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河南省安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婦產科二區(qū) 455000
宮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在輸卵管性不孕中的療效觀察
劉 紅 河南省安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婦產科二區(qū) 455000
目的:探討宮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用于輸卵管性不孕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4例輸卵管性不孕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對照組采用宮腔鏡插管通液術,觀察組采用宮腹腔鏡聯(lián)合術,比較兩組患者輸卵管再通率、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術后妊娠率。結果:觀察組患者輸卵管再通率(89.36%)高于對照組(72.34%),組間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組間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妊娠率(48.94%)高于對照組(25.53%),組間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宮腹腔鏡聯(lián)合術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療效確切,且輸卵管再通率和術后妊娠率高,應作為輸卵管性不孕治療的首選方法。
輸卵管性不孕 宮腔鏡 腹腔鏡
目前,我國已婚夫婦不孕癥患病率約15%,其中13為女性因素,輸卵管性不孕占女性因素的40%左右[1]。臨床中以手術治療為主,通過復通阻塞部位使輸卵管通暢以達到受孕的治療目標[2]。本文就宮腹腔鏡聯(lián)合術在輸卵管性不孕治療中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診治的輸卵管性不孕患者94例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檢查確診。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28.5 ±0.9)歲;病程1.8~10.5年,平均病程(4.3±1.3)年;阻塞部位:52例為壺腹部及傘部,26例為峽部,16例為間質部。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阻塞部位等方面的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宮腔鏡插管通液術,月經期后3~5d,宮頸局麻,取膀胱截石位,膀胱適當充盈后置入宮腔鏡,在宮腔鏡引導下置入插管至輸卵管開口處,注入亞甲藍溶液,溶液注入順利,宮腔內無反流說明通暢,需加大壓力才可順利注入溶液或有少量反流說明通而不暢,壓力加大后仍無法順利推進,且宮腔內有藍色溶液反流,說明有梗阻。觀察組采用宮腹腔鏡聯(lián)合術,月經期后3~5d,經口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建立人工氣腹,置入腹腔鏡,觀察輸卵管梗阻情況,若患者合并子宮、盆腔等病變,根據病情采取不同手術方式治療。陰道、宮頸再次消毒后暴露宮頸,置入宮腔鏡,觀察宮頸形態(tài)、大小,雙側輸卵管子宮開口等,宮腔鏡下行COOK導絲治療,輕柔往返推進導絲,拔出導絲后注入亞甲藍溶液,腹腔鏡下觀察輸卵管疏通情況。
1.3 療效評價 比較兩組患者:(1)輸卵管再通率,以亞甲藍溶液注入無阻力,無宮腔內回流且宮腔顯示清晰為通暢[3];(2)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術后疼痛、輸卵管穿孔、宮內感染等;(3)術后妊娠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輸卵管再通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輸卵管總再通率為89.36%,對照組患者輸卵管總再通率為72.34%,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輸卵管再通率比較
2.2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發(fā)生術后疼痛、宮內感染、輸卵管穿孔等并發(fā)癥共9例(19.15%),觀察組發(fā)生6例(12.77%),組間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2.3 術后妊娠率比較 術后隨訪12~24個月,觀察組宮內妊娠23例(48.94%),無異位妊娠患者;對照組宮內妊娠12例(25.53%),異位妊娠2例(4.26%),均為輸卵管妊娠。兩組術后妊娠率組間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06 9,P<0.05)。
輸卵管性不孕是臨床常見不孕類型之一,占女性不孕因素的30%~40%。傳統(tǒng)開腹輸卵管整形術對輸卵管近端阻塞的治療不佳,手術容易造成盆腹腔粘連以及腹壁和輸卵管瘢痕的形成,均不利于術后妊娠,且其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疼痛、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較高。隨著內鏡技術在臨床治療中的廣泛應用,腹腔鏡、宮腔鏡等技術也被應用于輸卵管性不孕的治療[4]。
宮腔鏡插管通液術在宮腔鏡直視下進行操作,提高了手術的準確性,插管為無損傷導管,置入輸卵管梗阻部位,有效提高手術效率,經插管加大注液壓力,使輸卵管腔內壓力增加,致使粘連沖開[5],從而實現(xiàn)輸卵管暢通,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宮腔鏡下進行手術操作,對輸卵管內亞甲藍溶液充盈情況、傘端溶液流出情況、梗阻部位、梗阻程度等無法判斷,且對輸卵管遠段阻塞、盆腔內病變無法治療[6]。腹腔鏡可對輸卵管結構、阻塞部位、阻塞程度、周圍組織等進行觀察和正確判斷[7],還可通過解除輸卵管與周圍組織粘連或切除病灶而恢復輸卵管正常形態(tài),使輸卵管通暢[8]。因此宮腹腔鏡聯(lián)合術可互補宮腔鏡與腹腔鏡的不足,從而有效通暢輸卵管。
本文結果顯示,采用宮腹腔鏡聯(lián)合術的觀察組輸卵管各部位梗阻的再通率均高于采用宮腔鏡插管通液術的對照組,總再通率組間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組間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妊娠率方面,觀察組患者術后宮內妊娠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無異位妊娠,而對照組有2例患者出現(xiàn)輸卵管異位妊娠。
綜上所述,宮腹腔鏡聯(lián)合術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療效確切,且輸卵管再通率和術后妊娠率高,應作為輸卵管性不孕治療的首選方法。
[1] 黃慶芝.宮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在輸卵管性不孕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7):136-137.
[2] 李孌英.宮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治療輸卵管性不孕80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5):505-506.
[3] 李長東,段華,劉蕓.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診治輸卵管性不孕167例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6(19):2724-2726.
[4] 張江霖.宮腔鏡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臨床價值〔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2):136-139.
[5] 孔彩霞,付圓圓,朱益靜.宮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12):1938-1939.
[6] 程雪梅,徐欽臣,張書巧.宮腹腔鏡聯(lián)合輸卵管造影配合中藥治療輸卵管因素不孕臨床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24):3923-3924.
[7] 李留霞,高瑞格,黃華,等.宮腔鏡下COOK導絲疏通治療輸卵管梗阻的近期療效及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8):146-148.
[8] 唐雄志,羅兆芹,鄧艷紅.宮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臨床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0,16(3):300-302.
(編輯落落)
R711.76
B
1001-7585(2015)12-1626-02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