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芳菊
陜西彬縣塬上有一棵神奇的千年古樹。
“公元1992年,美國專家通過衛(wèi)星攝影觀測地球表面的植被時,發(fā)現(xiàn)在中國西北部浩瀚的黃土高坡上,生長著一棵與周圍樹種截然不同的大樹。他們初步認為是世界上快要絕跡的一個樹種。此發(fā)現(xiàn)引起專家們的重視與極大的興趣。于是美國專家漂洋過海,幾經(jīng)周折來到中國北京。經(jīng)過衛(wèi)星測定方位的數(shù)據(jù)與中國地圖地區(qū)經(jīng)緯度的定位后,確定出這棵樹在陜西的準確位置。專家們很快就找到了這棵樹,認為是娑羅樹。他們采集了各種標本后便打道回府……”
邴俊先老師《跨越生命》散文集里的《漂洋過海來看樹》這篇文章吸引了我。
于是,冬天就和邴老師商量,專等娑羅樹開花的時候去一探究竟。老師與當?shù)氐呐笥讶〉寐?lián)系,還專門請人去打探了樹的情形。今年5月8日,一行四人驅(qū)車前往。
然而,天公不作美,半路上就下起了大雨。三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到了,車停在路邊。大概離公路幾十米的地方有一條與之平行的深溝。
樹就長在溝里。這里不是什么風景旅游區(qū),很普通的農(nóng)家房屋的側(cè)面,有一面黑板,據(jù)介紹就是該樹的簡介了。要是沒人說,過路的車輛是絕不會多看這塊黑板一眼的,還以為是偏僻山區(qū)村頭的宣傳欄什么的。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塊黑板上所記載的是怎樣一棵珍貴神奇、佇立千年的古樹。他們錯過的是一處令人驚嘆的風景!
“娑羅樹”三個大字占了黑板的一半,另一半寫著:“唐代稀有古樹,常綠喬木。紫褐色,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傳說世上只有兩棵,一棵在印度,一棵位于中國陜西彬縣韓家鄉(xiāng)韓家村韓鵝路下西南佛爺寺遺址內(nèi),是唐僧取經(jīng)歸來所植。樹通高十六米,冠高二點六米,胸圍三點六米。樹的頂部蓄一汪水,清澈見底,甘甜可口,傳稱神水。樹分五大枝,一枝中立,其余四枝環(huán)繞四周。冠蓋面積三百九十四米。一九八三年被縣政府定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
沒走幾步,土路上的爛泥轉(zhuǎn)眼間就把我的平底鞋變成“高跟鞋”了。風高雨急,好不容易跋涉到溝邊。向下看去,一條黃泥坡彎曲延伸,坡的拐彎處,矗立著一臺鉆探井架。影影綽綽好像還有幾個人的樣子。向?qū)дf,樹就在那里。頓時,我們都傻眼了。根本就別想下到溝里去。我試著踩了一腳下去,滑得像溜溜梯。好心的向?qū)£悶榱藴p少我們的遺憾,又踩著稀泥沿著溝邊帶我們到直線距離大樹最近的地方。
順著小陳所指的方位向下望去。雨幕中依稀可見兩團綠色泛褐紅的云霧,與周圍的綠有明顯不同。那就是傳說中的娑羅樹了。老師也認出了他很多年沒見的老朋友,興奮地喊起來,又是幫助舉傘,又是張羅拍片。離的太遠,樹的大部分都被一道土塬遮擋。雖然只是看到娑羅樹的樹梢,但也算是見到它了。又聽小陳爆料,在離古樹不遠的另一道溝坎又發(fā)現(xiàn)了一棵小的娑羅樹。這消息又為我們增添了不少欣慰。然而更多的還是遺憾!
心里盤算,知道了方位,找個好天氣,再來。
回到公路,沒法上車。跺了滿地的泥,一片狼藉。
5月18日,晴。我們再次來到韓家村。一下車,就碰到一個村民,簡單說明來意,村民爽快地答應(yīng)帶我們?nèi)タ瓷駱洹?/p>
順著斜坡下到溝的半中腰,很快就找到娑羅樹了。
古樹比想象的大許多,樹干滄桑畢現(xiàn),樹姿遒勁古樸,然而已經(jīng)不是村頭黑板簡介所介紹的“一枝中立,四枝環(huán)繞”。樹的中間已無主干,足足有七八十公分直徑的位置被水泥封住。東西兩枝已經(jīng)枯萎,東邊這枝還很明顯地把已經(jīng)腐朽脫離的樹枝用水泥硬粘在原處,裝樣子擺造型而已。每枝樹干下還支著做成樹干樣的水泥支架以保護日漸衰敗的古樹。
娑羅樹,就像一個架著拐杖的傷殘老人。樹的周圍用極不結(jié)實的空心鐵管做成的護欄,多處已經(jīng)被人扳斷,扔在地上,樹上還有閑人刻劃的痕跡。
上次小陳也說了,這些年自然破壞也很嚴重,五個枝只剩南北兩枝,彎曲向上,直至頂端才綠葉紛披,在藍天的映襯下蒼翠欲滴,展示著古樹頑強的生命力。樹葉七片一組,呈手掌形,綠葉叢中還殘留著十幾朵即將開敗的褐紅色的花,像是在專等我們不辭勞苦的造訪。花兒隨風擺動,又像是在小聲地為我們訴說著怎么也聽不明白的千百年來發(fā)生在這里的故事……
村民老楊說,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大樹開滿紅花,遠遠望去,非常好看。
古樹前面立著一塊石碑,正面刻著“娑羅樹”字樣。然而,陜西咸陽彬縣綠化委員會給古樹頒發(fā)的釘在樹上的身份證上卻寫著“梭欏樹”, 學名“七葉樹”。
娑羅樹與梭欏樹,音同樹不同。這究竟是什么樹呢?
距離大樹南約六七十米的地方,就是那棵小樹的位置了。由于勘探隊正在鉆探,把去往小樹的惟一小路填埋封死,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走近。不過,隔著一二十米的距離,可以看到小樹翠綠的樹冠,還可清楚地辨認出小娑羅樹七個葉片的特征。
老楊說,小樹已有七八年的樹齡了,有碗口粗細,是大樹上結(jié)的娑羅果掉下來發(fā)出來的。過去,樹的周圍溝溝坎坎到處發(fā)的都是小娑羅樹,但現(xiàn)在也只有這一棵存活,其它都死了。老樹近年來也不結(jié)果了。老楊還說, 小時候他們還多次移栽小樹到溝上面,存活兩三年就都死了。
村里的佛爺寺是鑿在崖壁上的窯洞,古樹就長在窯前的平地。據(jù)老楊講,“文革”中窯里供的佛爺被砸碎,參加破壞的兄弟倆不久就突然雙雙得病,沒送到縣醫(yī)院就都咽了氣。
邴老師在他的文章中也敘述到:古樹五枝分叉處有一樹洞蓄有“神水”。曾經(jīng)在大旱年間,井里的水都枯竭了,村民都來樹洞取水,令人驚嘆的是樹洞中的水位始終不見下降,救活了全村人。于是人們就在樹旁的土崖上,打了孔窯,祭奠供奉這棵“神樹”,洞內(nèi)長年香火繚繞,供品不斷。
這棵樹后來被列為縣級保護文物。立碑時,由于石碑太重,村民們便從土崖上面向下推落,石碑在土坡上一陣翻滾,不偏不倚,端端正正地立在了樹前最合適的位置。
但向?qū)£愓f,溝下面可能已經(jīng)探到煤礦了,用不了多久,大小娑羅樹或許都將隨著隆隆的采煤聲永遠消失。
我討厭立在離古樹不遠的那臺貪婪的鉆探井架。
當然,樹和人一樣,生命總是要走到盡頭的。說不定哪天又會從其它地方冒出一棵小娑羅樹或者小梭欏樹也未可知。
據(jù)說煤也是由樹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