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尤佳+王俊聰
服用膏方后舌苔厚膩者,應暫停服用;服膏方期間若發(fā)生感冒發(fā)燒或其他急性疾病,應暫時停服膏方。
冬天正是進補的好時節(jié),進補首推膏方。
膏方,作為祛病保健用藥的一種劑型,從過去只有貴族才能享用,到如今已走進尋常百姓家。
中醫(yī)治病提倡“天人相應”的法則,到了冬季,人體處于“封藏”時期,此時進補,營養(yǎng)物質易于吸收蘊蓄。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的說法。
河南省中醫(yī)院藥學一部主任趙旭介紹說,由于人的體質各有不同,病癥也有差異,所以膏方采用個體化處方,配方由醫(yī)生根據服用者的不同體質特點和不同癥狀表現量身定制,選用個體適合的道地中藥飲片為膏方制作原料,一人一方;然后由藥劑師用水煎煮,去渣濃縮后,加冰糖、蜂蜜或木糖醇(糖尿病患者服用),制成稠厚狀半流體,供患者服用。膏方的優(yōu)點是濃度高,口感好,體積小,易保存,服用方便。在用膏方的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什么人適合吃膏方?
正氣虛弱之人、正虛有邪之人、體質偏頗之人、亞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健康人可通過膏方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如何服用膏方?
服用季節(jié):
原則上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但以冬季為多,因為冬季調補順應“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養(yǎng)生之道。常規(guī)情況下,膏方需連續(xù)服用50天左右,以冬令膏方為例,是從每年的冬至起,即冬至以后的“一九”開始,到“六九”結束;或服至次年的立春前結束。
服用方法:
常規(guī)情況下,膏方宜在餐前服用,每日1~2次,每次服用1湯匙,約10~20g。
膏方的服法有沖服、調服、含化,一些膠劑,如阿膠、鹿角膠等的研細末需用適當的湯藥或適量黃酒等隔水燉熱,調和均勻服下。膏方的服用時間可分為空腹服、飯前服、飯后服、睡前服,例如用于補心脾、安心神的膏方,宜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如果餐前服用感覺胃腸不適者,可改在餐后30~90分鐘內服用。
注意事項:
河南省中醫(y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呂沛宛談到,在進服膏方期間,要避免勞累過度、煙酒過度。服用膏方后舌苔厚膩者,應暫停服用;服膏方期間若發(fā)生感冒發(fā)燒或其他急性疾病,應暫時停服膏方;服膏方時應注意忌口,避免進食辛辣、肥膩、生冷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還有一些要注意的:服用滋補性膏方不宜飲茶、咖啡、可樂等;含有人參的膏方忌服蘿卜、萊菔子;含有首烏的膏方忌豬、羊血及鐵劑。陰虛體質者忌食辛熱食品,如狗肉、牛肉、姜、蒜、蔥、甜食等,同時也需忌食海鮮之類發(fā)物,如黃魚、帶魚等。陽虛體質者需忌食寒性食品,如蟹、柿子、黃瓜等,并忌用或避免過用厚味膩滯之品。
如何保存膏方?
1.將膏方放置于通風陰涼處。天氣較暖時,膏方容易變質,最好放在冰箱中冷藏。
2.取用膏方時,要先將器具(如勺子)洗凈、晾干,如器具不干凈,微生物就可能由此帶入,膏體很容易霉敗變質。
3.如果存放時間較久,膏體表面出現小霉點,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有小霉點的部分挑出棄之,其余部分重新加熱煎熬,冷卻后裝入容器妥善保存。
膏方有何不良反應?
1.膏滋劑滋潤厚膩,有些患者在服藥一段時間后,感覺胃中飽滿,沒有食欲,這時可停一段時間,慢慢癥狀就緩解;也可以找大夫開些理氣和胃的藥服用。
2. 如果在服用膏方后出現大便溏薄甚至泄瀉,應先暫時停服膏方,可用一些理氣健脾的藥物,配合清淡易于消化的飲食,等脾胃功能恢復后,再從少量開始恢復服用,根據自身消化能力,逐步加量。
3. 如果服用膏方后出現齒浮口苦、低熱、大便秘結等狀況,可請大夫根據情況開些清熱瀉火、解毒通腑的藥煎煮取汁,放入膏方中一起服用,以糾偏差;或隨時就診,以湯藥調理。
4.如果服用膏方后出現過敏癥狀,如皮膚瘙癢、蕁麻疹、紅斑等,應立即停服膏方。
5.兒童為純陽之體,多數兒科疾病不提倡服用膏方治療,即使需服用膏方,也盡量采用平補清補之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