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敦化市醫(yī)院手術室,吉林 敦化 133700)
胃癌根治術后胃腸減壓中采用循證護理的應用體會
王 丹
(敦化市醫(yī)院手術室,吉林 敦化 133700)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術后胃腸減壓中采用循證護理的應用體會。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行胃癌根治術患者,在術后胃腸加壓中采取循證護理,分析患者胃腸功能改善情況。結果 40例患者胃腸在(3.0±0.5)d排氣,術后未發(fā)生并發(fā)癥,均有效恢復出院,患者經(jīng)心理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明顯改善。結論 循證護理在胃癌根治術胃腸減壓中的應用,可明顯改善患者胃腸功能,促進患者排氣,療效顯著,值得肯定。
胃癌根治術;胃腸減壓;循證護理
胃癌根治術是臨床常規(guī)治療手段,術后長時間使用胃管會影響患者的胃腸功能,通過持續(xù)胃腸減壓,及時吸出胃腸內氣體和胃內容物,以此降低胃腸壓力,減輕腹脹,促進消化功能的恢復。循證護理是給予科學依據(jù)的基礎護理,在護理中實施科學護理方法,給予患者最為有效的護理方法[1]。筆者以40例行胃癌根治術的患者為例,給予循證護理,分析其護理效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行胃癌根治術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4.5±2.6)歲;胃竇癌24例,胃小彎癌12例,賁門癌4例;32例胃大部分切除術,8例全胃切除。
1.2 方法。①常規(guī)護理:患者行胃癌根治術后,患者需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了解患者術中具體情況,記錄患者全天生命體征?;颊呗樽硐Ш螅邪肱P位,減輕傷口疼痛,促進傷口愈合。若患者行全身麻醉,或伴心肺疾病患者,應吸入低流量氧氣。患者臥床期間,護士要協(xié)助家屬幫助患者翻身,定時叩背,按摩四肢,適當抬高下肢,以免形成靜脈血栓,防止肌肉萎縮。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待生命穩(wěn)定可下床活動時,需早期下床活動,適當運動。加強患者的衛(wèi)生護理,注意口腔衛(wèi)生,定時更換床單和病服,加強清潔衛(wèi)生?;颊咝g后需于鼻腔放置導管,并要禁食,在禁食及插導管期間,導致患者分泌唾液減少,口腔內黏膜干燥,促進細菌生長。因此患者根據(jù)實際情況,口服草珊瑚片或西瓜霜,以免導管對咽部造成強刺激。②胃腸減壓護理:患者術后需行胃腸減壓,按照胃腸負壓吸引原理,盡早吸出胃腸道積聚氣體,排出胃中內容物,減輕腹脹,緩解切口疼痛。減少縫線張力,使切口得到更好愈合,促進胃腸壁的血液循環(huán),有效恢復患者消化功能。術后留置相應胃管,將一次性引流袋固定于患者床頭,低于胃部水平15 cm,引流袋下垂于患者床邊。護士定時擠壓引流,維持負壓器負壓狀態(tài),使胃液能夠通暢引流出體外。由專門護士統(tǒng)一更換患者的負壓引流裝置,密切注意胃液的顏色、性質、量,待發(fā)現(xiàn)異常問題后要立即處理。③導管護理:手術結束后,護士要仔細觀察導管位置,取真絲膠布固定。護士應加強病房巡視,注意導管位置和固定情況,仔細檢查適當調整。同時護士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導管監(jiān)護知識,密切注意導管固定和引流情況,在床上合理運動,以免牽拉導管。每1~2 d更換一次膠布,隨時更換松動膠布。④心理護理:行胃癌根治術患者多存在消極悲觀心理狀態(tài),誘發(fā)心理問題,影響傷口愈合。護士要深入病房,與患者積極溝通交流,了解患者負面情緒,都關心鼓勵患者,使患者能夠以最佳情緒面的治療,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心,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預后質量。⑤飲食護理:胃癌根治術術后患者為了促進腸胃蠕動,腸胃功能較快康復,在肛門排氣后需拔除胃管。胃管拔除當天,可飲入少量水或米湯,首次進食量要控制在20~30 mL,注意患者進水情況。當出現(xiàn)不適時,可每隔1~2 h時給1次,逐漸增加進水量,每次增加5~10 mL,最多50 mL。第2天可適當進半流質食物,每次進食50~80 mL?;颊哌M食時,以清淡、易消化、豐富蛋白質、維生素食物為主,少吃多餐,逐漸減少進食次數(shù),增加進食量,逐漸恢復患者正常的飲食量。⑥早期活動:患者術后根據(jù)身體情況和恢復情況,適當早期進行輕微活動,逐漸下床活動,適當控制活動量,以此促進腸蠕動,恢復腸胃功能。⑦出院指導:患者在出院之前,護士要叮囑患者合理飲食,控制飲食量,指導患者低脂飲食,多食用豐富維生素食物和水果。每隔3個月到門診復查。向患者講解疾病的實際情況、并發(fā)癥及臨床表現(xiàn),使患者及家屬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并到能夠到醫(yī)院到診治。
1.3 評價指標[2]。焦慮程度:按照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由患者親自作答,共計100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焦慮程度越重。抑郁程度:按照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共計100分,抑郁程度隨分數(shù)的升高而加重。
2.1 患者護理情況分析:40例患者,術后胃腸均排氣,排氣平均時間(3.0±0.5)d。手術切口均得到痊愈,未發(fā)生切口感染情況及導管脫落、扭曲等事故,1例患者切口愈合時間延長?;颊咝g后未發(fā)生并發(fā)癥,均有效恢復后出院,住院時間(14.5±1.6)d。
2.2 患者心理狀態(tài):40例患者SAS評分(25.4±2.7)分,SDS評分(28.7 ±3.1)分,可見,患者經(jīng)心理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均明顯改善。
胃癌患者在采取胃癌根治術后,手術創(chuàng)面大,手術時間長,給患者帶來相應的生理及心理問題,尤其是腸胃功能,使患者面臨著諸多壓力,因此術后針對患者胃腸減壓問題實施循證護理,對恢復患者胃腸功能十分必要?;颊咴谖改c持續(xù)減壓過程中,持續(xù)性負壓吸引,會損害胃黏膜,導致胃黏膜出血壞死。在胃腸減壓過程中采用循證護理,針對患者需求采取個體化優(yōu)質護理,加強負壓吸引的護理工作,固定導管,并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對改善患者胃腸功能效果確切。同時要加強患者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述胃腸減壓的重要性,能夠學會自我監(jiān)護[3],確?;颊邷p壓期間的安全性?;颊咝g后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疼痛,疼痛是患者術后常見問題,而術后疼痛會影響患者的恢復情況,降低了患者的預后質量。而術后采取有效情況,積極控制疼痛是穩(wěn)定患者情緒的最好方法,同時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患者飲食,對恢復患者胃腸功能具有顯著效果。為了提高患者疼痛耐受力,可維持體位的舒適度,盡量轉移患者注意力,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疼痛劇烈患者,可適當給予必要的鎮(zhèn)痛藥物,以此減輕患者疼痛,促進患者更好康復。通過本次研究,40例患者胃腸在(3.0±0.5)d排氣,術后未發(fā)生并發(fā)癥,均有效恢復出院,患者經(jīng)心理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明顯改善。由此可見,在胃癌根治術患者中采用循證護理,可明顯減輕患者負面情緒,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
總而言之,循證護理在胃癌根治術胃腸減壓中的應用,可明顯改善患者胃腸功能,促進患者排氣,使患者以積極向上情緒面對治療,臨床價值高,療效顯著,值得肯定。
[1] 曾薇.胃癌根治術65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0): 74-75.
[2] 江莉霞,常永瓊.循證護理應用于胃癌根治術后胃腸減壓中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4,35(9):2007-2008.
[3] 王會英,王燕,鄧艷,等.不同胃腸減壓方式對胃癌根治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1):1012-1013.
R473.73
B
1671-8194(2015)15-0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