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麗萍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傣醫(yī)醫(yī)院,云南 景洪 666100
傣藥景郎治療攏賀接辦留(偏頭痛)20例臨床體會
刀麗萍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傣醫(yī)醫(yī)院,云南 景洪 666100
目的:觀察傣藥景郎(黑種草子)治療攏賀接辦留(偏頭痛)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例賀接辦留(偏頭痛)患者,采用傣藥景郎(黑種草子)內服加外包結合治療。結果:治療2個療程后總有效率為95%。結論:傣藥景郎(黑種草子)內服加外用治療偏頭痛療效確切。
傣藥;景郎;黑種草子;偏頭痛
傣醫(yī)認為攏賀接辦留(偏頭痛)是由于平素體質偏熱,積熱于內,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攏皇(熱風毒邪),內外相合,導致體內四塔功能失調,風火偏盛;或因情志不舒,五蘊受傷,塔喃(水)不足,不能制火,塔菲(火)、塔攏(風)偏盛,上犯頭目而致[1]?;蚝疂駜确e,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攏嘎(冷風寒濕之邪),內外相合,導致體內四塔功能失調,火塔受傷,水寒血冷而氣血運行不暢,火不制水,寒水上犯頭目而致[1]。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單側或兩側頭痛劇烈,遇情緒波動或冷、熱刺激可誘發(fā)或加劇,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偏頭痛是一類有家族發(fā)病傾向的周期性發(fā)作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發(fā)作的偏側搏動性頭痛,伴惡心、嘔吐及畏光,經一段時間后可再次發(fā)病,在安靜、黑暗環(huán)境內休息或睡覺后頭痛會得到緩解,頭痛發(fā)作前或發(fā)作時可伴有神經、精神功能障礙[2]。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頭痛患者20例作為研究對象。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35±3.2)歲,病程1個月至20年,平均病程(9±1.4)年。診斷標準參照《傣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及《實用內科學》[2]。排除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不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及CT、磁共振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給予患者內服及外包景郎(黑種草子)治療。黑種草子均選取產自云南地區(qū)的傣族習用藥材。內服:取0.5g黑種草子嚼服[4],每日3次;外包:取30g黑種草子放入紗布袋內外包額頭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包4~6h。治療5日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 參照《傣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3]。治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好轉:頭痛減輕,發(fā)作時間縮短或周期延長,伴隨癥狀消失或緩解;未愈:頭痛及伴隨癥狀無變化。
治療2個療程后,治愈15例,占75%,好轉4例,占20%,未愈1例,占5%,總有效率為95%。
患者玉某,女,45歲,反復頭痛發(fā)作6年,再發(fā)5天。以右側太陽穴區(qū)疼痛為主,遇冷加劇,伴頭暈,耳鳴,欲嘔,乏力氣短,出汗,納眠差,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查體:T 36.2℃,P 72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一般情況及精神可、神清、對答切題,查體合作,心肺腹(-)。頭顱CT示:顱內未見異常。診斷:攏賀接辦留(偏頭痛)。治則:通氣活血,除風止痛。給予患者黑種草子0.5g,嚼服,每日3次,結合黑種草子外包額頭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包4~6h。經治療2個療程后,患者頭痛,頭暈,耳鳴,欲嘔,乏力氣短,出汗等癥狀消失,隨訪6個月未復發(fā)。
攏賀接辦留(偏頭痛)是臨床常見慢性病之一,極易復發(fā),臨床治療常服用解熱鎮(zhèn)痛藥物及鎮(zhèn)靜藥物治療。傣醫(yī)認為由于平素體質偏熱,積熱于內,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攏皇(熱風毒邪),內外相合,導致體內四塔功能失調,風火偏盛;或因情志不舒,五蘊受傷,塔喃(水)不足,不能制火,塔菲(火)、塔攏(風)偏盛,上犯頭目而致?;蚝疂駜确e,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攏嘎(冷風寒濕之邪),內外相合,導致體內四塔功能失調,火塔受傷,水寒血冷而氣血運行不暢,火不制水,寒水上犯頭目而致。傣醫(yī)以通氣活血,除風止痛為治療原則,景郎主要用于治療寒濕內積,或外在的帕雅攏嘎(冷風寒濕之邪)所致的偏頭痛。因景郎味香、麻、辣,性熱,入風、水塔,具有清腦醒神,除風止痛,調經止血,溫通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塔偏盛所致的頭昏、頭痛,風濕病關節(jié)肌肉腫痛及腰膝冷痛,癲癇,痧證,暈車,暈船,月子病,貧血,缺乳,月經不調等病癥[4]。
[1] 林艷芳,張超,葉建州.傣醫(yī)臨床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116.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714.
[3]林艷芳.傣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41
[4]云南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藥材標準2005年版第三冊.傣族藥[S].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88
R29
A
1007-8517(2015)08-0005-01
201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