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
我們鍛煉身體尤其是要練肺氣?,F(xiàn)在得流感的人很多,一年四季得感冒的人擠滿了醫(yī)院,特別是小孩兒,患感冒的尤其多,這跟肺氣羸弱有很大關系。
現(xiàn)代人肺的問題已經(jīng)走到了懸崖邊上,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后果會很嚴重。
首先,肺為嬌臟,它是人體最后一個起動的臟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所以保健康要先從保護肺開始。
其次,肺主一身之氣。人的活力都來自于氣血,肺氣虛了,人就會感到全身沒勁。這個道理在人上歲數(shù)后,感受會特別深。
第三,肺司呼吸,肺統(tǒng)管人的呼吸。一個人如果呼吸順暢的話,心情就很愉悅。假如連起碼的呼吸都不順暢了,根本就談不上有好的生活質量。比如現(xiàn)在很多人有胸悶氣喘的毛病,動不動就得嘆口氣,這就是膈肌的運動能力變弱的表現(xiàn);而哮喘就更是腎不納氣的表現(xiàn)了。
我們其實可以做個深呼吸感受一下,看吸進來的氣走到哪兒了?很多人都只能走到胸,能走到丹田的人很少。為什么?因為肺缺乏鍛煉。我們要有意識地多做腹式呼吸鍛煉法,每天拿出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的時間來練習呼吸和訓練腹部的協(xié)調性。
從陰陽上講,吸是主動的,為陽;呼是被動的,為陰。吸氣的時候,腹部收起,呼氣的時候腹部放松。這種調息的鍛煉有一個要點——屏息,一定要有短暫的或者逐漸增長時間的閉息。屏息可以讓氣機在五臟六腑中滾蕩,等于在按摩臟腑,對身體大有裨益。
第四,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既怕熱,又怕寒,尤其容易受寒邪侵襲。所以,我一直都強調,要少沾冷飲,尤其是年輕人,要管住嘴,不圖一時之快。一旦形成肺寒,就容易形成胃寒,再往下走,導致腎寒。同時,因為肺與大腸相表里,所以還有可能造成大腸寒,導致拉稀等。
人的大便可以看出很多問題。要學養(yǎng)生,我們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自己的大便。
單純的腹瀉,叫“食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沒有消化吸收,多屬于胃寒。胃有陽明火,就好像一團溫火,可以慢慢地把飯溫熟。陽明胃氣不足,就無法消化食物,導致腹泄。
還有一種情況是排出來的大便非常稀,里面不帶熱氣或者沒有肛門的灼痛,這就不屬于熱證,多為腸寒引起的。一般老人易患腸冷、胃寒,這和腎氣虛虧有關??赏ㄟ^經(jīng)常搓熱手掌按摩腹部的神闕穴來保養(yǎng)。如果老人五更泄或早晨一起床就拉稀的話,可適當吃點理中丸,用艾條熏灸一下腹部的氣海穴和關元穴也是很好的解決途徑。
有人說“千金難買老來瘦”,人歲數(shù)大了,是胖些好還是瘦些好呢?其實這個問題沒法給定論,人的胖瘦跟很多因素相關(比如遺傳),不僅僅是飲食所致。但突然瘦下來肯定不好,那叫脫肉,是病。胖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脾胃是否好。人身體好的標志是什么?能吃能睡能拉。沾枕頭就著,看見飯就香,上廁所拉得痛快。這三件事都好,人的身體就好,我們別太在意胖瘦。
第五,肺主治節(jié),就是肺氣同我們全身的關節(jié)都有關系。老人的關節(jié)疼痛,尤其是在節(jié)氣轉換的時候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的話,也多跟肺氣虛相關。
第六,肺主皮毛。我們皮膚上的很多病癥都是肺有問題造成的。比如人過度焦慮的話,就會使肺受影響,繼而影響到皮毛,導致牛皮癬等各種皮膚病。
第七,肺主肅降。肺氣一定要往下降,人才健康。
有的人一到凌晨三點就醒,睡不著了,這就是肺氣不降導致的。拿五行來說,就是土不生金,肺氣不足是脾胃有問題造成的。中醫(yī)將人體視為一個整體,不會就事論事,而是根據(jù)陰陽五行的理論,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從源頭下手醫(y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