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北京西部陽光基金會
第一所芭莎·西部陽光鄉(xiāng)村幼兒園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如期建成,就像你在照片中看到的,溫馨而美好,瞬間就能腦補出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等等,為什么好像跟平時看到的幼兒園不太一樣?讓我們來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在了解房屋前,我們先通過0~6歲小朋友們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了解一下為什么這么設計吧!
嬰兒脫離母體降臨人世的第一步,就要學會認識時間與空間。他們首先需要明白如何使用身體,然后通過身體,才能一步一步摸索這個物質世界的空間與規(guī)則。
0~6歲是孩子對于空間發(fā)展最敏感的時期,如果這一階段沒有把握好,未來的相關發(fā)展很可能會有強烈的滯后性。
·拔東西與塞東西:物體是分離的
·鉆到衣柜或者桌子下面:身體尺度與空間
·滾動與依靠:皮膚與肌肉對空間的探索
·反復攀爬樓梯:身體對空間的把握
·各種跳躍活動:肌肉對空間大小、遠近的把握
正是充分照顧了孩子的空間敏感期發(fā)育的特點,才有了這一份設計。
給予孩子自由
孩子可以自由地在室內(nèi)選擇任何他們喜歡的場所進行體驗,室內(nèi)設計的每一處場所,甚至不需要任何玩具,都足夠孩子對此進行體驗。
房屋中設計了非常多的角落,當角落被孩子發(fā)現(xiàn)時,它們既成了由孩子自己創(chuàng)造的空間,也是真正屬于孩子的、讓他們能夠體驗自由的感覺的空間。
引導孩子探索
格子被設計成了凹凸式,下層的格子可以靈活移動,孩子可以對其進行自由拼接。
兩側設計有多塊亞克力板(有機玻璃),孩子可以攀爬上去,透過亞克力板觀察外面的世界。
由于房子的靈活性,孩子可以自由發(fā)揮想象力,摸索出房子的各種使用性,躲貓貓,跳格子,甚至玩更多小朋友專屬的游戲。
房屋的內(nèi)部的功能基本滿足了空間敏感期孩童的一切使用需求。
也給孩子邊界
格子的設計讓孩子能夠親身體驗到格子的棱角和邊界,加深孩子對圖形和規(guī)則的理解。
格子富含著世界組成的肌理,千變?nèi)f化,認識格子就是認識世界的第一步。
格子暗示著農(nóng)田與食量
格子也是聚落和城市組織
格子可以變化出無窮的游戲
·閱讀角落
·游戲角落
·既是座,又當床,還是地
靈活的設計省去了許多原本需要購置的物件,節(jié)省了成本,同時也拓展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它可以是書架,它可以是書桌,也可以是床、凳子……
具有廣泛地域性適應性的原型形態(tài),也與農(nóng)村環(huán)境自然融合,村民對其有認同感。
如同一個巨大的積木游戲,非專業(yè)人士、無任何基礎者都可建造,連小朋友都可以參與搭建。
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能提供范式,幫助偏遠地區(qū)由于各種原因無法接受正規(guī)學前教育的幼兒就近享受學前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