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一鱗半爪話從前

        2015-01-17 12:00:50姚前
        書屋 2015年8期
        關(guān)鍵詞:胡適文學

        姚前

        實事求是,秉筆直書,這是國人對史家著述最根本的要求?!稘h書·司馬遷傳》稱“遷有良史之材”,評價《史記》“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然而,“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恰如其分地評論一個人,敘述一件事,并不容易。因此中國古代史官引以為榮的“史權(quán)”,歷來強調(diào)的是史家身份的獨立性而不是評議者可以恣意放言。

        不僅如此,章學誠還于劉知幾所倡才、學、識外,捻出“辨心術(shù)”,進一步強調(diào)著史者必須注重“心術(shù)”,從而提出了“史德”的概念:“能具史識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謂著書者之心術(shù)也?!w欲為良史者,當慎辨于天人之際,盡其天而不益以人也。盡其天而不益以人,雖未能至,茍允知之,亦足以稱著書者之心術(shù)矣。而文史之儒,競言才學識而不知辨心術(shù),以議史德,烏乎可哉!”

        梁啟超綜合劉、章兩家之言,重新排定史德、史才、史學、史識的次序,從此這四個概念成為中國史學批評中考察史家素養(yǎng)的基本范疇。

        作為一人之史的年譜撰寫,亦概莫能外。章學誠在《〈韓柳二先生年譜〉書后》就寫道:“年譜之體,仿于宋人,考次前人撰著,因而譜其生平時事與其人之出處進退,而知其所以為言,是亦論世知人之學也?!?/p>

        以上述為史筆之標準,《胡先骕先生年譜長編》(以下簡稱《年譜長編》)庶幾近之。

        《年譜長編》中收錄的胡先骕與吳宗慈的往來信函,涉及到《陳三立傳》撰寫過程中一些有趣的細節(jié),其本身表明胡、吳對同一歷史人物評價各有側(cè)重。

        1943年2月22日,胡先骕致函吳宗慈,評吳氏所撰《陳三立傳》,直言尚覺該傳“未能盡述散翁德業(yè)”:“(陳三立)先生以文章名海內(nèi)……南皮一代名臣而傾倒先生至此,此傳略中不宜漏略者?!鹞脑破洹孰[淪為遺民以終老,只自盡其為人為臣之本分’,又違先生之志矣。晚年居牯嶺、居北平,其婿俞大維任兵工署長,先生藉悉蔣公備兵御日之雄略,乃極佩蔣公……尊文似未能盡描繪之能事焉?!瓗熢忏?,彥通名方恪,幼子名登恪,皆能文,而寅恪淹貫東西古今學術(shù),為吾國今代通儒第一人,雖王靜安、章太炎不能比擬,故英人禮聘主講其牛津國學,蓋不僅‘能謹飭廉隅以世其家聲’而已……吾人亦宜與以恰當之評價也?!?/p>

        時隔三天,吳宗慈即回書商榷如下:“南皮之仰慕,陶齋、安圃之尊崇自可補述。……其作遺民以終老,尊意謂違老人之意,弟見略有不同。昔修《廬山志》,本推老人主其事,老人謂弟曰:‘民國以來,凡所為文,未用民國正朔。今修山志,將焉用之?有關(guān)民國事,聽兒輩為之足矣!’觀此言,其志趣不既昭然乎?至對蔣氏與大維之稱述者……蓋飫聞之矣!此與本身志趣另一事也。清庚子后,老人未嘗無用世之志,然不得其位與其時,亦終于韜晦不出。在今日似難用理想而演繹其事實也。弟以為老人愛國出于衷誠,亦何間于其為‘遺民’乎?……老人諸子中,惟師曾已故,故得略述其身世。至寅恪昆玉等尚存,惟寅恪學誠極高明,礙于文例,不便詞贅?!?/p>

        陳家后人驚才艷絕,不是沒有能力撰寫先人傳記,只因“請褒絕非老人意”,為人子者又難以措辭,才托吳宗慈執(zhí)筆《陳三立傳》。吳是著名歷史學、方志學家,受過嚴格的史學訓練,他與胡先骕的商榷,不僅涉及如何評價一位令人敬重的人物,尤其關(guān)乎評價分寸的得當與否。相比而言,胡先骕要感性得多、主觀得多。同年3月2日,胡復吳函,堅持認為陳三立晚年擁戴蔣介石:“老人對于民初南北政局之紊亂窳敗,故嘗疾首,即對于國民政府要人亦多不滿……然對蔣公則極欽佩,以為抗戰(zhàn)建國惟蔣公是賴,其不出任政與一般之所謂遺民者有異,且亦非甘于效忠于清室者。故弟意最好不用‘遺民’字樣,不知遵意如何?至于述及諸子,弟意似可云‘皆能敦篤儒行世其家聲,而寅恪學尤淹貫,號稱大儒’,否則讀老人傳者將謂寅恪亦不過謹飭廉隅之世家子弟,則與事實違背特甚。甚且使人議公或?qū)σ∮兴粷M,故抑之也?!?/p>

        吳宗慈3月6日的復函依然謹守史家法度:“散原老人為吾省近代品德崇高第一人,討論不厭求詳,爰就尊意再一述之。……老人論事論人,初無成見……則以請褒之案,不便如此措辭,恐人議此為邀榮之筆,不即重誣老人乎?‘遺民’二字尊意擬不用,容于撰正傳時評的。黎洲、炎武、船山諸賢,皆‘遺民’也。雖古今情事不同,此名詞似亦不違其志者。文末語述及諸子,尊意擬改為‘敦篤儒行,世其家聲,而寅恪學尤淹貫,號稱大儒’,自較原文為佳。惟弟意‘號稱大儒’不如用‘為世所稱’字樣。因生存之人,殊不便作主觀之鑒語,此文例屬有然,與寅恪本有價值無關(guān)也。”

        顯然,這二人都是相當自信且能堅持的人物。上述材料不僅可讓后人檢閱胡、吳二人當年評價陳三立姿態(tài)的異同,亦可見得他們本人立場之所在。

        對沈曾植,胡先骕就終生執(zhí)弟子禮,且時時褒揚之。1933年,在《評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中,他抱怨該書沒有論及沈曾植:“尤為余所不解者,此書於最稱一代大師,前與戊戌、后與復辟兩役,博洽淹貫,殆與章炳麟、康有為相若或且過之,詩、文、詞、書法無一不造極詣之沈曾植,乃無一字語及。號稱為文學史,何以知李詳、孫德謙、孫雄甚詳,而竟不齒及沈曾植也?”

        1960年,胡先骕編輯《海日樓詩集》六卷并撰跋語,盛贊如故:“先師沈乙庵先生曾植,為清同、光朝第一大師,章太炎、康長素、孫仲容、劉左庵、王靜庵諸先生未之或先也。”且對沈之身后寂寞大鳴不平:“我國大哲如吾師,時人多不能舉其姓名,第以書法尚為人所保重。浮世遭遇之不同有如此者,悲夫!”

        胡先骕敢于不識時務,基于他的強烈自信和倔強個性。據(jù)說他就任中正大學校長第一天便對學生說:“我是國際國內(nèi)都有名的科學家,我的名字早已在歷史上注定了!諸生今天能夠聽到我的演講,這是你們莫大的榮幸?!碑斢袑W生問校長對抗日的看法時,他說:“日本人沒什么了不起。日本現(xiàn)在的天皇是我在哈佛留學的同班同學,他的成績遠不如我,我從來沒正眼看過他。只要我們中國人能團結(jié)一心,就一定能夠打敗日本人!”

        更讓人側(cè)目的是,這位具有國際聲譽的植物學家,竟然以新文化運動批評者的身份躋身文學史。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論述胡先骕的筆墨竟超過了魯迅,這當然不是因為胡先骕喜歡寫古體詩,如果按黃侃、朱自清、吳宓、曹聚仁等人的眼光,他的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遠達不到進文學史的水平。錢著文學史審視的是當世名流,喜談珍聞軼事,胡適爆得大名的故事需要好配角。胡先骕亦曾留學美國,不但處處跟胡適立論針鋒相對,還自恃科學家,話說得氣勢更盛,那些都是抖包袱的好材料:

        ……(胡適)所以自號于天下者有三:曰八不主義也,曰歷史的文學進化論也,曰文學的實驗精神也。……獨安徽梅光迪、江西胡先骕,故偕適留學美國,稱歡交,然論文學則齗齗不相下。適倡革命,而光迪、先骕主存古……先骕尤褒彈不遺余力。胡適以仿古之文言文為死文學,而新倡之白話文為活文學,文學有死活,無雅俗。胡先骕曰:“不然,文學之死活,以其自身之價值而定,而不以其所用之文字之今古為死活?!薄m以為:“五言七言之詩,句法整齊,不合語言之自然,而有截長補短之病,故詩體之大解放,在打破一切枷鎖自由之枷鎖鐐銬。五言七言之整齊句法,亦枷鎖詩體自由之一種枷鎖鐐銬也?!焙润X曰:“不然,中國之有五七言,猶西國之有Meter也?!薄m以為:“歐洲中古時,各國皆有俚語,而以拉丁文為文言……其后意大利有但丁諸文豪,始以其國俚語著作……”胡先骕曰:“不然……歐文諧音,中文辨形……”“時代精神”者,胡適所騖也。先骕曰:“勿騖于‘時代精神’。須知文學之最不可恃者,厥為時代精神,以于時過境遷,不含‘不朽’之要素也?!薄拔膶W創(chuàng)造”者,胡適所夸言也,先骕曰:“勿夸言‘創(chuàng)造’,而忘不可免之模仿。須知茹古者深,含英咀華,‘創(chuàng)造’即在模仿之中也?!?/p>

        胡先骕真應該感謝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對他指名道姓的批評。如果不是深受刺激,有心結(jié)交胡適的胡先骕未必會鉚足了勁反擊,現(xiàn)代文學史也會少了可供津津樂道的佐料。

        胡先骕批評胡適的話,更解氣的錢基博并沒有摘錄,比如在1921年的《評〈嘗試集〉》中,他痛斥胡適:“于作中國詩之造就,本未升堂,不知名家精粹之所在,但見斗方名士哺精啜醨之可厭,不能運用聲調(diào)格律以澤其思想,但感聲調(diào)格律之拘束,復摭拾一般歐美所謂新詩人之唾余,剽竊白香山、陸劍南、辛稼軒、劉改之之外貌,以白話新詩號召于眾。自以為得未有之秘,甚而武斷文言為死文字,白話為活文字,而自命為活文學家。實則對于中外詩人之精髓從未有深刻之研究,徒為膚淺之改革談而已?!?/p>

        胡先骕的解剖刀相當鋒利。他說《嘗試集》共一百七十二頁,除去自序、他序、目錄占去四十四頁,舊式詩詞占去五十頁,所余之七十八頁,似詩非詩、似詞非詞之新體詩四十四首?!爸梁孕蛑兴姓J為真正之白話新詩者,僅有十四篇。而其中《老洛伯》、《關(guān)不住了》、《希望》三詩尚為翻譯之作”。就是這些詩,胡先骕還認為不過是“枯燥無味之教訓主義”。其中最好的《新婚雜詩》、《十二月一日奔喪到家》、《送叔永回四川》亦“無真摯之語”、“尚微嫌不深切”。他嘲笑道:“胡君竟以此等著作,以推倒李、杜、蘇、黃,以打倒黃鶴樓、踢翻鸚鵡洲乎!”

        自然科學家求精確的風格,使得這種數(shù)頁數(shù)的批評方法簡單而高效,鄭振鐸曾評價胡先骕對《嘗試集》的攻擊“極厲害”,而胡先骕對《新青年》、《新潮》兩刊物無一人作文回應也是自鳴得意的。胡適雖沒有直接回應胡先骕的具體觀點,卻在《〈嘗試集〉四版自序》中以“我恭恭敬敬的引東南大學教授胡先骕先生‘評’《嘗試集》的話來作結(jié)”,“胡先骕教授居然很大度的請陀司妥夫士忌和泰爾忌來陪我同死同朽,這更是過譽了,我更不敢當了”,其在意程度可想而知。

        更有趣的是,1933年,在《評柳詒徵編著〈中國文化史〉》中,胡適竟使出了似曾相識的招法:“在全書里,第一時期占去四百二十八頁,過全書十分之四的篇幅;第二時期只占三百六十頁,第三期只占二百六十頁了。這樣詳于古代而太略于近世,與史料的詳略恰成反比例,實在使我們不能不感覺作者對于古代傳說的興趣太深,而對于后世較詳而又較可信的文化史料則興趣太淡薄。……‘周之禮制’一章,凡占八十六頁,共占全書十二分之一的篇幅。然唐朝一代的文學史,則僅有寥寥十一行,尚不滿一頁!……作者既盛夸‘論文與詩,莫勝于唐’,何以那三百年的文學史,在那一千頁的文化史上只能占一千五百分之一的地位呢?”

        在數(shù)頁數(shù)的時候,胡適會想起胡先骕對他《嘗試集》的痛擊嗎?也許,能擊中要害的對手反而是最好的老師。

        吳宓在提及《學衡》雜志發(fā)起原因時,竟然說“半因胡先骕此冊《評〈嘗試集〉》撰成后,歷投南北各日報及各文學雜志,無一愿為刊登,或無一敢為刊登者”。該文一出,胡先骕作為白話文——尤其是白話詩歌的批評者,深深地烙進了讀者的心中。只是,胡先骕對胡適在文化大方向上的判斷真的就沒有一點兒共鳴和同情,完全對立嗎?且用他自己的話來看看他的內(nèi)心:“某不佞,亦曾留學外國,浸饋于英國文學。略知世界文學之源流,素懷改良文學之志,且與胡適之君之意見多所符合。獨不敢為魯莽滅裂之舉而以白話推倒文言耳?!?/p>

        所以,夏志清認為梅光迪、胡先骕和吳宓等合辦《學衡》,只是為了抗衡白話文運動中他們認為壞的一面??紤]到“學衡派”高舉的是“新人文主義”大旗,如果去掉意氣用事的成分,撕掉“保守派”的標簽,該派未嘗不可被視作是對新文化運動“非黑即白”的有益補充。

        不打不相識、名聲日隆的胡適在《四十自述》中反省自己:“他們的堅決反對,也許是我當時的少年意氣太盛,叫朋友們難堪,反引起他們的反感來了,就使他們走上了反對的路上去。”而胡先骕則在1927年對《學衡》失去了興趣,據(jù)《吳宓日記》:“1927年11月14日:始吾望胡之來……志同道合,必可于事業(yè)有裨。乃結(jié)果大失所望。蓋胡先骕不惟謂:(一)專心生物學,不能多作文。(二)胡適對我頗好,等等。且謂(三)《學衡》缺點太多,且成為抱殘守缺……以《學衡》之名義為奇恥大辱,避之唯恐不惶?!?/p>

        有時覺得,當年的《學衡》諸子對新文化運動的批評,更多的只是一種智力上的挑戰(zhàn),因為學理上的非難已無礙現(xiàn)實中的勝負。且不說用西洋理論來做傳統(tǒng)文化的護身符,本身就是一種變革;問題還在于,他們對新文化運動的各種非難,動作慢了幾拍,客觀上反倒成了針對前者的拾遺補闕。1920年北洋政府已經(jīng)下令讓白話文成為小學課本書面語言,1921年11月《學衡》雜志方始創(chuàng)刊,文言文縱有萬般好處,亦已“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矣。

        這使人想起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普朗克在《科學自傳》中報道的,他在物理學發(fā)展中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這一經(jīng)歷也使我知道了一件事實——在我看來還是一件不平凡的事實:一項新的科學真理取得勝利,并不是通過說服它的對手從而使他們認識到這一真理,而是由于它的對手最后都死了,而熟悉這一真理的一代新人成長起來了?!?/p>

        白話文取代文言文,難道不是一個類似的過程嗎?因為它贏得了年輕人和思想開放者的心。

        1948年,當胡適(人文組)和胡先骕(生物組)同時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時,胡適在他們兩人照片上題詞:“皆兄弟也?!?954年,大陸掀起“胡適思想批判”運動,胡先骕卻保持沉默。

        陳平原認為胡先骕的毛病是“食洋不化”,眼高于頂?shù)腻X鐘書卻稱許胡先骕“挽弓力大,琢玉功深”。以胡先骕見聞之廣博,個性之鮮明,其人之言論再怎么“不化”,也會有戛戛獨造、異乎流俗的閃光點。比如在1923年《評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中,對章太炎、梁啟超的評價,就比胡適說得透徹:

        蓋章氏之學,純?yōu)檎戮溆栐b之學,于文學造詣殊淺。邇來在江蘇教育會講學,竟謂元稹之詩在杜甫之上,可見其文學判斷能力高下矣??偠撝?,章氏在近五十年中,固為一大學者,惟非文學家,故其作品不佳。而論文之說,尤不足信。胡(適之)君以為章氏之“古文學是五十年來的第一作家”,殆形質(zhì)不分,稱其學遂稱其文耳。

        至梁啟超之文,則純?yōu)閳笳挛恼?,幾不可語夫文學。其“筆鋒常帶情感”,雖為其文有魔力之原因,亦正其文根本之癥結(jié)。如安諾德之論英國批評家之文,“目的在感動血與感官,而不在感動精神與智慧”。故喜為浮夸空疏豪宕激越之語,以眩人之耳目,以取悅于一般不學無術(shù)之“費列斯頓”,其一時之風行以此,其在文學上無永久之價值亦以此。其文學之天才,近于陽剛一流,故不喜法度與剪裁,無怪乎自幼不喜桐城文。至以“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縱筆所至不檢束”為解放,則真管異之所謂“武其冠,儒其服,非全人也”。故梁氏在文學上之地位,不過為報章文字之先導,其能穿諸久遠者,尚在其研究學術(shù)之著作,而不在其文也。

        這使人想起了許壽裳對魯迅的回憶。1908在東京從章太炎問學時,一次,太炎問魯迅文學的定義,魯迅回答:“文學與學說不同,學說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碧渍f這樣的定義雖然比前人有進步,但仍不恰當;他說郭璞的《江賦》,木花的《海賦》,何嘗能動人哀樂呢。魯迅默然不語。出門后,魯迅對許壽裳說:“先生詮釋文學,范圍過于寬泛,把有句讀的和無句讀的悉數(shù)歸入文學。其實文字與文學固當有分別的,《江賦》、《海賦》之類,辭雖奧博,而其文學價值就很難說?!?/p>

        事實上,胡先骕的經(jīng)濟思想亦有可圈可點之處。據(jù)學生回憶,抗戰(zhàn)勝利后,胡先骕在南昌曾做過一系列有關(guān)社會、政治、經(jīng)濟改革的專題講演,轟動各界?!坝幸淮闻u胡適之的經(jīng)濟思想至少比他落伍五十年時,握緊右手,豎起大拇指接連向腦后甩指,此情此景,記憶猶新”。

        胡先骕這方面的自負未必沒有道理。號稱胡適“最好的學生”的唐德剛曾這樣批評過胡適的知識結(jié)構(gòu):“胡(適)先生之所以在政治學說上不能自成一家者,實在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胡先生告訴我,他在康奈爾讀大學本科時,對經(jīng)濟學就沒有興趣,未嘗選修有關(guān)經(jīng)濟的科目,因而他一輩子對各種經(jīng)濟學說也很少涉獵。這便是他老人家晚年談政治問題的致命傷?!粋€學者如對新興的經(jīng)濟學基本的概念也不清楚,那他對現(xiàn)代的政治問題本來也就無置喙余地!”

        時值1936年,植物學家胡先骕竟能將貨幣政策與財政改革的重要性拔到如此之高的程度,令人驚訝:“……中央之工作,必積極努力于實際生產(chǎn)政策與財政之改革。自法幣制度成立,中國經(jīng)濟之危機銳減,新輔幣出則各省紊亂之幣制可以逐步廢除。近日報紙所傳之八大銀行設立,若果實現(xiàn),則通貨之流通將日益暢旺,而資金不至停滯,工商業(yè)得以鞏固矣。此皆劃時代之建樹,其重要不下于清末之變法與辛亥之革命?!?/p>

        而他對抗戰(zhàn)前后國際局勢的了然于心以及對中國工業(yè)化前景的堅定信念,也讓人嘖嘖贊嘆——

        1942年:“我們試一想戰(zhàn)后的結(jié)果,真可以覺得是無限的歡欣。第一,日寇已逐回三島了。不但自‘九·一八’以來被日寇所占領的土地要完全回復,臺灣也要交還中國,朝鮮是要獨立的,越南也有獨立的可能,日本的海軍是消滅了,一切不平等條約都要取消了,我們中國要與英、美、蘇、俄及其他國家共同負起重建世界和平的責任。英、美兩國必能以其資本與技術(shù)開發(fā)中國的富源,建立中國的重工業(yè),以后中國便自日本取得東亞盟主的地位,而成為奠定世界和平的柱石……”

        1947年:“只要第三次大戰(zhàn)不作(可能之成分甚少),二十年之后,中國必為一龐大之工業(yè)國,殆無疑義。即目前之經(jīng)濟難關(guān),亦可以國外之經(jīng)濟援助而得解決。經(jīng)濟有辦法,內(nèi)亂自可消弭,政治必能漸上軌道也?!袊诰脕y之后,又將創(chuàng)造一期光明燦爛之文明……”

        胡先骕對中國社會基層的關(guān)注,直讓人想起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其對郡縣制度的重視,更讓人想起半個世紀后張五常的“縣際競爭”理論——

        1942年:“建設中國的基本要素——地方政治。……我國自戊戌政變到民國卅年,都是努力中樞建設,對于地方建設事業(yè)做得很少?!厥蓟蕪U封建設郡縣,雖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封建制度的優(yōu)點也隨之消滅。中央集權(quán)的結(jié)果,地方政治權(quán)利遂很有限,一方面因為中央的官吏多不明了地方的情形,形成中樞與地方隔離的局面;另一方面因為幾百年而有一次內(nèi)亂,人民流離失散,文物制度摧毀殆盡,地方政治遂益發(fā)不可收拾?!?/p>

        1947年:“中國自秦廢封建設郡縣以來,縣即為最重要之地方政治單位。……今日縣政實為為政之根本,縣政不良則國基不固,人民受害。”

        文章抄到這里,突然覺得胡先骕怎么可能是保守人物呢?他簡直就是太西化,太信賴英、美國家的一介書生!文化取向上的戀古情結(jié)與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的西化夢想,如此奇妙地融合在一個人身上,很奇怪嗎?也許,對那一代讀書人的理解,黃仁宇的話有助參考:“中國過去一百五十年內(nèi)經(jīng)過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guān)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而為一個現(xiàn)代國家,影響到十億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許我們用尋常尺度衡量?!?/p>

        而古龍借李尋歡之口說出的一句話,用在胡先骕身上嚼嚼更有味道:“每個人一生中難免要做幾件愚蠢之事的,若是人人都只做聰明事,人生豈非就變得無趣多了?”

        噫!

        猜你喜歡
        胡適文學
        《胡適》
        天涯(2023年5期)2023-12-06 07:38:00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文學陜軍”溯源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18
        《胡適論紅樓夢》
        紅樓夢學刊(2021年2期)2021-07-28 06:47:22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對“文學自覺”討論的反思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胡適清紅先負王琳娜
        棋藝(2016年4期)2016-09-20 05:13:49
        瞻仰胡適故居 見其未知一面
        華人時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37
        尊經(jīng)或貶經(jīng)?——胡適等人對“六經(jīng)皆史”的不同解讀
        有感于胡適的讀書“四到”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亚洲午夜成人片| 精品少妇人妻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久久福利| 国产91成人精品高潮综合久久 |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亚洲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少妇丰满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天堂av网手机线上天堂| 国产成a人亚洲精品无码樱花|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中文乱码字幕人妻熟女人妻|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91国语对白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av久播在线一区二区| 忘忧草社区www日本高清| 亚洲 都市 校园 激情 另类| 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 久久精品日本不卡91| 三级全黄裸体|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老女人| 美国又粗又长久久性黄大片| 国产一级内射一片视频免费|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桃| 精品中文字幕精品中文字幕| 色播视频在线观看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