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紅+王俊聰
先后10余次骨折,11次大型手術(shù),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身體多處骨骼被裝上各式螺釘,肌膚表面密布手術(shù)刀痕……這是命運對19歲“瓷娃娃”劉大銘的“饋贈”。
絢麗年華,劉大銘的體重卻僅有40斤。上蒼讓他成為一個與輪椅為伴、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最后還將他的脊椎摧殘成殘忍的S形……
然而,在絕望盡頭,他成功越洋求醫(yī)自救,獲得重生。在悲喜與生死之間,他將軀干給了病魔,而把靈魂留給了生活,一頭扎進支撐心靈的文字,書寫滿腔熱血,先后11次榮獲國家級文學獎項,兩次受邀至人民大會堂領(lǐng)獎,并當選為2014年“感動中國”候選人。
媽媽教他學會獨立
劉大銘的童年是孤獨蒼白的。從4歲開始,他就被安置在一間光線不足的屋子里??蛷d的藍色布藝沙發(fā),就是他的全部宇宙。他窩在上面,或坐或躺,唯一無法做到的就是起身離開,口渴也不能夠到近在咫尺的飲料杯。無聊的時候,他就盯著天花板的紋理發(fā)呆,盼望著母親趙嬌蓮早點下班回家。
趙嬌蓮今年43歲,居住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在當?shù)胤抗芫止ぷ鳌?994年4月,趙嬌蓮和丈夫劉連昌生下兒子劉大銘。劉大銘半歲時,肩胛骨骨折,被確診為成骨不全癥。這種病又稱脆骨癥,輕微損傷都可能引起骨折,嚴重者表現(xiàn)為自發(fā)性骨折。醫(yī)生說,孩子活不過2歲。
作為一名軍人,丈夫劉連昌很少在家。趙嬌蓮只好獨自帶著兒子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趙嬌蓮的悉心照料下,劉大銘一點點長大,醫(yī)生的話似乎沒有影響到這個生命力旺盛的孩子。
趙嬌蓮也覺得愧對兒子,只要有空就會給劉大銘講故事,教他認字,將生詞抄錄在本子上,讓他練習。半年過去了,劉大銘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而上學問題,使趙嬌蓮夫妻倆起了爭執(zhí)。父親并不打算讓兒子讀書,而趙嬌蓮卻不同意,她執(zhí)意把劉大銘送進了幼兒園。整天在家的劉大銘,對外面的世界早就羨慕不已,如今能上學,自然高興之極。
可好日子不過3天就因一場感冒草草結(jié)束。無比失落的劉大銘又回到原點。劉大銘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
“母親開始變得苛責起來,而我并不知道原因。她不讓我再在舒適的沙發(fā)上躺著,而是讓我在空閑時下樓騎車;她不讓我剩下一口飯,甚至掉在桌子上的一粒米也要我撿起來吃掉;她找來一本又一本晦澀難懂的教科書,讓我一遍一遍做上面的題目;她不再那么輕易抱我上沙發(fā)或床,而每次都讓我也出一部分力;她不再給我讀一個字,而是把書放在我夠不到的地方;她總叫我看動物世界,邊看邊嘮叨:不夠快的動物要被吃掉,不夠強壯的也是,不合群也要被吃掉,弱小的總會被淘汰?!?/p>
母親的話就像緊箍咒,每晚都會準時回響在劉大銘的腦海里,而他小小的自尊心在母親頻繁的苛責中卻越來越強。要強的劉大銘,似乎和母親較上了勁兒,他反復練習母親要求的任務(wù),比如自己喝水,自己站起來,自己睡覺等等。后來,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選擇直面殘缺的身體
2001年,劉大銘終于來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小學。常年孤獨的他,覺得自己只要在有人的地方就會幸福??蓜⒋筱憶]想到的是,身形特殊的他不論走到哪里,都會引起學校騷動。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那些隨處可見的異樣眼光和不明目的的聚集,讓要強的劉大銘很不是滋味。
而事實上,趙嬌蓮卻用幾近殘忍的方式讓劉大銘直面自己的身體:“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必掩藏,不用解釋。你就告訴別人你站不起來,不能摔跤,讓他們知道你需要被保護,但同時你也要告訴你自己,你是最棒的,別人能的你也一定行?!眲⒋筱憣δ赣H的話總是選擇性的接受后半句,忽略前半句。
母親趙嬌蓮的態(tài)度讓劉大銘認為母親不再愛他??梢淮温眯校瑓s又讓他感受到母親濃濃的愛。
那一年劉大銘上初二,14歲,那是第一次不以看病為由的出去旅行,目的地是云南。
第一站就是讓劉大銘又愛又恨的石林。進入景點,四周盡是險峻的山峰,陡峭的階梯,不計其數(shù)的石塊像松樹般矗立。劉大銘抬頭看了看,心里的沮喪像沾上水珠的紙張慢慢暈染開來。偏偏導游又一直描繪著石林之上的瑰麗與雄偉。劉大銘低著頭,努力掩飾著自己的失落。
“走吧,媽媽抱你上去,輪椅放在山下?!壁w嬌蓮的話打斷了劉大銘的思路。
“媽,我不去了,真的太高了。”劉大銘回道。
“傻孩子,幾千公里都過來了,怎么能不上去?不能讓自己有遺憾,走,媽背你?!壁w嬌蓮說著,一下子將劉大銘背起來了。
這個情景深深地留在了劉大銘記憶中:
“她走上第一個石階時,我聽到臺階發(fā)出了響亮的回聲。我趴在她的背上,緊緊抓著她的衣襟,我們倆一階一階地走著,前方的臺階卻愈發(fā)地多,我的雙手漸漸變涼,我擔心她太累,勸她歇歇,她卻告訴我:不累,我們可以讓他們先走,我們一點點地追過去,遲一點但總會走到。我感到母親的背足夠?qū)挻?,可以讓我的身體完全依偎在上面,而她弱小的身軀里,竟蘊含著如此巨大的能量……
“我們終于登上了石林的制高點,放眼望去,曾經(jīng)高大的石柱顯得無比矮小,萬丈的霞光給石林鍍上金色,云彩環(huán)抱著每根石柱,猶如仙境般?!?/p>
回到家,劉大銘把這次旅行寫成了作文,字里行間中都透出母親暖暖的愛意。老師在班里將劉大銘的作文響亮地讀了出來,同學們的掌聲讓劉大銘倍感自豪。劉大銘忽然覺得在文字的領(lǐng)域里他可以比別人都優(yōu)秀。
劉大銘對文字的喜愛,讓他陷入寫作之中。他每一次痛徹心骨的手術(shù),每一次和生死的擦肩,都促使他的文章更加深刻更加豐富。盡管有時身體會不適,他也硬撐著繼續(xù)從文字中尋求精神慰藉。
在劉大銘沉迷于用文字表達自己之時,身體卻亮起了紅燈。兒時埋在腿骨內(nèi)的一段鋼針擊破了劉大銘的骨骼、神經(jīng)、血管,暴露在膝蓋的皮膚上,足有3毫米的長度。手術(shù)自然不可避免。
劉大銘休學了一年時間治病。這一年,劉大銘一邊學習,一邊繼續(xù)創(chuàng)作。盡管生活如黑白色般單調(diào),但他的文章里卻擁有最炫麗的色彩。endprint
守護最后的希望
就在劉大銘為自己能像常人生活感到滿足時,命運卻向他開起了玩笑。因長期保持坐姿,劉大銘的脊椎不堪重負,生生彎曲成S形。日益嚴重的病情使劉大銘很難起身,更別提創(chuàng)作文學了。
2011年末,趙嬌蓮帶著劉大銘一路從天津輾轉(zhuǎn)到北京,最后在眾多醫(yī)生的建議下,找到國內(nèi)最權(quán)威的一位老醫(yī)生。在緊張的期待中,終于等到老醫(yī)生就診。然而老醫(yī)生的話,讓劉大銘一下子墜入了深淵。
“一年之內(nèi),你們不要再想用手術(shù)的方法解決這個難題。往泥沙里釘釘子,怎么可能成功呢?接受現(xiàn)實吧?!眲⒋筱懖凰佬?,他反問道:“我一共做了9次手術(shù),唯獨這次不行嗎?”
老醫(yī)生搖搖頭:“那些手術(shù),不過是腿、胳膊等簡易的骨骼,而脊椎卻是人存活之軸心,脊椎上成千上萬條神經(jīng)盤根錯節(jié),觸動一根,便能讓你永遠失去生命!小伙子,如果能做我絕不會見死不救的。接受現(xiàn)實,早點回家吧!”劉大銘看著母親的眼淚順著臉頰緩緩流下。
隔天,趙嬌蓮便帶著劉大銘踏上了回家的路?;厝ズ?,趙嬌蓮像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一樣,為兒子制定作息時間表,督促他鍛煉。而此時,劉大銘的心里卻翻江倒海般,他不相信自己的命運僅靠老醫(yī)生的兩句話就被斷定了,國內(nèi)的技術(shù)不行,難道國外就沒有人能治愈這種病嗎?
2012年,劉大銘把病例翻譯成英文,寄往各個國家。大半年過去了,有不少海外醫(yī)院給劉大銘回信,可是卻沒人愿意冒險。心涼的他在朋友的提醒下,又把自己的簡歷譯成英文發(fā)了過去。他要讓那些醫(yī)生知道,他是多么優(yōu)秀,不甘心就此離開。劉大銘的自救行為,趙嬌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此時的她只能和兒子一起期待奇跡出現(xiàn)。
2012年8月,劉大銘終于收到一封來自意大利萊尼亞諾的郵件,一位名叫Polao的博士答應(yīng)幫他手術(shù)。劉大銘一遍遍閱讀著郵件,欣喜若狂。他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趙嬌蓮得知消息后卻緊張得夜不能寐,她怕帶兒子去一個連語言都不通的地方,更怕不能將兒子完好地帶回來。劉大銘在文字中是這樣記錄的:
“臨行的幾天,母親心生退意。而我卻與此相反,我不能目視我的生命,在病情中草草收場。
次日晚上,我對母親說:‘你必須帶我去看病,即使有風險,我們也要去承擔,我無法再忍受這樣疼痛的生活,你或許無法想象,我每時每刻在忍受多大的痛苦。我盡力試著說服母親。
在困惑與難過中度過了一周,我們終于拿到了簽證,我激動地準備將這個消息公布于眾。當我打開電腦時,我不經(jīng)意在母親留言板上看到這樣一行字:我想麻煩大家,誰有意大利的朋友請告訴我,我需要幫助。謝謝!我凝視這右下角的日期,是在拿到簽證前的一個月。霎時間,我的全身像被電流擊中,我強忍著眼淚,沒讓它留下來。”
2012年9月7日,劉大銘和母親到達了位于萊尼亞諾的那家醫(yī)院,主刀醫(yī)生叫Marco,是歐盟最頂尖的創(chuàng)傷骨科醫(yī)生之一。手術(shù)進行了11個小時, 醫(yī)生成功地為劉大銘實施了脊椎結(jié)構(gòu)重建手術(shù)。
在經(jīng)歷這次大手術(shù)之后,虛弱的劉大銘,口味變得異常挑剔,他不愿意吃澆著沙拉的生菜和淋著黃油的比薩,一心只想吃中國菜。
“我說:‘我想吃中國菜,什么都行。母親盯著我看了很久:‘你知道嗎,我快兩天沒睡覺了。我愣了一下,沉默不語?!疄榱四惝敵跽f的夢想,媽媽選擇支持你。你自己答應(yīng),什么困難都能克服,什么痛苦都能忍受,可是現(xiàn)在,你卻連飯都吃不下去。你做了11個小時的手術(shù),這對一個健康的人來說都是致命的創(chuàng)傷。你還插著引流管,身體里的淤血一桶一桶往外流,你看不到,但我可以告訴你!另外,這不是中國,你必須適應(yīng),生活絕不會迎合你!
“我噙著淚,我知道母親是對的。我艱難地吞咽著……”
以上兩段文字,是劉大銘后來在《命運之上》一書里,對自己異地求醫(yī)時的真實記錄。
2012年11月20日,歷時2個半月的意大利求醫(yī)之旅終于結(jié)束。這時,劉大銘已經(jīng)可以坐起來了。來年他將練習行走,像普通人一樣用雙腳感受大地的氣息,母親一如既往地鼓勵他,引導他像正常人那樣生活。
有痛苦,也有收獲
2013年是劉大銘最繁忙的一年。這年11月,劉大銘的長篇勵志自傳《命運之上》出版發(fā)行。同年,他的作品《幸福躲在痛覺身后》在《青年文學》上刊登。隨著媒體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人被劉大銘的事跡所感動,他成功入選“中國網(wǎng)事·感動2013”十大人物、感動甘肅·2013十大隴人驕子,并成為2014年年度“感動中國”候選人。
劉大銘坎坷的經(jīng)歷不光帶給他痛苦,也讓他有所收獲。因為疾病,劉大銘總是比同齡的孩子沉穩(wěn)很多。而那些讓他痛徹心扉的經(jīng)歷體現(xiàn)在文字中,往往更能打動讀者。
總會有些人問劉大銘:“你小小的年紀,怎么會有那么多深邃的想法?”
通常劉大銘都會掀開衣服,指著身上一道道曾經(jīng)被剖開肉皮的疤痕說,“我倒寧愿自己如同齡人一樣簡單。可是苦難總會一遍遍逼迫我成長,我的深刻都在痛苦與掙扎中積攢。如果可以,我寧愿用這些光環(huán)換取一個健康的身體。只是現(xiàn)實已然這樣,再多假設(shè)也都無可奈何?!?/p>
2014年3月,劉大銘的《命運之上》在西北書城簽售。
2014年8月,高考完的劉大銘以六分之差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面對自己的身體現(xiàn)狀,他放棄了繼續(xù)復讀的想法,而是選擇出國留學。9月,他進入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讀一年預科。一年后,他將去往英國留學,開啟自己全新的生命旅程。(未經(jīng)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轉(zhuǎn)載、網(wǎng)摘)
照片5張:1.劉大銘《命運之上》新書發(fā)布;2.劉大銘和母親在米蘭;3.劉大銘和同學們在一起;4.劉大銘在米蘭剛剛手術(shù)完;5.母親為劉大銘做的簡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