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我和老公結婚四年多了,感情一直不錯??墒?,誰知上個月,我卻在馬路上撞見老公和另外一個女的,兩人十分親密。后來才知,這個女的是老公的同事,兩人已經好了很久了。我很氣憤,提出離婚。但考慮到自己有不少婚前個人財產,而且婚后也產生了很多財產利益。我擔心萬一離婚,我會吃虧。
我們居住的房子是結婚前我父母單位的房改房,但已經過戶到我名下了。婚后,這套房子拆遷,我添了一部分錢置換了附近小區(qū)的另一套房子,房屋產權登記在我的名下,裝修用的是老公結婚前公積金賬戶里的錢,10萬元左右吧。
我有個愛好,就是買彩票。每周必買,一次大約花銷500元,這錢都出自我的個人積蓄。去年,我彩票中獎,扣除稅金后尚余18萬元。
請問,如果我提出離婚的話,這些財產如何分割呢?
讀者 呂一晴
呂女士:
你好。首先,你們現(xiàn)有的這套住房,是完全用你自己婚前所有的房屋置換的,該房屋應屬于你的個人財產。你老公用婚前取得的住房公積金10萬元裝修房屋,該部分住房公積金為他的婚前財產,可以考慮扣除房屋裝修的折舊后,由你支付給他。
關于你購買彩票所得的18萬元,根據(jù)我國《新婚姻法》的規(guī)定,雙方在財產方面沒有特殊的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購買彩票中獎所得屬于一方的其他合法收入,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丈夫被抓,我想離婚并要求賠償,可以嗎
我和丈夫是經人介紹走到一起的,結婚后,感情并不是很好,丈夫經常抱怨我沒有女人味。丈夫和朋友經常出入娛樂場所,我多次勸說無果,后來為了避免爭吵,我也就不管了。
前年,丈夫因嫖娼和涉賭被公安機關處罰后,我們就開始了分居的生活,彼此很少聯(lián)系,到現(xiàn)在已經兩年多了。日子一天天過去,我感覺我們已經沒有和好的必要,夫妻關系名存實亡,我想離婚。我認為是因為丈夫的錯誤導致了我們夫妻感情的破裂。
丈夫不同意離婚,我打算起訴,并主張精神損失費兩萬元。請問,法院會支持我所要求的精神損失費嗎?
讀者 楊春麗
楊女士:
你好。離婚時,無過錯方有權向過錯方提出賠償請求,但這種賠償請求有嚴格的法律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重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你們之間離婚是由于夫妻感情不和,且分居已滿2年,應準予雙方離婚。但你所要求的精神賠償費的訴訟請求,需要你提供你丈夫與他人有長期的、較為穩(wěn)定的同居關系的相關證據(jù),單憑嫖娼被抓為由主張賠償,則不予支持。但是,由于你丈夫的嫖娼和涉賭行為給你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損害,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上可以給予你適當?shù)恼疹櫋?/p>
我備份了單位資料,單位能否索賠
去年年底,我應聘到一個公司擔任策劃部主管。入職時,我與公司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勞動合同。
一次公司中層開會,總經理要調取一個工程的資料,我直接將自己的移動硬盤連接到會議室電腦進行調取。
會后,總經理找我談話,說我擅自將工程資料拷貝到個人移動硬盤,這種行為侵犯了公司的商業(yè)秘密,要求我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公司支付賠償金。我仔細看了一下我的勞動合同,里面確實有一條保密條款:員工不得將公司資料帶出辦公區(qū)域,未經允許復制公司資料的,視為侵犯商業(yè)秘密,由此給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由員工承擔。
我只是把公司的資料做了備份,并沒泄露,也沒給公司造成損失,我需要向公司作出賠償嗎?
讀者 王云
王老師:
你好。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yè)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guī)定,資料若沒能給公司造成損失,當事人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你只是將公司的工程資料在自己的移動硬盤里備份,雖然違反了勞動合同里的相關約定,但并未向他人披露,也未自己使用。因此,你的行為并未侵犯公司的商業(yè)秘密,也未給公司造成任何損失,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房價跌了,我能要求開發(fā)商補差價嗎
上半年2月份,兒子結婚,我們在市區(qū)為他購買了一套93平方米的商品期房,每平方米10800元,我們首付了30%的房款,貸款20年。最近,聽朋友說我購買的那個樓盤二期開始銷售,房型和之前我們購買的一樣,但是房價卻降了,而且幅度很大,均價已經9800元了。房價下滑,這對我來說買到手里的房就會出現(xiàn)資產縮水,每個月還貸的錢還是不變。
我給朋友說起這事,沒想到周邊朋友遇到這種事的還挺多。像我們這種情況能不能要求開發(fā)商給予一定的補償或者退房再重新買呢?
讀者 區(qū)直楊
區(qū)先生:
你好。房屋買賣行為中,開發(fā)商與購房者之間是買賣合同關系,雙方根據(jù)意思自治的原則,簽訂商品房買賣協(xié)議。房屋降價,能否得到補償,首先要看房屋買賣合同的約定或者開發(fā)商的承諾,如果有關于類似的約定,已購房者要求補償差價就有所依據(jù)。
關于退房的問題,如果購房人有充分的證據(jù),證明開發(fā)商有欺詐行為,比如房屋面積縮水、綠化率沒有達到承諾標準等等,那么可以要求退房。如果沒有這些欺詐行為,購房人要求退房則需要與開發(fā)商協(xié)商。
如果沒有上述依據(jù)的話,老業(yè)主很難要求開發(fā)商補償差價或者退房。實踐中,如果樓盤降價,大多數(shù)開發(fā)商不會對業(yè)主進行補償,因為這違背了合同契約,而且也會擔心補差價會給房地產業(yè)帶來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下,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會出現(xiàn)漲跌,汽車、家電、手機、電腦等等,都存在價格下跌,消費者同樣不能因此要求補償。房價下跌帶給老業(yè)主的是經濟上的損失,但購房行為要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規(guī)范,法律并沒有支持消費者追討差價補償?shù)臈l文。
所以,你這種情況是很難要求開發(fā)商補償差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