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 三
千萬不能沒了精神
□ 廉三
幾個趣味相投的老者聚堆在樹蔭下嘮嗑,當話題扯到“老”時,一位把袁枚(隨園老人)描述老態(tài)的詩吟了出來:“作字燈前點畫粗,登樓漸漸要人扶;殘牙好比聊城將,獨守空城隊卻無?!绷硪晃悔s忙又搬出民間俚語:“老了不成才,拉尿打濕鞋,說話流口水,打個噴嚏糞都來?!逼溆鄮孜?有苦笑者,有嘆氣者。
對他們,我理解,但卻遺憾?!傲沂磕耗?壯心不已”,應該是一種精神。我國著名放射學家陳熾賢老年后患了癌癥。面對死亡,這位有著50多年從醫(yī)經(jīng)驗的老人,意識到屬于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便以驚人的毅力在生命的最后兩年完成了170萬字的放射學專著,為后人留下了千金難買的經(jīng)驗。有什么坎坷、不如意比死亡的威脅更大的呢?陳熾賢面對死亡卻努力趕在死亡前作出奉獻,這就是一種精神,一種令人景仰、令人敬服的精神。
當然,每個人并不都能成為陳熾賢,人有種種遭遇,種種不同,但無論有何種不同,卻都不能沒了精神。就個人而言,沒了精神,縱有肉體,那也僅僅是肉體罷了,那便是一種悲哀。應該遠離這種悲哀。
乘公交車之樂
□ 亦杰
不少老年朋友羨慕乘坐私家車出游,我卻鐘情乘公交車,因為乘公交車別有一些樂趣。
忘憂消悶。老年人常有煩悶事,夫妻拌嘴,兒女搗蛋,鄰里閑言,等等。一擠車,坐好扶好,全神貫注,一切憂愁煩悶都拋卻了,比做氣功時意守丹田還能排除雜念,有益健康。
領略幽默。車廂是個幽默世界,許多幽默高手在此施展幽默才華。如兩老者對話,“你這么精神,有何養(yǎng)生之道?”“生氣,想不開時,別找繩子找酒瓶,或打開電話聽相聲?!?/p>
欣賞藝術。穿行十里長街,五光十色的裝修門面,精美高雅的廣告畫面,名流大家的書法字畫,悠揚悅耳的流行音樂,火樹銀花的都市夜景,設計新穎的高樓大廈,川流不息的大小車輛,盡收眼底,仿佛遨游于神奇的藝術大殿。
舊友邂逅。世界是博大的,又是狹小的。常在車廂巧遇久別的親友,續(xù)上中斷的友情,暢敘別后情景,蕩起回憶漣漪,交流事業(yè)成敗,傾訴經(jīng)歷的甘苦。
構思文章。坐在車上,思緒馳騁,深思長想,或立意擬題,或謀篇擇詞,或梳理素材,或推敲意境。我的不少文章就是在公交車上構思好的,回到家里,一氣呵成。
如此乘坐公交車,可謂樂趣多多,收獲亦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