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艷麗
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瑞替普酶治療4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
喬艷麗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3例。對照組采用瑞替普酶聯(lián)合普通肝素進行常規(guī)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瑞替普酶進行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況以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3%明顯高于對照組76.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9<0.05);觀察組冠狀動脈再通率86.05%(37/43)明顯高于對照組65.11%(28/4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39<0.05)。結論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 而且安全方便有效, 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大力推廣。
低分子肝素鈣;瑞替普酶;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療效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導致持續(xù)性心肌缺血和心肌部分壞死[1]。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急, 死亡率極高, 臨床治療的方法是恢復血流、緊急開通閉塞血管。本研究給予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瑞替普酶進行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現(xiàn)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經(jīng)心電圖檢查,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3例。對照組男28例, 女15例, 年齡47~78歲, 平均年齡(59.7±7.8)歲;心肌梗死位置位于前壁19例, 高側壁13例, 下壁5例, 下壁右室4例, 其他部位2例。觀察組男23例, 女20例, 年齡45~79歲, 平均年齡(60.3±7.7)歲;肌梗死位置位于前壁18例, 高側壁13例, 下壁6例, 下壁右室4例, 其他部位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患者給予瑞替普酶(北京愛德藥業(yè)有限公司)靜脈溶栓聯(lián)合普通肝素進行常規(guī)治療,10 MU瑞替普酶溶于10 ml水中靜脈推注>2 min,30 min后重復1次。使用單獨的靜脈通路, 不和其他藥物混合進行給藥, 溶栓后進行靜脈滴注普通肝素。觀察組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瑞替普酶進行治療, 觀察組溶栓后給予低分子肝素(杭州賽諾非民生盛制藥有限公司),12 h給予腹壁皮下注射5000 U, 注射10 d,24 h后改為每12小時給予腹壁皮下注射5000 U, 注射10 d。
1.3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療效:顯效為開始溶栓24 h之內(nèi)胸痛徹底消失;有效為開始溶栓24 h之內(nèi)胸痛迅速減輕;無效為開始溶栓24 h之內(nèi)胸痛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血管再通率:通過血管造影,結合自身感覺和心電圖進行判斷血管再通情況, 記錄血管再通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P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采用(±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顯效18例(41.9%), 有效15例(34.9%), 無效11例(25.6%);觀察組顯效24例(55.8%), 有效17例(39.5%), 無效2例(4.7%)。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3%明顯高于對照組76.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9<0.05)。
2.2 兩組血管再通情況比較 觀察組冠狀動脈再通率86.05% (37/43)明顯高于對照組65.11%(28/4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39 <0.05)。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的急性閉塞所導致的病變,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病理是冠脈血栓形成和動脈內(nèi)粥樣斑塊破裂, 冠狀動脈血栓閉塞導致心肌的血流中斷, 致使心肌缺氧缺血而壞死, 患者表現(xiàn)出乏力、胸悶、供血不足以及氣促等一系列臨床癥狀[2]。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循環(huán)功能障礙、胸骨后持久劇烈疼痛、白細胞計數(shù)上升、發(fā)熱、心肌急性損傷與壞死及血清心肌損傷標記酶的上升的心電圖進行性變化[3]。不僅如此,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療就是再通閉塞的冠狀動脈, 使患者的血流恢復, 及時挽救瀕臨死亡的心肌, 因此, 溶栓的時間越早越好。
臨床常見的溶栓類藥物較多, 包括尿激酶、鏈激酶和瑞替普酶等藥物。瑞替普酶作為一種非糖基化纖溶酶原激活物,能夠?qū)⒒颊邫C體內(nèi)的纖溶酶原轉(zhuǎn)化為纖溶酶, 降解纖維蛋白并溶于水, 從而達到溶解血栓的目的[4]。瑞替普酶本身對纖維蛋白特異性較高, 但纖維蛋白大量存在時能夠提高與纖溶酶原的親和力, 而纖維蛋白少量或不存在時, 被激活的纖維蛋白原很少, 提高了用藥的安全性。低分子肝素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抗凝劑, 具有顯著的活性因子, 較短的分子鏈能夠持久對抗Xa分子活性, 強烈抑制機體內(nèi)血栓, 且不影響凝血系統(tǒng)[5]。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3%明顯高于對照組76.7%, 觀察組冠狀動脈再通率86.05%(37/43)明顯高于對照組65.11%(28/43), 表明觀察組在提高臨床療效和提高冠狀動脈再通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 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瑞替普酶能夠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癥狀, 促進冠狀動脈再通, 在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吳林艷.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阿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分析.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4,23(11):991-992.
[2]許晨.尿激酶與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4(12):85-86.
[3]桑志武.阿替普酶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4):87-88.
[4]陳哲.尿激酶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實用心腦肺血管雜志,2012,20(11):1802.
[5]王劍橋.低分子肝素鈣聯(lián)合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1):106-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67
2015-04-07]
455000 安陽市中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