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柘
獲董壽平真?zhèn)?始終堅守志趣
初識許峰先生,是在2004年他與畫家王墨臣在頤和園聯(lián)合舉辦的畫展上,當時觀賞許峰先生的畫作,覺得他不僅擅長山水畫,而且在他的筆下,把梅花冰清玉潔、凌霜傲雪的高貴品質,竹子挺拔、勁秀、灑脫之氣,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使人愛不釋手。先生筆墨不俗,讓我深深感受到他背后的功力,我們也結緣于此。
歲月如梭,轉瞬10年過去了,在青竹軒再次見到許峰先生時,他也年已古稀。較之10年前,沒變的是他質樸率真、平易近人的性格,作為知名畫家,許峰先生沒有絲毫的架子。
當我與許峰先生談及他與張大千、徐悲鴻、白雪石、石濤等大家一并入選《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書畫集》這件事時,他卻說:“我能入選,到現(xiàn)在還都不敢想,還覺得自己不夠格?!痹谖遗c他為數(shù)不多的接觸中,他始終那樣謙遜,也許這正是我喜歡與他交往的根源所在。
許峰先生1940年出生于陜西漢中,是著名畫家董壽平先生的舍親,因自幼酷愛書畫,及至青年得到董壽平先生手傳心授,為董先生所看重。后在北京畫院舉辦的美術學校學習,通過臨摹和研究歷代諸家名作,為其在傳統(tǒng)繪畫技巧和藝術規(guī)范的認知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董先生左手草書為他寫下:“面壁十年圖破壁”的條幅,予以激勵,寄予厚望。談起與董壽平先生的交往與接觸,許峰先生的感觸頗多,他告訴我,沒有董老就不會有他的今天。他自幼跟隨董老,既學繪畫又學做人,是董老的言傳身教成就了他。看得出,許峰先生對董老的感激之情是發(fā)自肺腑的。
多年來,他不負董先生教誨,遠離“名利”二字,始終堅守志趣,在中國繪畫藝術探求中,一次又一次地面壁和破壁,在傳承中國繪畫藝術中,也畫出了自己的風格面貌?!懊姹谑陥D破壁”一直是許峰先生遵循的座右銘。
畫作筆觸細膩 汲取各家所長
除了受到董壽平先生的教誨外,許峰先生還先后得到吳光宇、溥松窗、汪慎生等名師的真?zhèn)?。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淀,汲取各家所長,他主攻山水兼攻梅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山水畫風格。他在傳統(tǒng)筆墨上運用自如,筆墨老練扎實,富有情趣,在墨法上變化多,強化了墨分五色的技法。他的畫一是尊重傳統(tǒng),繼承傳統(tǒng);二是多受書畫大師董壽平先生繪畫藝術的影響,在許多的繪畫作品中頗有董老先生之筆意;三是他在不斷地探索中,能汲取百家之長,勇于進取。
許峰先生的作品尤以山水畫見長。近觀他的山水畫作品,無論是松濤的澎湃、山鳥的碲囀、古寺的鐘鳴、林泉的幽深、山峰的危聳,還是枯藤古木、小橋流水、裊裊炊煙等等,這些來自大自然的真實寫照,都出自于畫家對所畫對象的透徹領悟與深刻理解。許峰先生畫山石多用披麻皴法,其線條松軟,純樸圓渾;他筆下的樹木,簡于枝柯而繁于形影,點擢多用不經意的小墨點,蒼蒼茫茫,渾厚華滋,絲毫沒有雕琢痕跡。
中國山水畫重意境,強調意在筆先,畫家透過寫生和生活的積累,經過構思之后創(chuàng)作出一件成功的作品,實際上在動筆之前,就已經有了清晰的立意。而這種經過認真立意構思的作品,才富有生活氣息。在以意賦色的青綠山水中,設色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山水畫的置景中,美的山、美的水、美的石、美的樹乃至美的人等,都是客觀的美,而這些美景都是通過畫家對水墨色彩的把握和駕馭來完成的。許峰先生的山水畫筆觸極為細膩,那綿密的線條,配之以多遍的皴染,使其作品所反映的山體呈現(xiàn)出雄渾厚重的質感。應該承認,許峰先生在傳承董老繪畫風格上頗有造詣。他創(chuàng)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會經過精心構思、認真布局??芍^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丘一壑一人一物都成竹在胸。
許峰先生的山水畫之所以很有功力,除了向前輩畫家虛心求教,大量臨摹歷代諸家名作外,恐怕與他多年來遍游祖國名山大川、進行實地寫生有很大關系。
他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除了不停地作畫外,還始終堅持實地寫生。多年來,他跑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目前仍然堅持去祖國各地奔波寫生。在他常去的名山大川中,風景秀麗的黃山當屬去的最多之處。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在他的山水畫作品中,黃山的奇峰異景隨處可見。許峰先生的山水畫,之所以能畫出眼之所見,寫出心之所想,把客觀物象的內在精神與自己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受有機的融匯在一起,說明他深明“來自自然而超妙自然”這一中國畫“寫意傳神”之奧妙所在。
除山水畫外,許峰先生還善畫梅、竹,他筆下的墨竹茂密清幽,樸拙自然,其含蓄奔放的神態(tài),將竹之挺拔、勁秀以及灑脫之氣展露無遺。而他筆下的梅花,軀干虬曲多姿,根柯蒼勁雄奇,點點豐滿的繁花,粉葩爛漫,將梅花冰清玉潔,凌霜傲雪的高貴品格展露無遺……無論哪種題材,都堪稱上品。
投身公益事業(yè) 踐行社會責任
許峰先生不是一頭埋在筆墨之中的畫家,他一直主張為社會多做些事。退休之前,他在北京怡舫齋從事了多年的書畫鑒定工作。經常接觸畫界的溥松窗、宋文治、亞明等名宿巨擘,所謂“近朱者赤”,許峰先生正是在這樣的繪畫藝術氛圍中,汲取養(yǎng)分,照見自己,成就了自己的繪畫藝術。
近年來,許峰先生對董壽平先生書畫藝術的探索與廣泛宣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與此同時,他的作品也受到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國內許多媒體均對他的藝術成就及作品進行過刊登和報道。許峰先生的作品多次獲獎,代表作《紅梅圖》在全國總工會舉辦的畫展中獲得三等獎;在徐悲鴻弟子中國畫名家畫展中,他的山水畫作品獲得銀獎。他的畫作深受人們喜愛,他本人多次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舉辦展覽,有多幅作品由國家贈予外國首腦,獲得廣大海內外人士的高度贊揚。
此外,許峰先生還是一位積極投身于公益和慈善事業(yè)的社會活動家,他深知作為一名藝術家的良知、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多年來先后將自己的繪畫作品捐贈給大運會、第11屆亞洲運動會、漢城奧運會、北京奧運會等。前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和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劉淇聯(lián)合簽名,向許峰頒發(fā)了表示謝意的捐贈收藏證書。此外,他還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中國電影基金會、玉樹稱多縣喀加慈善福利院,用以資助貧困兒童上學和希望小學。
應該說,許峰先生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藝術家,但成功了的許峰先生并沒有滿足,在我與他的接觸和交往中,他始終以謙遜的面目示人。他說:“我并不滿足自己現(xiàn)有的成就,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我對藝術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止……”他的這種謙遜是發(fā)自內心的,一個在藝術上比較成功的畫家,能有如此坦蕩的胸懷和常人的心態(tài),相信許峰先生的藝術之路一定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