了國內供給量,市場供需矛盾緩和,這也是上半年氮肥市場走勢較好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國際市場壓力大,目前國際尿素價格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回落走勢,下半年氮肥出口情況不是太樂觀。
三是產量增加。今年氮肥價格出現(xiàn)明顯上漲,企業(yè)盈利狀況大幅改觀,目前這個價格大多數企業(yè)處于盈利狀態(tài),生產積極性明顯提升,加之今年天然氣供應狀況也有明顯改善,以及新建氮肥裝置的投產,預計下半年氮肥產量會出現(xiàn)較快增長。
四是煤價低。我國70%以上的氮肥產量是以煤為原料,受煤價影響很大。今年前5個月全國煤炭產量14.6億噸,同比減少9321萬噸;進口大幅減少,前5個月全國累計進口煤炭8326萬噸,同比減少5147萬噸;發(fā)運量減少,前5個月全國鐵路累計發(fā)運8.59億噸,同比減少2509萬噸;庫存持續(xù)處于高位,截至6月末,全社會存煤已持續(xù)42個月超過3億噸。煤炭價格大幅下滑,從國內煤炭價格變動情況看,近三年全國煤炭價格大幅下降,動力煤價格每年下降100元/噸。秦皇島港Q5500動力煤價格由去年底的520元/噸下跌至400元/噸,下跌了120元/噸,即23.08%。環(huán)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由去年底的525元/噸下跌至418元/噸,下跌了107元/噸,即20.39%。煤價低位運行,氮肥價格的上漲空間明顯受限。
國際氮肥受油價因素影響比較大,伊朗與全球六個主要國家7月14日達成核協(xié)議,為10多年來時斷時續(xù)的談判劃上句號。該協(xié)議有可能改變中東地區(qū)的格局。并且一旦西方國家對伊制裁解除,將有更多原油進入市場,國際油價將進一步承壓。伊朗擁有全球10%的原油儲量和18%的天然氣儲量,是可以與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分庭抗禮的角色。在伊朗被制裁之前,其每日原油出口量為250萬桶,目前每日只有100萬桶。此外,伊朗還有可能將其3000萬桶石油庫存立即用于出口,如此,預計油價又將被拉至低位。援引路透社分析師的話說,盡管伊朗新產的原油2016年才能開始出口,短期影響不是太大,但從長遠看,國際油價將持續(xù)保持相對低位。這意味著國際氮肥價格也難以保持樂觀。
磷肥:影響下半年磷肥市場的主要因素有兩點:
一是產量增幅大。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化肥產量增幅最大的為磷肥,5月份我國共生產磷肥163.34萬噸,去年同期為128.93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6.69%,這是近兩年來最大幅度月增長;今年1至5月我國累計生產磷肥783.8萬噸,同比增長23.1%。今年以來磷肥產量出現(xiàn)較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磷酸一銨、磷酸二銨價格處于相對高位,企業(yè)生產積極性較高,5月份磷肥第一生產大省湖北的產量增幅高達50.54%,第二生產大省貴州的產量增幅也達16.41%。
二是出口受國際市場影響大。今年上半年我國磷肥出口情況良好,前5個月我國共出口磷酸二銨212萬噸,同比增長119%,出口磷酸一銨117萬噸,同比增長207.8%。但下半年磷肥出口也面臨挑戰(zhàn),國際磷肥價格可能走低。據外媒報道,盡管印度市場二銨需求看似旺盛,但是到岸價卻小幅下降了2美元/噸,降至470美元/噸,而投標價格則更低。巴基斯坦進口的沙特二銨到岸價為480美元/噸。在西半球,貿易商繼續(xù)壓低二銨價格。預計8月份到達巴西的一批俄羅斯一銨到岸價低至480美元/噸,由于缺少內陸需求拉動,市場總需求仍然低迷。阿根廷有意購買,但是投標價格從前期到岸價500美元/噸降低至490美元/噸。
鉀肥:我國鉀肥產量在不斷提高,這對保障國內鉀肥供給是個好事,但也制約了價格的上漲。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形成的鉀肥生產能力達682萬噸,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70.5%;鉀肥產量達到552.5萬噸,比2010年增長65.4%。
據專家介紹,我國鉀鹽鉀肥行業(yè)平穩(wěn)發(fā)展的同時,這一行業(yè)目前呈現(xiàn)出三個特點:一是產業(yè)規(guī)模增長迅速,二是產業(yè)集中度明顯提升,三是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fā)實現(xiàn)了新突破。
憑借青海、新疆等省區(qū)富集的鹽湖資源,通過加大項目投入和優(yōu)化產業(yè)布局,國內已培育了青海鹽湖工業(yè)、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藏格鉀肥、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業(yè)和企業(yè)集團,形成了青海察爾汗和新疆羅布泊兩大鉀肥生產基地。僅這幾家資源型鉀肥企業(yè)合計產能就已經占全國總產能的75%,我國鉀鹽鉀肥產業(yè)發(fā)展的基地化格局初步形成。
與此同時,鹽湖資源開發(fā)、鉀肥生產裝置的設計、制造、安裝基本都實現(xiàn)了國產化,而且部分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裝置投資大幅度降低。此外,鉀礦資源開采技術水平也大幅提高,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
據介紹,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yè)青海鹽湖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的低品位難開發(fā)鉀鹽高效利用技術,已將察爾汗鉀礦資源利用率由27%提高到74%,加工回收率由55%提升至65%。
隨著國內鉀肥新增裝置以及裝置改造提升產能的逐漸釋放,我國鉀肥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國產鉀肥自給率從2010年的47.2%增加到2014年的50.3%。國產鉀肥對鉀肥市場的價格影響力也將越來越大。
復合肥:今年下半年復合肥市場預計將呈現(xiàn)兩大特點:
一是下半年復合肥價格上漲可能性較大,漲價將成為下半年復合肥市場的主流,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所致。目前尿素出廠報價在1650—1750元,而去年同期在1550—1600元,比去年上漲100—150元;目前氯化銨出廠價在550—600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在400—450元,上漲100—150元;目前磷酸一銨出廠價在2050—2100元左右,去年同期在1850—1950元,上漲150元;目前氯化鉀市場價在2100元左右,去年同期在1900元左右,上漲200元;只有硫酸鉀價格是下跌的,目前硫酸鉀市場價在2900—3000元,去年同期在3300—3400元,下跌了400元。與去年相比,今年絕大多數原料價格都是上漲的,成本因素將推動復合肥價格走高。
二是硫基復合肥與氯基復合肥的價差將縮小。本來按正常情況,同含量的硫基復合肥與氯基復合肥的價差在200—300元左右,但去年由于硫酸鉀價格一路高漲,最高時出廠報價達3600—3800元,也使得硫基復合肥與氯基復合肥的價差越拉越大,大多數廠家的價差都達到了400元左右,部分廠家甚至超過500元。由于今年硫酸鉀價格下跌,降低了硫基復合肥生產成本,將使硫基肥與氯基肥的價差縮小,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
目前有少數企業(yè)出臺了秋季復合肥價格,山東某廠今年45%含量小麥高磷肥的出廠報價為2000元,比去年同配比肥價格高出80元,江蘇有廠家有意將秋季45%氯基復合肥報價上調至1880—1900元,比今年上半年的價格高出100—150元。
但總的來看,下半年復合肥的價格漲幅也不宜過大,雖然目前原材料價格較高,但后期有可能走跌。以尿素為例,在7月份黃淮海地區(qū)玉米追肥過后,尿素價格可能會出現(xiàn)一波下行走勢,價格再堅挺在1700元以上的可能性不大,有市場人士擔心會跌破1600元。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