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汀華,張經義,林惠芳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yī)院高壓氧科,福建龍巖 364000
醫(yī)用高壓氧的安全隱患及針對性管理對策
嚴汀華,張經義,林惠芳
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yī)院高壓氧科,福建龍巖364000
[摘要]目的探討醫(yī)院高壓氧艙治療時的安全隱患及管理對策。方法將760例行高壓氧治療的患者根據住院時間分為對照組324例、觀察組436例。對照組通過歷史性回顧,統計分析存在的安全隱患;觀察組通過醫(yī)療安全管理制度的制訂,實施安全防護的綜合措施。結果未實施有效醫(yī)療安全管理,共發(fā)生治療不滿意29例,占8.95%。經強化安全管理后,不滿意發(fā)生明顯下降,總共發(fā)生7例,占1.60%?;颊叩臐M意度由83.5%提高到96.5%。結論加強患者在高壓氧艙治療時的安全管理,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對醫(yī)療安全問題的認識,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關鍵詞]高壓氧艙;安全隱患;防范對策
高壓氧治療是在超過一個大氣壓的環(huán)境中呼吸純氧氣,高壓氧治療為腦損傷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科學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對改善腦損傷患者的預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殘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1]。當前,關注醫(yī)療安全,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已成為現代醫(yī)療服務所追求的核心目標。大多數需要高壓氧治療的患者病情危重或意識模糊、有神經系統癥狀。高壓氧艙作為一個完全密閉的特殊治療儀器,落實各項規(guī)章制度、診療常規(guī),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消除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緊張情緒,減少治療的安全隱患顯得尤其重要。該科針對以往存在的安全隱患,采取了有針對性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患者在高壓氧艙治療期間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率和危險性,提高了病人治療的滿意度。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壓氧治療324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88例、女136例;年齡13~79歲,中位年齡48歲。2012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高壓氧治療436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男232例、女204例;年齡14~81歲,中位年齡4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Barthel指數評分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分析總結2011年度以前高壓氧艙治療出現意外情況的原因和安全隱患,制定針對性的安全管理對策,并于2012年1月起實施,比較實施前后高壓氧艙治療不滿意事件的發(fā)生情況,以評估針對性安全管理對策的價值。
1.3統計方法
數據應用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數(n)與率(%)表示計數資料,分別用于t檢驗和X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高壓氧艙患者安全管理前,共發(fā)生不滿意事件29例,占8.95%。經強化安全管理后,不滿意事件發(fā)生明顯下降,總共發(fā)生7例,占1.60%,患者的滿意度由83.5%提高到96.5%,同時患者治療情緒緊張、碰傷、醫(yī)患溝通欠佳等明顯降低,患者吸氧有效率明顯提高、吸氧動作明顯標準。
3.1我國高壓氧治療行業(yè)現狀
第一,許多醫(yī)院購買高壓氧艙僅是滿足三級醫(yī)院評審需要,經常對購艙論證不夠,部分根本沒有進行論證,建艙、購艙都過于倉促。由于時間短、功利性強,常出現氧艙設計不合理,安裝選址及布局不合理,經常無法滿足臨床需要,氧艙過大病源不足,容易造成浪費;氧艙過小,又無法滿足需求的矛盾情況。
第二,氧艙制度不完善,沒有規(guī)范執(zhí)行。高壓氧艙屬特種設備,有特殊操作規(guī)程及規(guī)章制度,對保障治療安全和治療效果有重要作用,很多基層醫(yī)院對制度落實不夠重視,落實不夠。目前國內對高壓氧操作缺乏統一的規(guī)章制度,中華高壓氧醫(yī)學會對高壓氧艙及治療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細節(jié)描述不夠,需要醫(yī)院結合操作規(guī)程及醫(yī)院實際情況不斷細化與完善。
第三,學科發(fā)展尚不明確。高壓氧醫(yī)學是一門綜合學科,不僅僅是單純高壓氧物理治療,涉及心理學、神經學、急救醫(yī)學等學科,而且對高壓氧基本理論,操作規(guī)章及氧艙的建設、使用、日常維護等知識有較高要求,且缺一不可。許多醫(yī)院僅重視其在疾病治療中應用,忽略日常維護,實際工作中出現或重視理論,或重視臨床,或強調高壓氧在臨床治療中的療效,或強調臨床藥物的治療等,嚴重制約高壓氧學科健康、科學發(fā)展。
第四,缺乏統一培訓。高壓氧上崗前必須經過統一培訓,取得高壓氧上崗證后方可從事高壓氧臨床治療工作。目前對高壓氧上崗缺乏嚴格的準入管理,部分單位僅參加上級醫(yī)院進修,返院后即開始進行高壓氧操作,但無高壓氧上崗前的規(guī)范培訓;而部分醫(yī)院認為只要取得高壓氧上崗證就可以上崗,對高壓氧知識掌握情況重視不足,只認證不認人,不管其醫(yī)學知識是否足夠勝任高壓氧工作,操艙是否熟練,有時出現在氧艙使用中盲目操作,治療效果較不理想,也存在較大隱患。
3.2高壓氧臨床治療中的安全隱患分析
第一,心理障礙。腦損傷患者常伴有精神障礙,情緒不穩(wěn)定;患者在完全陌生、密閉的高壓氧治療艙內,與外界暫時失去聯系,患者可因心理因素導致“幽閉恐怖癥”,特別是當醫(yī)生、護士服務溝通不及時、不耐心時,患者極易產生過激情緒而拒絕治療。
第二,意外傷害。煩躁不安或伴有精神癥狀的意識不清患者,在高壓氧艙內如果沒有采取約束措施,容易導致患者撞傷、自殘。通常情況下,有意識不清患者,要求患者家屬陪艙,做好患者固定以及協助做好吸氧,保證患者安全有效地吸氧,避免患者出現撞傷、摔倒及吸氧不規(guī)范等。
第三,醫(yī)患溝通欠佳。醫(yī)生會診時應做好高壓氧治療病人病情評估、高壓氧治療知情同意告知等,操艙護士應對高壓氧治療病人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進高壓氧艙前不可飲食過飽或進食過少,以免進入高壓氧艙后在升壓時感覺胃脘部飽脹不適或發(fā)生低血糖反應;進艙前應排尿干凈,以免出現治療過程中尿急現象;同時要指導病人做好加壓調節(jié)動作,避免病人出現加壓時緊張,或疼痛,并指導病人如何有效規(guī)范吸氧。
第四,醫(yī)院內感染。部分處于昏迷或者顱腦外傷術后,并有氣管插管,脫管后行高壓氧治療,患者抵抗力低容易感染,且高壓氧治療一般為多人、不同種疾病、不同科室同艙治療。高壓氧治療時,處于密閉狀態(tài),如治療后消毒不到位,或空氣流通不夠時,容易并發(fā)院內感染[2]。
第五,設備隱患。高壓氧艙屬于特種設備,其配置有特殊要求,其治療原理是在高于大氣壓的情況下,患者吸入純氧,提高患者的血氧含量和氧濃度,治療過程中,高壓氧艙處于高壓及高壓濃度的狀態(tài),對設備的管理要求較高,特別是設備的維護和日常保養(yǎng)。治療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測氧儀失靈、加壓壓力過快或者無法加壓,減壓過快或過慢的情況,以及氧艙內氧濃度超標等情況。
3.3管理對策
第一,患者陪艙分級管理。針對進入高壓氧艙的各類型治療患者,我科采取陪艙分級管理措施。A級:重癥或意識障礙、有氣管切開者或Barthel指數計分≤40分者,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護理人員陪艙。B級:病情較重、重病恢復期、有認知功能障礙、年老體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或Barthel指數計分41~60分者,由護工或家屬陪艙。C級:病情較輕、康復期的患者、生活基本能自理者或Barthel指數計分﹥60分者,一般不安排人員陪艙[3]。操艙人員通過視頻對高壓氧艙內治療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的不間斷監(jiān)控,重點觀察患者吸氧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患者出現如患者情緒緊張、加壓時出現耳部疼痛、吸氧不到位或者吸氧管脫落時,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做好病人安撫,心理疏導,指導病人做好吸氧動作,減慢加壓速度,給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吸氧環(huán)境。
第二,加強治療病人的登記管理。做好高壓氧患者住院基本信息登記,特別是病情、治療次數、治療效果等,做好治療過程及效果的監(jiān)測與評估。操艙人員負責對每天治療的病人的通知及治療時間安排,每次治療前及時打開高壓氧治療候診大廳,叮囑治療病人準時到達高壓氧艙,并告知家屬本次治療結束時間,要求家屬提前到高壓氧艙候診大廳接送病人,以免患者出現走失或者無人接送的情況。
第三,重視高壓氧治療患者的會診及宣教。高壓氧治療醫(yī)生會診時應認真細致地做好病人病情評估,嚴格掌握高壓氧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并認真寫好會診意見,與病人充分做好高壓氧治療知情同意告知工作,同時囑咐病人做好高壓氧治療前的準備工作。治療前10分鐘,高壓氧艙操艙人員應對治療病人做好健康宣教,特別是咽鼓管吹張法,加壓時如何做好吞咽動作,如可適當飲用自帶的瓶裝礦泉水;進艙時要求患者清理衣服口袋,禁止將手機、打火機、火材等物品攜帶進入高壓氧艙內,說明易燃易爆品的危險性。
第四,落實制度及操作規(guī)程。嚴格遵守進艙前操作規(guī)程,檢查患者是否做好進艙前的準備工作,是否攜帶違禁品,是否掌握鼓氣動作,是否攜帶礦泉水,是否掌握吸氧動作及面罩的使用方法以及二便情況等[4]。落實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及時發(fā)現并改正演練中出現的問題。配置各種搶救藥品及基本搶救器械等。設備科工作人員規(guī)范進行氧艙維護和保養(yǎng),對吸氧閥、測氧儀進行日常監(jiān)測,發(fā)現不準確或有不穩(wěn)定波動時,應立即進行維護,并做好記錄,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聯系廠家工程師進行維護,以保證氧艙安全運行。
第五,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高壓氧治療的特殊性,對院感控制有一定要求,應做好消毒工作[5]。該院高壓氧治療嚴格實行一人一吸氧管、面罩,吸氧管、面罩均按要求進行消毒處理;治療時氧艙內配有垃圾桶及垃圾袋,治療后及時更換清理。每次治療結束后嚴格執(zhí)行艙內的消毒工作,實行治療1次消毒1次,有專人進行清洗消毒后,再用紫外線照射,同時利用電風扇進行強制通風,保證空氣清潔。禁止有感染的患者或者陪艙人員進入氧艙,待感染控制后,體溫正常時方允許進入氧艙,盡量避免高壓氧艙治療時出現交叉感染。
第六,加強準入管理。所有從事高壓氧治療工作的人員均應參加福建省高壓氧醫(yī)學會舉辦的高壓氧治療培訓班,并考核合格,取得高壓氧治療上崗證方可從事高壓氧治療工作,每兩年參加一次高壓氧治療相關知識培訓。對未取得高壓氧治療上崗證的工作人員不得獨立從事高壓氧治療工作,應在有資質人員的指導下開展高壓氧的治療工作。
第七,加強氧艙的安全管理。開展高壓氧治療的氧艙應符合國家特種設備的規(guī)定,氧艙安裝前、安裝后必須經過有資質部門的認證[6]。高壓氧艙治療人員在做好日常治療工作的同時,還應做好氧艙安全的管理工作[7]。氧艙的日常維護管理對高壓氧治療效果及安全管理尤其重要[8]。開艙前高壓氧艙工作人員應對高壓氧艙進行檢查,了解氧艙性能情況,做好檢查記錄工作。設備科高壓氧管理工程師應定期對高壓氧艙設備運行進行調試,特別是氧氣壓力、測氧儀、壓力表情況,并做好記錄,記錄維護檔案。
第八,積極預防和上報不良事件。該院實行不良事件自行、自愿上報制度,鼓勵科室積極上報不良事件。要求科室對運行情況進行自查,對發(fā)現的不足和安全隱患及時上報,對能自行整改的不足之處及時整改,無法立即整改的持續(xù)改進不斷優(yōu)化。
高壓氧艙是一種特殊治療設備,日常應做好安全維護,提高安全意識[9]。臨床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落實各種規(guī)章制度,加強醫(yī)療安全管理。通過自身學習和業(yè)務培訓提高自身技能,結合良好的醫(yī)患溝通,同時做好高壓氧艙日常預防性維護,保證設備安全有效運行,是高壓氧艙治療的重要保障[10]。
[參考文獻]
[1]劉向峰.醫(yī)用高壓氧艙安全管理與安全事故的探討[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5,25(12):20-22.
[2]黃懷.中國38起高壓氧艙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探討[J].重慶醫(yī)學,2013,38(18):894-896.
[3]高春錦,楊捷云,主編.實用高壓氧醫(yī)學[M].北京:學院出版社,1997:87-79.
[4]中華醫(yī)學會高壓氧分會.醫(yī)用高壓氧艙管理與應用規(guī)范[S]. 2004(8):1-90.
[5]劉青紅.高壓氧治療安全要素及管理措施探討[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4,12(10):113-115.
[6]孟娣娟,繩宇.病人安全文化及其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2(10):942-945.
[7]國家治療技術監(jiān)督局、衛(wèi)生部.醫(y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guī)定[S]. 1999(9):18.
[8]中國醫(yī)院協會,主編.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288-292.
[9]黃津芳,劉玉瑩.醫(yī)用高壓氧艙安全管理與安全事故的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3,15(32):245-248.
[10]劉玉龍,陳海庭.高壓氧艙設備預防性維護探討[J].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氣壓醫(yī)學雜志,2011,6(3):180-181.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654(2015)09(c)-0072-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5.27.072
收稿日期:(2015-06-07)
[基金項目]福建省龍巖市科技計劃項目(2014LY66)。
[作者簡介]嚴汀華(1980.10-),男,福建龍巖人,碩士,醫(yī)師,主要從事高壓氧康復治療研究。
Safety Hazar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 edical Hyperbaric Oxygen
YAN Ting-hua,ZHANG Jing-yi,LIN Hui-f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Hyperbaric Oxygen,The Second Hospital of Longyan City,Longyan 364000,Fujian, China
[Abstract]Ob 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managementmeasures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yperbaric oxygen at.M ethods 760 patients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24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36 cases.The control group through historical review,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of security risks; observation group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atients with safety management process,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protection measures.Resu lts Hyperbaric patient safety management,a total of 29 cases of adverse events,accounting for 8.95%.After strengthening safetymanagement,adverse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a total of 7 cases,accounting for 1.60%.Patient satisfaction increased from 83.5%to 96.5%.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safety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the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can improve the nurses understanding of patient safet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Key words]Hyperbaric oxygen;Safety;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