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敏 肖 波 韓 莉 趙桂琴 河北省保定市第五醫(yī)院 071000
護理干預對鼻竇負壓置換治療兒童鼻竇炎的療效影響
賈立敏 肖 波 韓 莉 趙桂琴 河北省保定市第五醫(yī)院 071000
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兒童鼻竇置換治療鼻竇炎的療效影響。方法:選取兒童慢性鼻竇炎患兒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0例,對照組應(yīng)用0.5%呋麻液點鼻1~2滴次,3次d,連用7d,同時給予鼻竇負壓置換,每周治療3次,連續(xù)治療2周。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在鼻竇負壓置換治療前、中、后進行護理干預。2周后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結(jié)果:治療組患兒的配合滿意成功率和治療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護理干預在兒童治療中尤其重要。在鼻竇負壓置換治療前、中、后需要做細致耐心的解釋工作,以和藹的態(tài)度、熟練的操作技術(shù),消除患兒心理顧慮和恐懼心理,取得患兒的主動配合,可提高治療成功率和治療效果。
鼻竇負壓置換 護理干預 兒童鼻竇炎
近年來,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污染,兒童慢性鼻竇炎的發(fā)生率不斷增加,已成為耳鼻喉科的常見疾病,據(jù)統(tǒng)計,我國小兒鼻竇炎的發(fā)病率占4.7%~8.1%[1]。由于兒童的鼻腔、鼻竇未完全發(fā)育,手術(shù)風險大,術(shù)后換藥不合作,而致手術(shù)治療效果不佳。故選用非手術(shù)的方法治療兒童鼻竇炎是首選方案,臨床上多用鼻竇負壓置換治療兒童鼻竇炎,但由于患兒年齡小、內(nèi)心恐懼、治療不合作,治療效果也不滿意。我科在鼻竇負壓置換治療前、中、后均進行護理干預,取得滿意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應(yīng)用鼻竇負壓置換療法治療兒童鼻竇炎患兒60例,均參照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分會關(guān)于慢性鼻竇炎的診斷標準[2],并經(jīng)CT檢查確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13歲,平均年齡7.8歲。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14歲,平均年齡7.4歲。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情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應(yīng)用0.5%呋麻液點鼻1~2滴次,3次d,連用7d。同時給予鼻竇負壓置換,每周治療3次,連續(xù)治療2周。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在鼻竇負壓置換治療前、中、后進行護理干預。2周后對治療效果和配合滿意程度進行評價。
1.3 護理干預 護理干預包含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首先干預前評估患者生理、心理狀況、學習情況、健康理念、社會及家庭環(huán)境等情況,確定患兒需求,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與患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并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了解其治療效果、副反應(yīng)等;再針對患兒出現(xiàn)的負性情緒(恐懼易哭、怕痛焦慮、沮喪等)及時與其交談溝通,說明負性情緒對疾病治療的影響,教會患兒疏導負性情緒的方法?;純涸诘却委熎陂g,針對其健康狀況、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心理狀態(tài)、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采用繪圖、模擬操作、教育動畫影像ppt等方式進行疾病預防治療教育,使患兒及家長充分認識鼻竇炎治療的必要性和鼻竇負壓置換的優(yōu)缺點,使之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同時詳細指導在家正確使用藥物方法和治療用藥時間,做好用藥知識的健康宣教和指導。尤其在藥物劑量疊加階段,避免發(fā)生藥物性鼻炎及其他藥物不良反應(yīng)。
1.4 療效評價標準[3]痊愈:鼻阻、流膿涕消失,無頭昏沉感、頭痛,中下鼻甲無腫脹,鼻竇CT正常。顯效:鼻阻、流膿涕顯著減少,無頭昏沉感、頭痛,中下鼻甲稍腫脹,鼻竇CT顯示局部局限性模糊。有效:間歇性鼻阻、流膿涕、頭昏沉感、頭痛,鼻竇CT示鼻竇密度較前明顯減低。無效:鼻阻、流膿涕、頭昏沉感、頭痛無明顯好轉(zhuǎn),中下鼻甲腫脹,鼻竇CT示竇腔模糊,局部密度高。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配合滿意成功=配合+比較配合。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治療配合程度比較 治療組患兒配合滿意成功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兒治療配合程度比較〔n(%)〕
兒童慢性鼻竇炎在耳鼻喉科中是一種常見病癥,多由于周圍組織炎癥遷延、竇口引流阻塞、全身抵抗力減弱等因素造成。多表現(xiàn)為鼻塞、流膿涕、頭面部痛、嗅覺減退或消失、呼吸困難等[4],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生長發(fā)育、生活學習,故應(yīng)積極治療。由于患兒年齡小,身體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治療原則應(yīng)以非手術(shù)方法為主,現(xiàn)在醫(yī)學上一致認為,大部分兒童慢性鼻竇炎采用保守藥物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5]。鼻竇負壓置換是治療兒童鼻竇炎的主要方法之一,鼻竇置換療法系利用吸引器的抽吸力使鼻腔產(chǎn)生間斷性的負壓,在負壓產(chǎn)生時鼻竇內(nèi)的分泌物被引流至鼻腔吸除,停止吸引時,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滴入鼻腔的藥液(抗生素和激素)可經(jīng)竇口進入竇內(nèi),從而促進炎癥消散,解除竇腔堵塞,緩解鼻黏膜水腫充血,使局部組織缺氧得到改善,恢復鼻腔和鼻竇的功能。具有操作簡便、療效肯定、副作用少的優(yōu)點,治療后,患兒流膿涕、鼻阻、頭痛的癥狀多迅速減輕或消失。此療法雖然簡單易行,但患兒的配合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guān)鍵。
患兒因長期反復發(fā)病而出現(xiàn)明顯焦慮、學習成績下降、缺乏治療信心,加之年齡小、無醫(yī)學常識、對治療存在恐懼和緊張心理,不能或不完全能配合治療。護士在治療前應(yīng)熱情、主動對患兒及其家長講明鼻竇負壓置換治療的目的、操作方法和配合的注意事項。在治療時可允許患兒家長陪同,用一些合理的措施使患兒身心放松,改善不良情緒,減輕患兒的心理應(yīng)激反應(yīng),提高配合滿意度,順利完成治療。治療后給予家庭健康教育,囑其加強體育鍛煉、合理飲食、加強營養(yǎng)、增強抵抗力。指導患兒正確擤鼻清除鼻腔分泌物。正確使用滴鼻藥物和配合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本組實驗表明,在鼻竇負壓置換時貫穿整個治療前、治療中和治療后的護理干預模式,可以解除患兒的思想顧慮,消除恐懼感,取得患兒的默契配合,能夠明顯提高治療的配合滿意成功率,提高患兒鼻竇炎的治療效果,提高成功率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值得推廣應(yīng)用。
[1] 李冰慧.鼻腔負壓置換治療小兒慢性鼻竇炎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臨床醫(yī)學學刊,2011,6(3):79.
[2] 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委會.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型及內(nèi)窺鏡鼻竇手術(shù)療效評定標準〔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9,33(3):134-136.
[3] 周國藩,楊柳萍,施進.阿奇霉素聯(lián)合吉諾通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的療效觀察〔J〕.大理學院學報,2010,9(12):47.
[4] 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58-161.
[5] 許庚,李源.兒童慢性鼻竇炎手術(shù)治療的思考與臨床診療指引〔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38(4):241-242.
(編輯楊陽)
R473.76
:B
1001-7585(2015)12-1655-02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