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凌霄
【摘 要】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73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38例和對照組35例兩組,試驗組38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治療,對照組35例患者采用動力髖螺釘方法治療。治療后,對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及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結果:治療后,試驗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及完全負重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優(yōu)良率為921%;對照組優(yōu)良率為914%,兩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0111,P=09162)。結論: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出血少,完全負重時間較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動力髖螺釘;股骨粗隆部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049-02
股骨粗隆間骨折常見于老年人,但若處置不及時得當,常有髖內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若使用非手術治療,又常造成肺部感染及深靜脈血栓等不良并發(fā)癥。目前多主張進行手術治療[1]。筆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F(xiàn)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3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按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38例與對照組35例,其中試驗組男14例,女24例,年齡55~89歲,平均年齡(687±75)歲,致傷原因:摔傷24例,高處墜落傷8例,交通傷6例。AO/ASIF分型:A1型9例,A2型20例,A3型9例;對照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54~88歲,平均年齡(684±84)歲,致傷原因:摔傷21例,高處墜落傷7例,交通傷7例。AO/ASIF分型:A1型9例,A2型21例,A3型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及AO/ASIF分型等一般資料意義無統(tǒng)計學(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積極處理相關并發(fā)疾病,病情穩(wěn)定后擬行手術,術前行CT及X線檢查,術前05h患者靜脈注射廣譜抗生素,患者行硬膜外或者全麻。后患者于骨科矯形床上行閉合復位, 后用C型臂X線機多角度透視,骨折對位對線良好后,試驗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治療,對照組動力髖螺釘方法治療,術中嚴格遵照標準相關手術技術與流程[2]。術后術部對放置引流條,連續(xù)3d靜脈輸注廣譜抗生素防止感染,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鈉以預防血栓形成。對兩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完全負重時間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3 療效評價[3] 治愈:骨折處愈合,髖關節(jié)活動正常,髖部無疼痛;有效:骨折處愈合,髖關節(jié)活動正常,髖部偶爾出現(xiàn)疼痛;顯效:骨折處愈合,輕度髖內翻,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髖部有時發(fā)生疼痛;無效:治愈率=(治愈+有效+顯效)/總人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來表示,計量資源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完全負重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分析 經(jīng)不同治療后,試驗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及完全負重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 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經(jīng)不同治療后,試驗組患者中:優(yōu)30例,良5例,可3例,優(yōu)良率為921%;對照組患者中:優(yōu)28例,良4例,可3例,優(yōu)良率為914%。兩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111,P=09162)。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常見于老年人,因為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尤其是絕經(jīng)后的老年婦女,較小的損傷就可以導致該部位骨折,但若處置不及時得當,常有髖內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由于股骨粗隆部血供豐富,所以骨折愈合較為容易,所以對于該部位骨折的老年患者,過去常主張采用非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即長期患者牽引。在此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較長時間的臥床,所以發(fā)生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及褥瘡等并發(fā)癥的機率較高,危及患者生命[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y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多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動力髖螺釘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均是臨床上較為成熟的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方法[4]。其中動力髖螺釘采用一螺釘固定骨折部位,螺釘尾部連接一貼附于股骨表面的鋼板,采用該方法固定式時,為置入螺釘及鋼板需在股骨外端近側做切口,一般從大粗隆至股骨上段,損傷較大[5]。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是一種較為新型的內固定系統(tǒng),其頭釘采用了螺旋刀片的設計,通過外側切口鎖定時,能起到抗旋轉的作用,同時頭釘也不易脫出;該系統(tǒng)是髓內固定,主釘位于距股骨頭較近的位置,因此在應力分布上較為合理,能使股骨內側部承受較大的應力,所以采用該固定方式的患者可以較早下床活動,實現(xiàn)負重;與動力髖螺釘相比,該固定系統(tǒng)還有一優(yōu)勢,即閉式穿釘,所以術中只需在股骨大粗隆上方作一 3 ~5 cm 的切口,使得患者術中出血較少,同時手術操作對鄰近組織損傷也較輕微,減少了術后引流[6]。本次試驗也取得了相似的結果,這兩種手術方式均是有效的,兩種治療后優(yōu)良率均在90%以上,但試驗組術中出血及術后引流較少,完全負重時間顯著也早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出血少,完全負重時間較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金才.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20(11):101-101.
[2] 邵季超,馬永強,李靜,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滑動加壓髖螺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9):43-46.
[3] 張道儉,柴衛(wèi)兵,米川,等.PFNA與DHS+TSP治療股骨粗隆間不穩(wěn)定型骨折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16):1459-1462.
[4] 賀秀峰,吳海龍.股骨粗隆部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3,(32):4263-4265.
[5] 曾紹林,汪瑩,萬云虹,等.DHS和PFNA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近端骨折臨床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1,51(15):98-99.
[6] 孫春華,丁懿,徐耀增,等.PFNA和DHS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3,19(2):168-169.
【摘 要】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73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38例和對照組35例兩組,試驗組38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治療,對照組35例患者采用動力髖螺釘方法治療。治療后,對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及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結果:治療后,試驗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及完全負重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優(yōu)良率為921%;對照組優(yōu)良率為914%,兩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0111,P=09162)。結論: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出血少,完全負重時間較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動力髖螺釘;股骨粗隆部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049-02
股骨粗隆間骨折常見于老年人,但若處置不及時得當,常有髖內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若使用非手術治療,又常造成肺部感染及深靜脈血栓等不良并發(fā)癥。目前多主張進行手術治療[1]。筆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F(xiàn)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3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按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38例與對照組35例,其中試驗組男14例,女24例,年齡55~89歲,平均年齡(687±75)歲,致傷原因:摔傷24例,高處墜落傷8例,交通傷6例。AO/ASIF分型:A1型9例,A2型20例,A3型9例;對照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54~88歲,平均年齡(684±84)歲,致傷原因:摔傷21例,高處墜落傷7例,交通傷7例。AO/ASIF分型:A1型9例,A2型21例,A3型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及AO/ASIF分型等一般資料意義無統(tǒng)計學(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積極處理相關并發(fā)疾病,病情穩(wěn)定后擬行手術,術前行CT及X線檢查,術前05h患者靜脈注射廣譜抗生素,患者行硬膜外或者全麻。后患者于骨科矯形床上行閉合復位, 后用C型臂X線機多角度透視,骨折對位對線良好后,試驗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治療,對照組動力髖螺釘方法治療,術中嚴格遵照標準相關手術技術與流程[2]。術后術部對放置引流條,連續(xù)3d靜脈輸注廣譜抗生素防止感染,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鈉以預防血栓形成。對兩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完全負重時間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3 療效評價[3] 治愈:骨折處愈合,髖關節(jié)活動正常,髖部無疼痛;有效:骨折處愈合,髖關節(jié)活動正常,髖部偶爾出現(xiàn)疼痛;顯效:骨折處愈合,輕度髖內翻,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髖部有時發(fā)生疼痛;無效:治愈率=(治愈+有效+顯效)/總人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來表示,計量資源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完全負重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分析 經(jīng)不同治療后,試驗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及完全負重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 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經(jīng)不同治療后,試驗組患者中:優(yōu)30例,良5例,可3例,優(yōu)良率為921%;對照組患者中:優(yōu)28例,良4例,可3例,優(yōu)良率為914%。兩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111,P=09162)。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常見于老年人,因為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尤其是絕經(jīng)后的老年婦女,較小的損傷就可以導致該部位骨折,但若處置不及時得當,常有髖內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由于股骨粗隆部血供豐富,所以骨折愈合較為容易,所以對于該部位骨折的老年患者,過去常主張采用非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即長期患者牽引。在此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較長時間的臥床,所以發(fā)生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及褥瘡等并發(fā)癥的機率較高,危及患者生命[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y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多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動力髖螺釘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均是臨床上較為成熟的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方法[4]。其中動力髖螺釘采用一螺釘固定骨折部位,螺釘尾部連接一貼附于股骨表面的鋼板,采用該方法固定式時,為置入螺釘及鋼板需在股骨外端近側做切口,一般從大粗隆至股骨上段,損傷較大[5]。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是一種較為新型的內固定系統(tǒng),其頭釘采用了螺旋刀片的設計,通過外側切口鎖定時,能起到抗旋轉的作用,同時頭釘也不易脫出;該系統(tǒng)是髓內固定,主釘位于距股骨頭較近的位置,因此在應力分布上較為合理,能使股骨內側部承受較大的應力,所以采用該固定方式的患者可以較早下床活動,實現(xiàn)負重;與動力髖螺釘相比,該固定系統(tǒng)還有一優(yōu)勢,即閉式穿釘,所以術中只需在股骨大粗隆上方作一 3 ~5 cm 的切口,使得患者術中出血較少,同時手術操作對鄰近組織損傷也較輕微,減少了術后引流[6]。本次試驗也取得了相似的結果,這兩種手術方式均是有效的,兩種治療后優(yōu)良率均在90%以上,但試驗組術中出血及術后引流較少,完全負重時間顯著也早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出血少,完全負重時間較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金才.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20(11):101-101.
[2] 邵季超,馬永強,李靜,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滑動加壓髖螺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9):43-46.
[3] 張道儉,柴衛(wèi)兵,米川,等.PFNA與DHS+TSP治療股骨粗隆間不穩(wěn)定型骨折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16):1459-1462.
[4] 賀秀峰,吳海龍.股骨粗隆部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3,(32):4263-4265.
[5] 曾紹林,汪瑩,萬云虹,等.DHS和PFNA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近端骨折臨床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1,51(15):98-99.
[6] 孫春華,丁懿,徐耀增,等.PFNA和DHS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3,19(2):168-169.
【摘 要】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73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38例和對照組35例兩組,試驗組38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治療,對照組35例患者采用動力髖螺釘方法治療。治療后,對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及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結果:治療后,試驗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及完全負重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優(yōu)良率為921%;對照組優(yōu)良率為914%,兩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0111,P=09162)。結論: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出血少,完全負重時間較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動力髖螺釘;股骨粗隆部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4-0049-02
股骨粗隆間骨折常見于老年人,但若處置不及時得當,常有髖內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若使用非手術治療,又常造成肺部感染及深靜脈血栓等不良并發(fā)癥。目前多主張進行手術治療[1]。筆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F(xiàn)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3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按隨機數(shù)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38例與對照組35例,其中試驗組男14例,女24例,年齡55~89歲,平均年齡(687±75)歲,致傷原因:摔傷24例,高處墜落傷8例,交通傷6例。AO/ASIF分型:A1型9例,A2型20例,A3型9例;對照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54~88歲,平均年齡(684±84)歲,致傷原因:摔傷21例,高處墜落傷7例,交通傷7例。AO/ASIF分型:A1型9例,A2型21例,A3型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致傷原因及AO/ASIF分型等一般資料意義無統(tǒng)計學(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積極處理相關并發(fā)疾病,病情穩(wěn)定后擬行手術,術前行CT及X線檢查,術前05h患者靜脈注射廣譜抗生素,患者行硬膜外或者全麻。后患者于骨科矯形床上行閉合復位, 后用C型臂X線機多角度透視,骨折對位對線良好后,試驗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治療,對照組動力髖螺釘方法治療,術中嚴格遵照標準相關手術技術與流程[2]。術后術部對放置引流條,連續(xù)3d靜脈輸注廣譜抗生素防止感染,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鈉以預防血栓形成。對兩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完全負重時間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3 療效評價[3] 治愈:骨折處愈合,髖關節(jié)活動正常,髖部無疼痛;有效:骨折處愈合,髖關節(jié)活動正常,髖部偶爾出現(xiàn)疼痛;顯效:骨折處愈合,輕度髖內翻,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髖部有時發(fā)生疼痛;無效:治愈率=(治愈+有效+顯效)/總人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來表示,計量資源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完全負重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分析 經(jīng)不同治療后,試驗組術中出血、術后引流及完全負重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 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經(jīng)不同治療后,試驗組患者中:優(yōu)30例,良5例,可3例,優(yōu)良率為921%;對照組患者中:優(yōu)28例,良4例,可3例,優(yōu)良率為914%。兩組優(yōu)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111,P=09162)。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常見于老年人,因為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尤其是絕經(jīng)后的老年婦女,較小的損傷就可以導致該部位骨折,但若處置不及時得當,常有髖內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由于股骨粗隆部血供豐富,所以骨折愈合較為容易,所以對于該部位骨折的老年患者,過去常主張采用非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即長期患者牽引。在此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較長時間的臥床,所以發(fā)生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及褥瘡等并發(fā)癥的機率較高,危及患者生命[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y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多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動力髖螺釘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方法均是臨床上較為成熟的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方法[4]。其中動力髖螺釘采用一螺釘固定骨折部位,螺釘尾部連接一貼附于股骨表面的鋼板,采用該方法固定式時,為置入螺釘及鋼板需在股骨外端近側做切口,一般從大粗隆至股骨上段,損傷較大[5]。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是一種較為新型的內固定系統(tǒng),其頭釘采用了螺旋刀片的設計,通過外側切口鎖定時,能起到抗旋轉的作用,同時頭釘也不易脫出;該系統(tǒng)是髓內固定,主釘位于距股骨頭較近的位置,因此在應力分布上較為合理,能使股骨內側部承受較大的應力,所以采用該固定方式的患者可以較早下床活動,實現(xiàn)負重;與動力髖螺釘相比,該固定系統(tǒng)還有一優(yōu)勢,即閉式穿釘,所以術中只需在股骨大粗隆上方作一 3 ~5 cm 的切口,使得患者術中出血較少,同時手術操作對鄰近組織損傷也較輕微,減少了術后引流[6]。本次試驗也取得了相似的結果,這兩種手術方式均是有效的,兩種治療后優(yōu)良率均在90%以上,但試驗組術中出血及術后引流較少,完全負重時間顯著也早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出血少,完全負重時間較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金才.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20(11):101-101.
[2] 邵季超,馬永強,李靜,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滑動加壓髖螺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9):43-46.
[3] 張道儉,柴衛(wèi)兵,米川,等.PFNA與DHS+TSP治療股骨粗隆間不穩(wěn)定型骨折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16):1459-1462.
[4] 賀秀峰,吳海龍.股骨粗隆部骨折內固定治療臨床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3,(32):4263-4265.
[5] 曾紹林,汪瑩,萬云虹,等.DHS和PFNA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近端骨折臨床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1,51(15):98-99.
[6] 孫春華,丁懿,徐耀增,等.PFNA和DHS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比較[J].實用骨科雜志,2013,19(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