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幾種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2015-01-08 10:34:29王梅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4年24期
        關(guān)鍵詞:田間試驗赤霉病藥效

        王梅

        摘 要:該文主要對幾種殺菌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效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結(jié)果表明:防治小麥赤霉病25%氰烯酯100mL/667m2防效超過90%;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防效在85%左右;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和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在60%以上。而且5種藥劑在本試驗藥液量范圍內(nèi)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關(guān)鍵詞:赤霉??;殺菌劑;田間試驗;藥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4-89-02

        小麥赤霉病是泗縣小麥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不僅造成小麥減產(chǎn),而且感病麥粒中含多種毒素,可致人畜中毒。近年小麥赤霉病在泗縣的發(fā)生呈加重趨勢,為篩選防治小麥赤霉病的高效藥劑,并為大面積推廣應(yīng)用提供依據(jù),筆者進行了該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于2014年4月在泗城鎮(zhèn)大周村成片的小麥種植區(qū)進行,試驗地為砂姜黑土,pH值為7.1,肥力中等偏上,栽培條件均勻一致,小麥品種為開麥18,前茬玉米,2013年10月14日機械條播,667m2播量15kg。2014年全縣小麥赤霉病輕發(fā)生,在部分感病品種上中等偏輕發(fā)生。

        1.2 處理設(shè)置及施藥 共設(shè)6個處理,其中,5個藥劑處理,1個清水對照處理,供試藥劑及使用劑量如下:25%氰烯菌酯懸浮劑(江蘇農(nóng)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0mL/667m2,25%多·酮可濕性粉劑(江蘇綠盾植保農(nóng)藥實驗有限公司生產(chǎn))120g/667m2,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江蘇劍牌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0mL/667m2,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江蘇飛龍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25g/667m2,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上海農(nóng)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0g/667m2。各處理3次重復(fù),共18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50m2,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除藥劑處理因素外,其它管理措施一致。

        使用工農(nóng)-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山東衛(wèi)士植保機械有限公司提供)施藥,每667m2用水50kg進行噴霧。于小麥楊花始盛期4月20日第一次施藥,間隔7d,再施藥1次。

        1.3 田間調(diào)查及計算 在大田小麥赤霉病田間癥狀最明顯時(5月16日)調(diào)查防治效果,每小區(qū)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調(diào)查100株,共調(diào)查500株,記載病穗數(shù)。按0~4級標準對每穗進行發(fā)病嚴重度分級記載,計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數(shù),并分別以病穗率和病情指數(shù)計算防治效果。

        嚴重度分級標準:0級,無??;1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2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4~1/2;3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2~3/4;4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

        計算公式如下:

        病穗率(%)=(病穗數(shù)/調(diào)查總穗數(shù))×100

        病情指數(shù)=∑(各級病穗數(shù)×相對應(yīng)的級別)/調(diào)查總穗數(shù)×4×100

        病穗防效(%)=(對照區(qū)病穗率-處理區(qū)病穗率)/對照區(qū)病穗率×100%

        病指防效(%)=∑(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處理區(qū)病情指數(shù))/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100

        1.4 用藥后降雨及天氣情況 2014年4月25~26日中到大雨,27日陰,5月2日小陣雨,5月10~11日中到大雨。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安全性 第二次施藥后觀察,未發(fā)現(xiàn)施藥對小麥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對天敵也無殺傷作用,表明供試的5種藥劑在本試驗藥液量范圍內(nèi)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2.2 防效分析

        2.2.1 病穗率防效分析 各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病穗防效見表1。防效最高的處理為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mL/667m2,防效89.7%,其次為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發(fā)懸浮劑100mL/667m2,分別為82.4%和81.5%,再次為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防效79.5%,防效較低的處理為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60.1%。

        2.2.2 病情防效分析 各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病指防效見表2。防效較高的處理是25%氰烯菌酯100mL/667m2和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防效分別為91.8%和88.3%;其次是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和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防效分別為86.3%和83.7%,防效較低的是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為62.6%。

        3 小結(jié)

        (1)判斷藥劑對病害的防效應(yīng)以病指防效為主,病株(葉、穗)防效為參考,從這個標準出發(fā),本試驗中各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25%氰烯菌酯100mL/667m2的防效超過90%,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的防效在85%左右,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和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的防效稍高于60%。以上藥劑試驗劑量下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2)防治小麥赤霉病,建議在齊穗揚花期采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防治為主,交替使用25%多·酮可濕性粉劑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第一次施藥后7d內(nèi)遇中到大雨,間隔7d再施藥一次,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使用劑量:25%氰烯菌酯100mL/667m2,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

        (責編:吳祚云)endprint

        摘 要:該文主要對幾種殺菌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效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結(jié)果表明:防治小麥赤霉病25%氰烯酯100mL/667m2防效超過90%;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防效在85%左右;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和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在60%以上。而且5種藥劑在本試驗藥液量范圍內(nèi)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關(guān)鍵詞:赤霉病;殺菌劑;田間試驗;藥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4-89-02

        小麥赤霉病是泗縣小麥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不僅造成小麥減產(chǎn),而且感病麥粒中含多種毒素,可致人畜中毒。近年小麥赤霉病在泗縣的發(fā)生呈加重趨勢,為篩選防治小麥赤霉病的高效藥劑,并為大面積推廣應(yīng)用提供依據(jù),筆者進行了該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于2014年4月在泗城鎮(zhèn)大周村成片的小麥種植區(qū)進行,試驗地為砂姜黑土,pH值為7.1,肥力中等偏上,栽培條件均勻一致,小麥品種為開麥18,前茬玉米,2013年10月14日機械條播,667m2播量15kg。2014年全縣小麥赤霉病輕發(fā)生,在部分感病品種上中等偏輕發(fā)生。

        1.2 處理設(shè)置及施藥 共設(shè)6個處理,其中,5個藥劑處理,1個清水對照處理,供試藥劑及使用劑量如下:25%氰烯菌酯懸浮劑(江蘇農(nóng)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0mL/667m2,25%多·酮可濕性粉劑(江蘇綠盾植保農(nóng)藥實驗有限公司生產(chǎn))120g/667m2,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江蘇劍牌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0mL/667m2,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江蘇飛龍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25g/667m2,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上海農(nóng)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0g/667m2。各處理3次重復(fù),共18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50m2,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除藥劑處理因素外,其它管理措施一致。

        使用工農(nóng)-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山東衛(wèi)士植保機械有限公司提供)施藥,每667m2用水50kg進行噴霧。于小麥楊花始盛期4月20日第一次施藥,間隔7d,再施藥1次。

        1.3 田間調(diào)查及計算 在大田小麥赤霉病田間癥狀最明顯時(5月16日)調(diào)查防治效果,每小區(qū)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調(diào)查100株,共調(diào)查500株,記載病穗數(shù)。按0~4級標準對每穗進行發(fā)病嚴重度分級記載,計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數(shù),并分別以病穗率和病情指數(shù)計算防治效果。

        嚴重度分級標準:0級,無??;1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2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4~1/2;3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2~3/4;4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

        計算公式如下:

        病穗率(%)=(病穗數(shù)/調(diào)查總穗數(shù))×100

        病情指數(shù)=∑(各級病穗數(shù)×相對應(yīng)的級別)/調(diào)查總穗數(shù)×4×100

        病穗防效(%)=(對照區(qū)病穗率-處理區(qū)病穗率)/對照區(qū)病穗率×100%

        病指防效(%)=∑(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處理區(qū)病情指數(shù))/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100

        1.4 用藥后降雨及天氣情況 2014年4月25~26日中到大雨,27日陰,5月2日小陣雨,5月10~11日中到大雨。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安全性 第二次施藥后觀察,未發(fā)現(xiàn)施藥對小麥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對天敵也無殺傷作用,表明供試的5種藥劑在本試驗藥液量范圍內(nèi)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2.2 防效分析

        2.2.1 病穗率防效分析 各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病穗防效見表1。防效最高的處理為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mL/667m2,防效89.7%,其次為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發(fā)懸浮劑100mL/667m2,分別為82.4%和81.5%,再次為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防效79.5%,防效較低的處理為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60.1%。

        2.2.2 病情防效分析 各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病指防效見表2。防效較高的處理是25%氰烯菌酯100mL/667m2和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防效分別為91.8%和88.3%;其次是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和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防效分別為86.3%和83.7%,防效較低的是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為62.6%。

        3 小結(jié)

        (1)判斷藥劑對病害的防效應(yīng)以病指防效為主,病株(葉、穗)防效為參考,從這個標準出發(fā),本試驗中各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25%氰烯菌酯100mL/667m2的防效超過90%,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的防效在85%左右,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和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的防效稍高于60%。以上藥劑試驗劑量下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2)防治小麥赤霉病,建議在齊穗揚花期采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防治為主,交替使用25%多·酮可濕性粉劑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第一次施藥后7d內(nèi)遇中到大雨,間隔7d再施藥一次,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使用劑量:25%氰烯菌酯100mL/667m2,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

        (責編:吳祚云)endprint

        摘 要:該文主要對幾種殺菌劑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效進行田間藥效試驗。結(jié)果表明:防治小麥赤霉病25%氰烯酯100mL/667m2防效超過90%;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防效在85%左右;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和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在60%以上。而且5種藥劑在本試驗藥液量范圍內(nèi)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關(guān)鍵詞:赤霉??;殺菌劑;田間試驗;藥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4-89-02

        小麥赤霉病是泗縣小麥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不僅造成小麥減產(chǎn),而且感病麥粒中含多種毒素,可致人畜中毒。近年小麥赤霉病在泗縣的發(fā)生呈加重趨勢,為篩選防治小麥赤霉病的高效藥劑,并為大面積推廣應(yīng)用提供依據(jù),筆者進行了該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于2014年4月在泗城鎮(zhèn)大周村成片的小麥種植區(qū)進行,試驗地為砂姜黑土,pH值為7.1,肥力中等偏上,栽培條件均勻一致,小麥品種為開麥18,前茬玉米,2013年10月14日機械條播,667m2播量15kg。2014年全縣小麥赤霉病輕發(fā)生,在部分感病品種上中等偏輕發(fā)生。

        1.2 處理設(shè)置及施藥 共設(shè)6個處理,其中,5個藥劑處理,1個清水對照處理,供試藥劑及使用劑量如下:25%氰烯菌酯懸浮劑(江蘇農(nóng)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0mL/667m2,25%多·酮可濕性粉劑(江蘇綠盾植保農(nóng)藥實驗有限公司生產(chǎn))120g/667m2,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江蘇劍牌農(nóng)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0mL/667m2,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江蘇飛龍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25g/667m2,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上海農(nóng)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0g/667m2。各處理3次重復(fù),共18個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50m2,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除藥劑處理因素外,其它管理措施一致。

        使用工農(nóng)-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山東衛(wèi)士植保機械有限公司提供)施藥,每667m2用水50kg進行噴霧。于小麥楊花始盛期4月20日第一次施藥,間隔7d,再施藥1次。

        1.3 田間調(diào)查及計算 在大田小麥赤霉病田間癥狀最明顯時(5月16日)調(diào)查防治效果,每小區(qū)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調(diào)查100株,共調(diào)查500株,記載病穗數(shù)。按0~4級標準對每穗進行發(fā)病嚴重度分級記載,計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數(shù),并分別以病穗率和病情指數(shù)計算防治效果。

        嚴重度分級標準:0級,無病;1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2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4~1/2;3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1/2~3/4;4級:病小穗數(shù)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

        計算公式如下:

        病穗率(%)=(病穗數(shù)/調(diào)查總穗數(shù))×100

        病情指數(shù)=∑(各級病穗數(shù)×相對應(yīng)的級別)/調(diào)查總穗數(shù)×4×100

        病穗防效(%)=(對照區(qū)病穗率-處理區(qū)病穗率)/對照區(qū)病穗率×100%

        病指防效(%)=∑(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處理區(qū)病情指數(shù))/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100

        1.4 用藥后降雨及天氣情況 2014年4月25~26日中到大雨,27日陰,5月2日小陣雨,5月10~11日中到大雨。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安全性 第二次施藥后觀察,未發(fā)現(xiàn)施藥對小麥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對天敵也無殺傷作用,表明供試的5種藥劑在本試驗藥液量范圍內(nèi)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2.2 防效分析

        2.2.1 病穗率防效分析 各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病穗防效見表1。防效最高的處理為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mL/667m2,防效89.7%,其次為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發(fā)懸浮劑100mL/667m2,分別為82.4%和81.5%,再次為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防效79.5%,防效較低的處理為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60.1%。

        2.2.2 病情防效分析 各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病指防效見表2。防效較高的處理是25%氰烯菌酯100mL/667m2和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防效分別為91.8%和88.3%;其次是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和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防效分別為86.3%和83.7%,防效較低的是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防效為62.6%。

        3 小結(jié)

        (1)判斷藥劑對病害的防效應(yīng)以病指防效為主,病株(葉、穗)防效為參考,從這個標準出發(fā),本試驗中各殺菌劑防治小麥赤霉病25%氰烯菌酯100mL/667m2的防效超過90%,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的防效在85%左右,59.7%咪鮮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g/667m2和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g/667m2的防效稍高于60%。以上藥劑試驗劑量下對小麥生長和天敵安全。

        (2)防治小麥赤霉病,建議在齊穗揚花期采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防治為主,交替使用25%多·酮可濕性粉劑和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第一次施藥后7d內(nèi)遇中到大雨,間隔7d再施藥一次,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使用劑量:25%氰烯菌酯100mL/667m2,25%多·酮可濕性粉劑120g/667m2,40%戊唑·多菌靈懸浮劑100mL/667m2。

        (責編:吳祚云)endprint

        猜你喜歡
        田間試驗赤霉病藥效
        小麥赤霉病研究進展
        田間試驗化肥減量增效促農(nóng)增收
        芮城縣:科學預(yù)防小麥赤霉病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應(yīng)用情況分析
        藥效
        故事大王(2017年11期)2018-01-21 19:10:23
        幾種殺菌劑防治香梨樹腐爛病的藥效對比試驗
        小麥赤霉病的控制處理方法探析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41
        藥效
        增效氮肥田間試驗結(jié)果初報
        如何提高基層科技人員撰寫田間試驗報告的水平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小13箩利洗澡无码免费视频 | 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色夜| 性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 在线视频夫妻内射|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av天堂亚洲av刚刚碰| 欧美成人猛片aaaaaaa|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女人被做到高潮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狠狠久久五月婷婷| 日本道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欧美成妇人吹潮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尤物| 精品中文字幕日本久久久| 日韩美腿丝袜三区四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jlzzjlzz全部女高潮| 在线看不卡的国产视频| 成人大片免费视频播放一级|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全部孕妇毛片|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3| 不卡日韩av在线播放| 免费a级毛片无码|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国产一级一厂片内射视频播放 | 91精品国产91| 国产av大片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一区二区三级在线观看| 米奇7777狠狠狠狠视频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丝袜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天堂综合亚洲伊人hd妓女|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99精品精品久久免费| 与最丰满美女老师爱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