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君
自從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估計忙得夠嗆,不僅人忙,連名字都閑不住。最近,莫言的家鄉(xiāng)高密縣,借著電視劇《紅高粱》熱播,要斥資十六億七千萬元打造一個“莫言鄉(xiāng)村文化體驗區(qū)”。
據說這個項目包括“一心一帶三區(qū)多點”,要“還原一個立體化的莫言”?!都t高粱》劇組留下的那三千畝紅高粱悄然豎起了“紅高粱影視基地”的牌子,莫言小說里提到的紅高粱酒坊、草鞋窨子、生死疲勞印象館、蛙碼頭、白狗秋千架、酒缸塔等,都將建設成景區(qū)。為此,又是調地、拆遷,又是招商引資、收取門票……可這么一個藍圖可觀的計劃,相關負責人卻坦言不知道莫言本人的態(tài)度,也不知道莫言是怎么想的。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后,多次“請求”公眾和媒體放過他,讓他盡快回歸作家本身,“安靜地寫點東西”。不過想安靜的莫言,還是沒有被高密縣“放過”,“莫言經濟”熱鬧登場了。
說起來,高密縣從老鄉(xiāng)莫言身上挖掘經濟潛力還算是后知后覺呢,早在莫言剛獲獎那會兒,就有文化公司“深度包裝和開發(fā)”莫言的簽名、手稿、書法等,后來從“莫言牌”煙酒,到“被代言”燒雞、旅游、房地產,再到“被冠名”征文大賽、被邀請出席各種活動等等,就沒怎么消停。因為被過度關注、炒作,害得莫言不得不一次次站出來請求、聲明、辟謠和打假。這樣一來,你說莫言能靜下心來寫作嗎?說好聽點兒這叫市場意識敏銳,其實不過是榨取名人價值。
類似的事情,一直層出不窮。僅“名人故里”之爭,就蔚為壯觀。從老子、墨子、到李白、曹雪芹……很多名人都被搶來搶去。學者們對名人的老家在哪里爭辯幾句,倒還算是正常的文化現象,可一旦這種爭議與經濟利益掛起鉤來,就顯得財迷心竅了。當真實的歷史文化名人無法滿足需求時,虛擬的文學形象、娛樂化人物就會粉墨登場,典型如“孫悟空故里”、“二喬故里”和“西門慶故里”的爭奪戰(zhàn),足見各地的“處心積慮”。
據說山東省陽谷縣一開始打的是“武松故鄉(xiāng)”牌,后來“移情別戀”西門慶。這是為什么?因為從武松身上“挖掘”不到“西門慶和潘金蓮偷情景點”這樣的項目,也“開發(fā)”不出“西門慶妻妾精美畫像”這樣的資源??梢娪行┑胤郊惫绞裁闯潭?,饑不擇食到何種地步?
包括莫言家鄉(xiāng)在內的這些“名人故里”,在意的恐怕不是文化本身。啪啪作響的利益算盤,打著文化的旗號,卻上演著腐蝕文化價值的戲碼,既然都是錢的事,就別談什么文化了。
【原載2014年11月19日《新民晚報·自由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