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雷宅榮
當前,鋼筋砼結構建筑十分普遍。正確運用主體結構施工技術,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隨著建筑結構形式的不斷發(fā)展,對施工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廣大施工技術人員要對建筑主體結構的組成了解清晰,并采用合適的施工方案和工序,保證工程主體結構施工順利進行。文章以四會市某辦公樓主體結構施工為例,對高層建筑主體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進行分析探討。
四會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綜合業(yè)務大樓工程工程為1棟業(yè)務綜合樓,框架剪力墻結構,辦公樓地上15層,局部半地下1層,總建筑面積10700.60平方米,建筑總高度60m(辦公樓)。
制定正確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是保證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進行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主要施工工序包括:
測量定位、柱鋼筋綁扎、柱模板安裝、柱砼澆注、柱拆模、梁板模板安裝、梁板鋼筋綁扎、鋼筋安裝、梁板砼澆注、拆模板等。
上述工序當中,施工主要內容為鋼筋、模板、砼三個部分。
因鋼筋工程是所有鋼筋砼工程的骨架,尤其本工程為高層建筑,其鋼筋工程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總體的安全及使用功能。鋼筋工程施工,應從鋼筋原材料開始控制,經過原材料定貨→進場檢測→鋼筋制作→鋼筋運輸→鋼筋安裝→安裝后的鋼筋檢查→砼澆注過程中的修整等工序,每道工序的質量均直接影響鋼筋工程的總體質量。為此,必須采取嚴格的施工技術措施,來確保鋼筋工程滿足國家規(guī)范及設計圖紙要求。
2.1 搭接方式
鋼筋搭接接頭長度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不小于300 mm,受壓鋼筋搭接長度不小于200mm。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qū)段長度為1.3倍的搭接長度,同一搭接區(qū)段內受拉鋼筋接頭百分率:對梁、板、墻體構件,不大于25%,對柱類構件,不大于50%,對梁類構件不大于50%。
2.2 柱鋼筋綁扎與安裝
①注意綁扎豎向鋼筋時,其彎鉤要對著柱心,處于角部的鋼筋,其彎鉤平面要和模板面呈夾角狀,其中矩形柱角度為45°,截面不大的柱,角度要控制在15°或以上。
②箍筋接頭要以交錯排列的方式進行,并垂直放好;其轉角和豎向鋼筋的連接點必須綁扎牢固。
③柱筋綁扎必須控制好垂直度和主筋間距。柱筋搭接處的箍筋和柱立筋須要滿扎,其它地方可呈梅花點狀綁扎。
④如梁高內柱(墻)縱筋斜度超過1/6時,須加設柱(墻)縱筋的連接插筋,并把其錨入柱(墻)內。
⑤下層柱的豎向鋼筋露出部分要處理好,以利上層柱的鋼筋進行搭接,同時和上層梁板筋焊接。
2.3 墻鋼筋綁扎與安裝
①綁扎墻的鋼筋網時,如與基礎鋼筋呈現(xiàn)180度彎鉤時,要把彎鉤指向砼里。
②布設雙層鋼筋網時,需要安放撐鐵(鉤)固定兩層鋼筋的距離,撐鐵鋼筋應布設成梅花形,其直徑宜控制在6-10mm之間,長度為兩層網片的凈距,間距為1m。
③墻的鋼筋,可在基礎鋼筋綁扎之后,砼澆注前插入基礎內,并固定牢固;上部結構應在模板安裝之前完成。
④墻筋綁扎時要注意控制好其垂直度和主筋間距,剪力墻附近需要進行三道鋼筋滿扎,其它地方可采用梅花形進行點式綁扎。
⑤需要對豎向受力筋外綁一道水平筋或箍筋,與豎筋焊接,使墻、柱筋的位置緊密固定,確保鋼筋位置正確。
⑥外墻澆注前,要預埋好洞口預埋件及埋管,不能澆注后再開洞。洞邊要按施工要求進行加筋。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墻、柱內預留鋼筋要做防雷接地引線,并做好相應標志。焊接時防止損傷結構鋼筋。
2.4 梁與板鋼筋安裝注意事項
①需要對梁縱向受力鋼筋進行雙層或雙層以上排列時,需在兩排鋼筋中間放置短鋼筋,其直徑大小為25mm為宜,當縱向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短鋼筋直徑與與縱向鋼筋直徑一致。
②要交錯設置箍筋接頭,和兩根架立筋進行綁扎,注意懸臂挑梁的箍筋接頭應向下,其它地方的綁扎方法和柱一樣。除了梁主筋外角處和箍筋要扎滿外,其它地方可布設為梅花點狀綁扎。
③綁扎板的鋼筋網時,要控制好板上部的負筋位置。為避免踩踏負鋼筋(面層筋),需要加設板凳鐵,分別放在板的中部和端部位置。
④板、次梁和主梁交匯處,鋼筋安放位置順序是主梁的筋在下、次梁的筋在中間、板的筋在上。
⑤框架梁節(jié)點處是鋼筋布滿的地方,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至少要預留30mm,用作澆注砼之用。
本工程選用涂膜夾板作為模板材料,厚度為18mm。深梁超過1m時,選用紅木涂膜夾板,厚度為為35mm和40mm。柱、梁板楞木規(guī)格為80×80mm,間距為300mm。柱楞木要豎向擺放,外部采用雙鋼管圍擦,并用對拉螺栓固定。
螺栓間距柱應以500mm為宜。本工程采用鋼管滿堂腳手架作為梁板的支撐體系,腳手架立桿間距為1000mm,橫桿步距為1500-1800mm之間。
3.1 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施工前一定要把底層的模板控制線和柱鋼筋上的高程控制點定好,固定找平層作作支撐點。
3.1.1 柱、墻模板
支設柱子模板完畢后,固定柱子的鋼筋骨架,確保柱子鋼筋的保護層符合設計要求,根部縫隙間用水泥砂漿灌實,避免出現(xiàn)跑漿。
柱子模板的支設高度到梁底面,根部側要預留洞口,模板支設完成后進行封閉,縫隙用水泥砂漿堵嚴。柱子模板支設好后,要進行垂直度校正,確保符合施工要求。
柱子采用九夾板與鋼管圍楞體系,柱箍縱向第一道與水平桿相連,上二道間距500mm為宜,其余間距為600mm。當柱子邊長大于600mm時,應加設φ12對拉螺栓,縱向間距同前。
3.1.2 梁模板
梁、板結構支模技術要點
頂板、梁采用九夾板與Φ48×3.5鋼管支撐體系。擱柵采用50×100方木。支撐體系中板下立桿間距小于1m,梁下小于700mm,當板厚≥240mm時,板下立桿間距≤700mm。水平設掃地桿一道,第二道距地面1800mm,第三道設在框架梁下。梁高超過800mm,設Φ12對拉螺栓固定。
3.1.3 頂板模板
施工時,排架立桿要保持垂直,上下層立桿要處在相同豎向中心線上。
保證多層支架各方向穩(wěn)定。通過拉通線把立桿高度調至所需要高度,
橫桿找平。頂板模板作業(yè)完成后,要進行檢查,確保支柱牢固。
3.2 模板的拆除
當砼強度達到預定要求(設計強度等級標準值50%)后,即進行梁、墻則模板和樓板底模的拆除工作。拆除模板前先要對每塊模板及位置進行編號,以便能用作上層模板的安裝。
拆模順序如下:先拆梁及墻側模的支撐,再拆梁及墻側模。樓板支撐系統(tǒng)和樓板底??赏瑫r拆除。
注意拆模期間,要保留梁底模、梁底單管支柱、樓板底型鋼和單管支柱,等到待砼強度符合要求后才能拆除。
4.1 做好砼澆注前施工準備工作
澆注前首先檢查模板和隱蔽工程,澆注前檢查以下方面內容,只有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進行澆注:支架的支架要牢固穩(wěn)定;支撐支架及模板要固定可靠;模板要緊密連接;樓面上部的標高控制點是否正確;
和相關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確保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進行澆注。
4.2 澆注砼施工要點
①混凝土澆注要注意事項
在澆注過程中,應注意保護鋼筋,如發(fā)生變形或位移,應及時糾正。保證混凝土要均勻、密實。防止混凝土的分層離析。
②柱、墻混凝土澆注:
澆注柱、墻前,要在底面上澆注水泥砂漿,厚度控制在5-10cm之間;水泥砂漿配比和混凝土一致。
要進行分層澆注振搗柱墻混凝土,澆注時注意每一層的厚度不能大于振動棒作用長度的1.25倍?;炷料铝弦B續(xù)進行,并且對稱布置。
板積水井、坑道等地方,不能封底模,或者底部位置要支撐加固,防止混凝土澆注造成模板上浮。構造柱混凝土與柱墻混凝土一樣,要分層澆注,每一層厚度控制在300mm為宜。
③梁板混凝土澆注:
本工程基礎梁和基礎底板、各層樓板和梁同時澆注,使用“趕漿法”方式進行澆注。首先把梁進行分層澆注,成階梯狀,澆及樓板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齊澆注。澆注樓板的虛鋪厚度比板要稍微厚些,并用平板振動器垂直澆注方向來回搗拌,振搗作業(yè)完成后,表面用刮尺等抹平。
④樓梯混凝土澆注
樓梯段混凝土應連續(xù)澆注完成。澆注要從下向上進行。底板和踏步的混凝土要同時澆注,連續(xù)向上進行。如需要留設施工縫時,應與梯段模板面垂直,方便受力合理傳遞。
⑤后澆帶混凝土施工
嚴格按設計圖要求施工,后澆帶的保留時間,根據(jù)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
如已澆注的混凝土達到上人的條件時,應馬上派專人把澆帶內的混凝土漿液清除。澆注完畢,要進行14d的養(yǎng)護,并檢查混凝土的外觀,防止裂縫及滲漏出現(xiàn)。
4.3 混凝土的養(yǎng)護
①混凝土澆注工作完成后,要在12小時內進行覆蓋澆水養(yǎng)護。
②混凝土澆水養(yǎng)護時間,對無防水要求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為7天,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有抗?jié)B要求的,養(yǎng)護時間為14天。
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a時,嚴禁踩踏和施工振動。地下室柱、墻混凝土帶模養(yǎng)護7天以上,養(yǎng)護期間從混凝土頂部澆水。
拆模后,覆蓋麻布,進行澆水養(yǎng)護,讓立面結構表面保持濕潤狀態(tài)。
本工程綜合大樓整體工程完成后,已順利通過質監(jiān)部門驗收,工程質量優(yōu)良,獲得好評。
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時,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相關規(guī)范和要求,
做好各分項工程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使工程質量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