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王春辰策劃的“未來的回歸: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大型群展在美國密執(zhí)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Eli and Edythe Broad Art Museum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開幕,這是一個籌備了兩年多的中國當代藝術展,以“未來的回歸”主題,展示任何的中國社會與文化的可能性,提示出“回歸”是一種目標,是一種文化復興與豐富的可能。因為在現(xiàn)今飛速發(fā)展的情況下,我們無法精準預測未來的中國,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當代中國正在改變,其文化心理如何呈現(xiàn)、現(xiàn)實場景如何被解讀、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何成長等都是本展覽所探討的主題。
本次展覽分三個單元:“文化與再測繪”(Culture and Re-Mapping)、“現(xiàn)實與可能”(Reality and Possibility)及“未來與想象”(The Future and Imagination)。
“文化與再測繪”單元揭示出當今中國自身固有的傳統(tǒng)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改變,但似乎在相當?shù)木駥用嬉约拔幕蚍矫妫煮w現(xiàn)出中國的那種文化意味、因素、記憶、傷感?!艾F(xiàn)實與可能”單元表達的是,今天的中國之所以是一個事件,并非僅僅是其人口世界最多,也并非僅僅是其歷史的久遠,而在于現(xiàn)實的中國所發(fā)生的那種變化,這些恰恰是作為藝術家的群體所發(fā)現(xiàn)、所揭示、所表征的現(xiàn)實中國?!拔磥砼c想象”單元則將問題指向未來,現(xiàn)今中國的文化藝術的矛盾性和雜糅性使得未來的想象更加撲朔迷離,其內部的文化咀嚼與消化是否足夠誕生新的未來文化和藝術,都是值得期許的,但并非是預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