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居住情況和社會支持對農(nóng)村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
張小麗張玉芹1汪鳳蘭邢鳳梅孫玉倩張盼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唐山063000)
關鍵詞〔〕社會支持;糖尿?。蛔晕倚?/p>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廳自籌經(jīng)費項目(122777110);河北聯(lián)合大學青年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z201139)
通訊作者:邢鳳梅(1964-),女,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老年護理、急危重癥護理研究。
1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門診
第一作者:張小麗(1977-),女,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老年護理、護理教育研究。
改善糖尿病(DM)患者的自我效能是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1〕。本研究旨在探討農(nóng)村DM患者自我效能及其影響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唐山市農(nóng)村地區(qū)(兩個縣中有代表性的兩個鎮(zhèn))2型DM(T2DM)患者456例。年齡45~90〔平均(61.52±8.72)〕歲。入選標準:①T2DM患者: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1999年DM診斷標準〔2〕;②戶口在本地區(qū),本地區(qū)居住半年及以上者;④確診≥1個月;⑤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神志不清、癡呆、各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和精神病不能配合者;②合并有嚴重心、腦、腎并發(fā)癥及嚴重感染影響配合者??崭寡?FPG)為(8.4±1.95)mmol/L。其中男170例,女286例;45~54歲88例、55~64歲204例、65~74歲128例、75~90歲36例;文盲200例、小學191例、初中50例、高中以上15例;純務農(nóng)345例、務農(nóng)兼其他111例;月收入<500元136例、500~1 000元254例、1 001~2 000元58例、>2 000元8例;醫(yī)療方式付費有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447例、其他方式付費9例;無家族史306例、有家族史150例。
1.2研究工具①自行設計的患者基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血糖水平、并發(fā)癥、家族史等。②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3〕共10個條目,包括主觀支持度、客觀支持度及社會支持利用度。第1~4,8~10條每條只選1項,選擇1、2、3、4項分別計1、2、3、4分。第5條分A、B、C、D 4項計總分,每項從無到全力支持分別計1~4分。第6、7條如回答“無任何來源”則計0分,回答“有來源”者,有幾個來源就計幾分??偡旨?0個條目計分之和(65分)。得分越高顯示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③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4〕共含8個項目,及包括癥狀管理、角色功能、病情控制等內(nèi)容,采用1~10級評分法,分數(shù)越高,代表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分數(shù)越低,自我效能水平越低,該量表有較高的信效度,<4分為低水平,4~7.9分為中等水平,≥8分為高水平〔5〕。該表中文版Cronbach α為0.75〔6〕。
1.3研究方法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橫斷面研究。在唐山市農(nóng)村10縣中隨機抽取2個縣,在2個縣中整群抽取2個鎮(zhèn),對鎮(zhèn)里的所有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采用統(tǒng)一的調查量表,對這兩鎮(zhèn)入選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員由統(tǒng)一培訓的護生擔當,采用集中調查和入戶調查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填完當場回收。對于視力障礙或文盲等原因無法完成者,由調查員詢問并記錄。共發(fā)放問卷470份,回收有效問卷456份(97.02%)。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結果
2.1自我效能得分情況自我效能得分為1~8分〔平均(4.066±0.266)〕分。
2.2不同婚姻和居住情況與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比較自我效能水平有配偶組〔n=376,(4.01±0.87)分〕高于無配偶組〔n=80,(3.72±1.01)分;t=-2.704,P=0.007〕,非獨居組〔n=416,(4.01±0.91)分〕高于獨居組〔n=40,(3.50±0.67)分,t=-3.420,P=0.01〕。
2.3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相關性和多因素逐步回歸分析以自我效能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社會支持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相關性和多因素逐步回歸分析結果以自我效能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呈正相關性〔r=0.57,t=12.06,P=0.000,95%CI(0.043~0.059)〕。社會支持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3討論
自我效能越強,越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7〕。自我效能在疾病自我管理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被認為是影響自我管理行為的最重要因子〔8〕。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行為的采取、維系和努力程度越高〔9〕,可以控制危險因素,進而培養(yǎng)健康行為和形成積極的生活方式。自我效能越高,患者采取越多的積極應對方式〔10〕,患抑郁的心理應激反應的可能性越低。
親友和社會的支持對疾病的治療和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社會支持,尤其是來自家庭的支持是DM患者最重要的支持系統(tǒng),有助于緩解患者精神壓力,獲得生存信念和生活信心〔11〕。有配偶、非獨居的患者有家人的鼓勵、照顧和督促,促進正面情緒,克服障礙的決心更堅強,從挫折中恢復的更快。本研究結果與Kanbara等〔12〕研究結果一致。有效的健康干預可提高自我效能〔11〕。
4參考文獻
1黃建萍,陳大靈.糖尿病的流行趨勢及預防控制策略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35(5):962-4.
2葉任高.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797.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增征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27-31.
4Lorig KR,Sobel DS,Stewart AL.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a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an improve health status while reducing hospitalization:a randomized trial〔J〕.Med Care,1999;37(1):5-14.
5賈蕓,龔婷,桑末心.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護理,2005;11(19):1586-8.
6孫勝男,趙維綱,董穎越,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29-32.
7孟共林,鄧雨云,陳紅濤,等.運用自我效能理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鍛煉行為改變的干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3):2419-21.
8何凱立,宋濤,駱燕鳴.自我效能干預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5):38-40.
9楊曉春,洪水玲,林莉莉,等.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患者術后自我管理行為與自我效能相關性研究〔J〕.護理與康復,2011;10(7):571-3.
10劉曉英,周曉歌,王秀榮,等.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及人格特征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126-8.
11朱紅,謝娟,劉新民,等.不同群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2;20(1):78-81.
12Kanbara S,Taniguchi H,Sakaue M,etal.Social support,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s among out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Yogyakarta,Indonesia〔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80(1):56-62.
〔2013-10-19修回〕
(編輯趙慧玲/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