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楠楠 謝小燕
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即除A、B、O型系統(tǒng)外的其他抗體,它可以通過注射、母嬰血型不合妊娠等多種途徑產生[1]。不規(guī)則抗體不僅能引發(fā)免疫溶血性輸血反應及增加交叉配血難度,還可以經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造成新生兒溶血病[2]。因此加強孕婦產前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探討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在孕婦產前檢查中的價值,本研究比較分析行/不行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的孕婦新生兒溶血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月來揭陽市人民醫(yī)院進行產前檢查的200例夫婦血型不合孕婦為研究對象行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年齡22~39歲,平均(26.7±1.4)歲,孕次 1~5 次,平均(2.3±0.3)次。溶血新生兒納入標準:(1)出生后3 d內出現(xiàn)黃疸癥狀,癥狀慢慢加重;(2)足月新生兒1~4 d內血清總膽紅素在220.6 μmol/L以上,早產兒則在256.5 μmol/L以上,且2周內沒有下降;(3)排除藥物等其他原因引發(fā)溶血病。選擇同期未行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的200例夫婦血型不合孕婦為對照組。2組孕婦在年齡、妊娠情況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準備工作 (1)設備及試劑。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中應用的設備及試劑包括離心機、漩渦混合器、抗A/B抗體、凝聚胺介質試劑、巰基乙醇應用液(0.2 mol/L)、標準紅細胞及廣譜抗人球蛋白等。(2)血液標本準備。①夫婦2人均分別采取凝血、抗凝血4 mL和2 mL,其中抗凝血和抗凝劑混合均勻;②于37℃環(huán)境中孵育至凝血45~60 min,離心血清備用;③利用抗凝血生理鹽水清洗3次,配制紅細胞懸液(濃度為3%~5%);④酶處理紅細胞。先準備好酶溶液及抑制劑,均2 mL,A細胞懸液及B細胞懸液,均1 mL,37℃環(huán)境下孵育10 min,然后把1 mL的酶液分別加入到A、B細胞懸液中,37℃環(huán)境下處理5 min,之后利用抑制劑停止反應,最后經由生理鹽水清洗3次,配制酶(3%~5%)紅細胞懸液備用。
1.2.2 ABO血型及Rh血型檢測 (1)ABO血型。此類血型檢測方式包括2種:①玻片法。正定型:將抗A試劑、抗B試劑均在玻片(已標記)上滴1滴,并把受檢者紅細胞分別滴入A、B試劑中,通過緩慢傾斜2 min讓其充足混合,若凝集提示陽性;反定型:將A紅細胞、B紅細胞試劑均在紙板(已標記)上滴1滴,分別滴入1滴受檢者血清,混合觀察凝集情況。②試管法。于做好標記的2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滴抗A、B試劑,隨后把1滴受檢者紅細胞懸液加入2支試管中,然后進行離心,速率為3400轉/min,離心1 min,觀察凝集情況。(2)Rh血型定型。采取玻片法,把1滴抗D滴在玻片上,并于其上加入1滴受檢者紅細胞懸液,若凝集提示陽性。
1.2.3 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 于3支試管中均加入2滴血清、1滴分型細胞、700 μL低離子介質及2滴凝聚胺,然后進行離心,3400轉/min,離心1 min,去掉上清,在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滴重懸液,輕輕晃動觀察凝集情況,若凝集提示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另外對于血型為Rh陰性血的孕婦來說,還要進行抗人球蛋白檢查,以確定不規(guī)則抗體檢查結果。
1.2.4 IgG抗A/B效價測定 采取酶法測定方式,選取受檢者血清50 μL、2-Me應用液50 μL,將其封閉,于37℃環(huán)境下孵育15 min,然后加入700 μL生理鹽水進行稀釋。選擇1∶32、1∶42、1∶128、1∶256 4 管,在其中加入 1 滴應酶處理紅細胞A/B,37℃環(huán)境下孵育 7 min,離心 1 min,3400轉/min,若效價在1∶64及以上提示陽性。對于孕婦血型為“O”、丈夫血型“AB”來說,行IgG抗A及抗B效價測定;對于夫婦血型相符者來說,則不用行IgG抗A/B效價測定。另外,對IgG抗A/B效價在1∶64及以上的孕婦進行臨床干預。
1.3 觀察指標 對200例受檢者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觀察和統(tǒng)計2組孕婦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情況,包括溶血病發(fā)病率、新生兒血清總膽紅素濃度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規(guī)則抗體檢出情況 200例受檢孕婦中,IgG抗A/B效價在1∶64及以上者103例,占51.5%;IgG抗A/B效價在1∶64以下者97例,占48.5%。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陽性12例,占6.0%;陰性188例,占94.0%。
2.2 2組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200例孕婦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30例(15.0%),受檢組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8例(4%),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074,P<0.05)。2組新生兒血清總膽紅素濃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589,P<0.05)。見表 1。
表1 2組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情況比較[n(%)]
近年來,血型不合引發(fā)的新生兒溶血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1)母嬰血型不合,母體紅細胞缺乏胎兒紅細胞中含有的某種血型抗原,當這種血型抗原經由胎盤進入母體后,會對母體產生相應的免疫性抗體[3]。(2)母體通過輸血等方式或天然存在于胎兒紅細胞血型抗原對應的抗體,這些抗體經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紅細胞出現(xiàn)反應,導致其紅細胞被破壞,進而出現(xiàn)溶血病[4]。溶血病主要表現(xiàn)為黃疸、貧血、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較高等,嚴重時導致新生兒智力下降[5]。因此,產前及時的進行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對預防新生兒溶血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報道稱母體為“O”型血、新生兒為“A”型時,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率比新生兒B型高,這是因為胎兒紅細胞A位點比B位點多[6]。本研究中,200例孕婦經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檢出IgG抗A/B效價在1∶64及以上高達51.5%,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陽性率為6.0%[7-8]。對上述孕婦進行臨床干預,結果顯示,受檢組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率為4.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0%(P<0.05),且受檢組新生兒血清總膽紅素濃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梢姰a前進行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能及時發(fā)現(xiàn)血型抗體效價異常孕婦,給予相應的干預處理,以降低新生兒溶血病發(fā)生率,減輕溶血程度[9]。建議孕婦在妊娠16~20周開展第1次血型抗體檢查,于30周開始第2次檢查[10]。
綜上所述,產前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可作為預防孕婦產后新生兒溶血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之一。
[1] 王蘭芳,蔡娟.孕婦產前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1450例臨床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12(1):69-70.
[2] 林華峰,包廣杰.孕婦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在新生兒溶血病預防中的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2(6):764-765.
[3] 彭靜.血型不合孕婦產前免疫性抗體檢測對產后新生兒溶血病的診斷研究[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43(19):2538-2540.
[4] 華敏玉,姜建,洪俊.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在預測Non-ABO-HDN中的作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3):257-258.
[5] 李就文,陳昌達,陳超群.微柱凝膠檢測在新生兒溶血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1,3(13):7-8.
[6] 吳勇,吳遠軍,陳寶嬋,等.紅細胞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的檢測和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0,7(4):343-346.
[7] 林甲進,朱碎永.孕婦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在診斷非ABO-HDN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1):1488-1490.
[8] 王蘭芳,蔡娟.孕婦產前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1 450例臨床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36(1):69-70.
[9] 林華峰,包廣杰.孕婦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在新生兒溶血病預防中的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6):764-765.
[10] 鐘繼生,張志強,陳翔,等.孕婦血型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對預防新生兒溶血病HDN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1(2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