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莉
試析“V也不V”格式
□朱永莉
現(xiàn)代漢語學界對于“V副VP”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對其下位格式“V也不V”研究卻很少。本文基于語料,試圖從格式內(nèi)部、句法、語義、語用等方面來分析現(xiàn)代漢語口語常用表達式“V也不V”。
句法功能 語義特征 語用功能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我們常常會聽到或看到類似下面的句子:
(1)他疲乏地閉著眼,動也不動地靠坐在后座上。
(2)他們看也不看望遠鏡,就肯定“這玩意兒并不十分可靠”。
(3)在入場和散會的時候,??值米锪伺笥?,怪我對人沒有禮貌,見了面理也不理。
在這些句子中,“動也不動”“看也不看”“理也不理”有一個共同特點:動詞“動”“看”“理”與它們的否定式“不動”“不看”“不理”分別分布在副詞“也”的前面和后面。據(jù)此我們將這種格式概括為“V也不V”,這類結構在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使用頻繁,因此,本文將從格式內(nèi)部特征、句法、語義以及語用等方面,對此格式加以分析。
在北大語料庫①中使用“模式查詢”檢索“V也不V”,共出現(xiàn)1912條語料,其中,剔除了以下明顯不正確以及不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如:
(4)忽必烈道:“我既殺此人,卻又賞他家屬,你們不明白這中間的道理,是也不是?”諸將一齊躬身道:“請四大王賜示?!?/p>
(5)黃幫主帶病在身,你乘危相逼,羞也不羞?
(6)這是一個學究式的人,我心里想,對付這種人容易也不容易,他缺乏激情、缺乏活力和沖動。
(7)從這種意義上說,賽特的價格離譜也不離譜。
例(4)~例(7)中的“是也不是”“羞也不羞”“容易也不容易”“離譜也不離譜”都是同一個詞在“也不”的前后分布著,我們暫且將其概括為“X也不X”,其中“X”可以是動詞(以系動詞“是”居多)、形容詞、名詞等,但是意義與本文所要研究的“V也不V”大相徑庭。如例(4)“是也不是”和例(5)中的“羞也不羞”意思是“是還是不是”“羞愧還是不羞愧”,即“X還是不X”,此類結構常出現(xiàn)在疑問句或否定句中。例(6)則表示“既容易又不容易”,例(7)義為“從這種意義上說,賽特的價格不離譜”。除去以上這幾種情況,本文研究例(1)、例(2)、例(3)中的“V也不V”。
“V也不V”格式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常項“也”、動詞“V”以及它的否定式“不V”。下面分別介紹該格式中的“V”和“也”。
(一)“V也不V”格式中的“V”
根據(jù)觀察和分析語料,筆者對“V也不V”中的“V”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下:
單音節(jié)的V雙音節(jié)的V動、想、看、理、眨、睬、瞅、瞧、望、聞、嗅、問、接、定②、皺、提、摸、講、點、躲、翻、蓋、瞥、瞬③、霎、說、笑、轉、信、攻、嚼、謝、猜、隔、吭、站、拉、數(shù)、響、抬、顫、停、去、涮、刮、嘗、切、玩、晃、送、揭、穿、等、挨、跳、叫報告、在乎、回避、理睬、知道、認識
從統(tǒng)計的表格中可以看出,“V也不V”格式中的“V”具有以下特點:
1.“V”多為單音節(jié)。通過語料分析,“V也不V”中的“V”多為單音節(jié)動詞,也有少數(shù)雙音節(jié)動詞能夠進入這個格式,如“報告”“在乎”“回避”“理睬”“知道”“認識”等。
(8)大夫一動也不動,兩只手瀟灑地插在白大褂的中袋里,眼睛直直地、連回避也不回避地看著我那滿是汗水的臉。
2.多為及物動詞,也有少數(shù)不及物動詞。
(9)她說起話來總是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連笑也不笑。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例(9)中的“笑”義為“露出愉快的表情,發(fā)出歡喜的聲音”,是不及物動詞。
3.多為動作行為動詞。如“動”“看”“想”“眨”“瞧”“望”“睬”“瞄”“哼”“理”“碰”“抬”“笑”“提”等。其中“動”“看”“想”(“思考”的意思,而非能愿動詞“想”)“?!薄巴背霈F(xiàn)頻率都很高,“動”出現(xiàn)頻率最高。
(10)就這樣站了幾個小時光景。沒有飛翔,甚至不見一只鷗移步,唯動也不動地肅立著。我們稱之為“鷗盟”會議。
(11)廣義地說,所有顧客都是看客;反之,看也不看,掏錢就買倒是鮮見。
(13)老駱駝重新站起,伸伸脫毛的頸子,碰也不碰地上的水果,仍舊啃著一枝駱駝刺,它高傲地瞇起眼睛,揚起自己疲憊……
(14)父說這只貓是他從山野里撿來的,它蹲在一株槐樹下的草堆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前面樹枝上叫得歡的畫眉。
(15)警察毫不猶豫也毫不留情地朝瓦洛加屁股猛擊兩棍,瓦洛加哼也不哼。
(16)那知來者理也不理,等走到我身邊時,悻悻地丟了一句:“你認錯人了,我是白樺不是葉……”
4.口語色彩比較濃。通過分析語料,“V也不V”廣泛出現(xiàn)在當代報刊、小說、訪談類節(jié)目以及一些翻譯作品中,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口語格式。事實上,能夠進入“V也不V”格式的“V”遠不止CCL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這些動詞,筆者將孟琮等編的《漢語動詞用法詞典》中的部分口語化比較強的動詞帶入“V也不V”格式,絕大多數(shù)都是成立的。如:扔也不扔、走也不走等。
(二)格式中的“也”
對于副詞“也”,《現(xiàn)代漢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作了詳細的解釋。《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中對副詞“也”的解釋有6種:①表示同樣;②單用或疊用,強調兩事并列或對待;③疊用,表示無論這樣或那樣,結果都相同;④用在轉折或者讓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雖然、即使”等呼應),隱含結果相同的意思;⑤表示委婉;⑥表示強調(有時跟上下文的“連”字呼應)?!冬F(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版)對“也”的第三類意思進行了注釋:表示“甚至”。加強語氣,前面隱含“連”字。多用于否定句。a.前面是名詞。他頭也不抬,專心學習。b.前面是“數(shù)量(+名)”,數(shù)詞限于“一”。一張紙也沒丟。c.前面是動量詞,數(shù)詞限于“一”。樹葉一動也不動。動量詞與動詞同形時,“一”可省略。動也不動/看也不看?!癡也不V”格式中的“也”主要表示強調。
(一)作謂語
對于非PCI醫(yī)院轉診患者,則在檢測后利用遠程傳輸系統(tǒng)開始遠程會診,確診后將患者送到本院,在路途中做好談話相關的準備工作,同時啟動導管室,進入醫(yī)院之后,直接將患者送到導管室開始進行PPCI手術[16]。
(17)我當時愛讀李商隱,一部《玉溪生詩集》常在書桌上,雪峰翻也不翻,有時還斜瞥一眼,給一個“無聊”的評語。
(18)他走了一家又一家,毛遂自薦??墒怯行┊嬌桃宦犝f他是中國人,看也不看他的畫,說:“我們這兒從來不展出中國人的畫!”
(19)唐司令官親自開車帶兩名衛(wèi)士到了檢查站,坐也不坐一下,便站在檢查站停車檢查的公路上,不知道要做什么。
(20)怕的是自己一讀之后回心轉意,再恨不起來了,故此索性看也不看一眼,來個避文如避仇。
(21)我母親迎出來,還要向他問話,誰料他連看也不看我母親一眼,一頭就鉆進小跨院去了。
在例(17)~(21)中“V也不V”均作句中的謂語,但各有特點,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a.單獨作謂語,如例(9);b.后接賓語,如例(18)中“看也不看他的畫”;c.后接表時量或動量的補語,如例(19)、例(20)中的“坐也不坐一下”“看也不看一眼”。d.是b和c的綜合,即“V也不V+賓語+時量性或動量性的補語”,如例(21)中的“看也不看我母親一眼”。
(二)作狀語
除了作謂語以外,“V也不V”在很多情況下還可以作狀語。如:
(22)英國詩人雪萊好讀書,常站在一個地方,一動也不動地讀,一天可以讀上十六小時。
(23)“在我房子里,”湯姆正忙著看書,看也不看地隨手一指,“在閣樓上。”
上述兩個例句中,“一動也不動”和“看也不看”分別修飾動詞“讀”和動詞性短語“隨手一指”,在句中充當狀語。
(三)可作補語
(24)我們兄弟幾個站在那里,嚇得一動也不動,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親象孩子一樣哭,我原來以為做父親的是不會哭。
(25)他那對微帶淡黃色的灰眼睛,一會兒閃耀得非常光亮,一會兒卻變得動也不動,暗淡無神,好象剛才的光亮突然熄滅了一般。
(26)村長驚訝也不是沒道理,因為矮人族一聽到赤肌鬼的名字,便憤怒得動也不動。
例(24)~(26)中的“一動也不動”和“動也不動”分別作“嚇”“變”“憤怒”的補語,表示一種狀態(tài),屬狀態(tài)補語。
(四)可作定語
(27)由于涼恐而睜得圓溜溜的兩眼,仔細地觀察著美人的臉。慘白的,動也不動的范萊麗雅,顯得比平時更加美麗了。
例(27)中,“動也不動”和“慘白的”一起修飾“范萊麗雅”,作“范萊麗雅”的定語。
(五)在句中作獨立成分
(28)他們像第三個人那樣,繼續(xù)他們的行程,想也不想,根本無視天才或狂人的存在。
(29)兩個女學生一見警察來干涉了,立刻跳起身子,坐也不坐,就逃似的跑走了。
(30)都說這次完全是當?shù)剞r(nóng)民不對,他們什么都沒偷,是農(nóng)民認錯了人,問也不問,就圍住他們,用扁擔、千擔、鐵鍬什么的把他們痛打一頓。
例(28)~(30)中的“想也不想”“坐也不坐”和“問也不問”在句中是獨立成分,與后續(xù)句子的關系主要是順接關系。
(一)否定性
“V也不V”包含了“V”和“不V”兩個事件,“V”是說話者希望發(fā)生的事情,是未然,“不V”是已然的事件,再加上“不”本身的否定意義,使格式“V也不V”具有了否定性。
(31)宋藹齡嘻嘻笑著騎在前面,路口亮起了紅燈,她看也不看就沖了過去。在那里指揮交通的是個留大胡子的印度錫克族交通警……
(32)那狼也怪,像趕什么急事,一個接一個擦身而去,連聞也不聞他一下。
例(31)可以理解為“她不/沒看就沖了過去”;例(32)可以理解為“狼沒聞他”。由此可見,“V也不V”具有否定性,可以理解為“不/沒V”。有時,我們可以看到“V也不V”會以“連/一V也不V”的形式出現(xiàn),少數(shù)情況下后面還可以出現(xiàn)“一下”“一眼”“一聲”等。呂叔湘(1994)、朱景松(2007)均提出“連”表示強調,多與“都”“也”等副詞相呼應配合使用,可見,“連”是對“V也不V”的更深程度的否定,是強調否定;“一”也是對“不V”的完全否定,表示“一點也不V”。同樣,作為補語的“一下”“一眼”“一聲”也是對“不V”的完全否定,意為“一下也不V”“一眼也不V”“一聲也不V”。
(二)描述性
“V也不V”的句法功能,在句中可以作謂語、狀語、定語、補語以及獨立成分?!癡也不V”主要是對句中的人或物以及施事者的動作、行為、狀態(tài)進行描述。如例(17)中“翻也不翻”用來描述主語“雪峰”的謂語動作;例(22)中,“一動也不動”作為動詞“讀”的狀語,用來描述“讀”;例(24)中,“一動也不動”用在動詞“嚇”的后面作補語,用來描述被嚇后的狀態(tài);例(27)中,“動也不動”作定語,用來描述范萊麗雅的狀態(tài)。
(三)強調性
《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版)認為,“也”表示“甚至”,加強語氣。“V也不V”中“V”和“不V”分布在“也”的兩端,主要表達的意思是“不V”,即“也”是在強調“不V”,從而使整個“V也不V”結構具有了強調義。有時幾個“V也不V”一起使用或前加“連”“一”或后加“一眼”“一下”等補語,那么“V也不V”的強調功能更為明顯。
(33)提著兩盞青紗燈籠,正在悄悄地說,偷偷地笑,一瞧見李尋歡,就說也不說,笑也不笑了。
如果將例(33)改成“提著兩盞青紗燈籠,正在悄悄地說,偷偷地笑,一瞧見李尋歡,就不說、不笑了”或者“提著兩盞青紗燈籠,正在悄悄地說,偷偷地笑,一瞧見李尋歡,就也不說、也不笑了”,可以看出“也不說、也不笑”與“說也不說、笑也不笑”都表示“不說、不笑”的意思,但是三者在程度上是遞進的,“V也不V”的強調功能更為明顯。
(四)主觀性
在“V也不V”格式中,“V”多為口語性較強的動詞,這為說話人在講述或描述時增加了很多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在提到“否定性”時,“V也不V”可以理解為“不/沒V”。從認知的角度看,“不”主要從主觀的角度否定動作發(fā)出者(主語)發(fā)出某個動作行為的主觀愿望或者說話者的主觀評價,因而“V也不V”具有了很強的主觀色彩。
(34)別人幫助我,我也一定要幫助別人!不信,你現(xiàn)在跳下水去,我一定連想也不想,噗咚就跳進去,把你救上來!你跳吧!
(35)你們?nèi)羰拱咽裁葱轮R呈獻他們面前,他們是連睬也不睬的,這還算好呢,也許還要惡罵你們一陣,說是不懂得天高地厚。
例(34)中,“連想也不想”表達的是自己一定會“不想”,是自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例(35)中,“連睬也不睬”用在“是……的”強調句中,更進一步表達了說話人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后面“這還算好呢”是對“連睬也不睬”的評價。根據(jù)語境,在說話者眼中,“連睬也不睬”和“也許還要惡罵你們一陣”都是不好的行為,在說話者看來“他們不應該這么做”。
“V副VP”結構在語義上不能完全自足,需要與其他單句或復句一起形成意義完整的句子,“V也不V”結構也具有這個特點。從上文可知,“V也不V”可以作謂語、狀語、定語、補語和獨立成分,作狀語、定語時只是修飾語,作補語時與前面的動詞共同構成一個句子成分,這三種情況暫且不論,作謂語和獨立成分的“V也不V”結構在語篇中常處于中置或后置。
“V也不V”中置時,它與后續(xù)句子的關系如下:
1.順承關系
(36)助手放下盤子,看也不看他就離開了。他坐了大約十分鐘,沒喝牛奶,也沒付錢就起身走了。
2.并列關系
(37)他那出神的眼珠一動也不動,浮腫的眼皮急速地眨了幾眨。
“V也不V”后置時,它與前面句子的關系如下:
1.假設關系
(38)如果你再學斗雞眼,你的眼睛就會那樣一動也不動了!
2.轉折關系
(39)阿飛長長呼吸了一次,身子卻動也不動。
3.補充關系
(40)胡浩也沒有動,照樣蹲在屋角,一動也不動。
在使用過程中,“V也不V”并不總是孤立地出現(xiàn),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常常出現(xiàn)一些其他成分,形成多種擴展式,具體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連/一V也不V
(36)旁邊就是一條水溝,但他連看也不看一眼,汗水從頭上流下來,雙手緊緊插入泥中。
(37)努爾哈赤仍是兩眼瞪得溜圓,一眨也不眨,好像根本沒有這回事。
(二)V也不V一下/一眼/一聲
(38)太陽光如燒紅了的鋼針,一根一根地扎過來,又痛又酸,他雙眼連眨也不眨一下,汗水從頭上、身上,一直流到地上,把腳下那片地都洇濕了。
(39)前院里,成排的仆人分站成兩隊,齊聲地向母親問好,而母親卻瞅也不瞅一眼,大步地就往后院里走,若在平常,母親每次出門,回家時總要到……
(三)連V也不V一下/一眼/一聲
(40)我們望眼欲穿!我們左等右盼!可是他呢?他看也不看我們一眼!理也不理我們一聲!動也不動一下!
“V也不V”結構在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使用十分普遍,但由于筆者水平和能力有限,本文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對此格式的研究還可以更深入,同時也可以將它與同類格式進行比較,這樣更利于對外漢語教學。
注釋:
①本文語料均出自北京大學語料庫(CCL),為了節(jié)省篇幅在使用時不一一標明出處。
②定:為“入定”義,動詞。
③瞬、霎:眼珠兒一動,義為“眨眼”,多出現(xiàn)在現(xiàn)當代小說中。
[1]賀煒.論“V都不V”格式[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李思月,劉敏.“V都V了”構式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4,(7).
[3]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4]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孟琮等編.漢語動詞用法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6]佟淑玲.“都+NP+了”句式的語義特征[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4).
[7]王亞鳳.從三維視角看“X都X了”[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5).
[8]鄭劍平.試論四川方言的“V都VP了”結構[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9]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10]朱景松.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Z].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
(朱永莉 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