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珍
基于語料庫的近義詞識解和辨析
——以“凸顯”“凸現(xiàn)”“突顯”“突現(xiàn)”為例
□姜淑珍
“凸顯”“凸現(xiàn)”“突顯”“突現(xiàn)”四詞發(fā)音、詞義、用法相近,容易混淆。從大型語料庫中可見其通用性差異;四詞的理據(jù)性不相伯仲,系統(tǒng)性有強弱之分。通過語義解構,可以辨析四詞的細微區(qū)別。“凸顯”和“凸現(xiàn)”應為近義詞;“突顯”可推薦為“凸顯”的異形詞;“突現(xiàn)”和“凸現(xiàn)”為義項同義詞?!巴滑F(xiàn)”在語例中展示出新的義項是詞語原有的兩個義項互相作用的結(jié)果。大型詞典在4個中詞的立目和注釋上還有值得商榷之處。
Tuxian 語料庫 認知識解 語義解構
查找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網(wǎng)絡版-現(xiàn)代漢語語料(http://ccl.pku.edu.cn:8080/ ccl_corpus)我們發(fā)現(xiàn),標題中四組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用法非常混亂。以下例句①,均出自報章語篇,Tuxian②的意義和語境基本相同,卻使用了不同的詞匯形式,不免讓讀者眼花繚亂。
(1)隨著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
(2)但令人擔憂的是,在用水矛盾日益[凸現(xiàn)]的今天,中國西北地區(qū)的水資源浪費現(xiàn)象卻依然嚴重。
(3)……對美國說“不”的勇氣將會越來越大,歐美矛盾會越來越[突顯]。
(4)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國有企業(yè),其經(jīng)營機制上的矛盾日益[突現(xiàn)]。
鄭林麗,董斌[1]就4個詞的混用現(xiàn)象做過簡要討論,提出“它們出現(xiàn)的頻率似乎不相上下。”筆者認為“頻率不相上下”的說法欠妥,CCL中4個詞使用頻次相去甚遠。
筆者在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的相似詞網(wǎng)絡平臺(http://klcl.pku.edu.cn:8080/seek/check.php)上對這4個詞進行查詢,其相似度排序如下:“凸顯-凸現(xiàn)”:0.999;“凸顯-突顯”:0.914;“凸現(xiàn)-突顯”:0.907;“凸現(xiàn)-突現(xiàn):”0.867;“凸顯-突現(xiàn)”:0.782;“突顯-突現(xiàn)”:0.754。單字:“凸-突”的相似度為:0.626;“現(xiàn)-顯”的相似度為:0.333。Aitchison[2]指出在人腦詞庫中,越是發(fā)音、詞義或用法等方面相近的詞,互相之間的聯(lián)系越為密切,而由于聯(lián)系密切,所以也特別容易混淆,從而在理解和表達式發(fā)生錯誤。這正是標題中的4詞容易造成混淆的原因。
筆者在CCL中對4詞的復現(xiàn)率和搭配進行考察。CCL總字頻數(shù):307,317,060,總字種數(shù):9711(查詢?nèi)掌冢?013年12月1日)。
表1:CCL中“凸”“突”“顯”“現(xiàn)”的字頻
可見現(xiàn)代漢語中“現(xiàn)”的標準化詞頻達到每百萬字403次之多,為高頻字,“顯”“突”次之,而“凸”為低頻字。
表2:CCL中Tuxian的詞頻
組合成詞后,“凸顯”“凸現(xiàn)”的詞頻卻遠高于“突顯”“突現(xiàn)”??梢姟巴癸@”和“顯現(xiàn)”為強搭配詞,而“突顯”“突現(xiàn)”的搭配力度較弱。
語料庫語言學家認為詞的意義在于它的搭配,應該通過搭配來認識一個詞。從檢索中可見,這4詞多用于正式語體,絕大多數(shù)檢索條來自于新聞報刊語篇。Tuxian為動詞,也有少部分充當名詞(主要在“凸顯”和“凸現(xiàn)”的檢索條下)。Tuxian搭配頻率超過5次以上的名詞如下。凸顯:問題(48),作用(21),矛盾(18),重要性(14),地位(13),理念(12),效應(8);凸現(xiàn):問題(32),優(yōu)勢(19),矛盾(9),地位(7),主題(7),作用(7);“突顯”和“突現(xiàn)”沒有搭配頻率超過5次的名詞。搭配中,另一重要信息為與Tuxian共現(xiàn)的修飾語。與Tuxian搭配頻率超過5詞的副詞如下。“凸顯”:日益(41),更加(11),進一步(6);“凸現(xiàn)”:日益(20),已經(jīng)(6)。而“突顯”和“突現(xiàn)”的修飾語卻顯現(xiàn)離散性,沒有頻率超過5次以上的副詞搭配。
綜上,“凸顯”“凸現(xiàn)”在語料庫中復現(xiàn)率遠高于“突顯”和“突現(xiàn)”?!巴埂焙汀帮@、現(xiàn)”是屬于強搭配詞。“突”和“顯、現(xiàn)”為弱搭配。和“凸顯、凸現(xiàn)”搭配的NP以及修飾語在數(shù)量和類型上都多樣豐富。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4詞的通用性分別為:“凸現(xiàn)>凸顯>突現(xiàn)>突顯”。
“突-凸”和“現(xiàn)-顯”為兩組近義詞。從《新華字典》的釋義看,“突”為會意字,從穴,從犬:犬從洞穴中突然竄出;“凸”為象形字,義為“高出周圍”。但是在引申義中,兩者義項交叉于“高出周圍”?!艾F(xiàn)”為形聲字,從玉,從見。本義為打開玉璞見光彩,今義已泛化?!帮@”為會意字,本義為頭上的裝飾品?!帮@”,見也。故,“現(xiàn)”“顯”二字為同義字,兩者在“表露在外”義項上重合。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下稱《現(xiàn)漢》)作為我國第一部確定現(xiàn)代漢語詞匯規(guī)范的辭典,在異形詞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整理了大量的異形詞[3]。但是,《現(xiàn)漢》(第6版)對Tuxian的4個形式均予以獨立立目,并未將其中任何一對視為異形詞。其釋義如下:
“凸顯”:【動】清楚地顯露:草地上~出一座花壇|市場規(guī)范化的問題日益~出來。
“凸現(xiàn)”:【動】清楚地顯現(xiàn):在一排排的校舍中~出圖書館的高樓。|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不少歷史遺留問題~出來。
“突顯”:【動】突出地顯露:手臂上~出一條條青筋|產(chǎn)品的包裝也~出民族特色。
“突現(xiàn)”:【動】①突然顯現(xiàn):轉(zhuǎn)過山腳,一片美麗的景色~在眼前。②突出地顯現(xiàn):語言和行為都~了他的個性。
從以上注釋可見,“凸顯”“凸現(xiàn)”“突顯”“突現(xiàn)”四詞的義項相近,但是“突現(xiàn)”另具“突然顯現(xiàn)”義項。正是基于以上語義的重合,才會造成用法上的混亂。
再看《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下稱《規(guī)范》)(第2版)。
“凸顯”:清楚地顯露出來:~英雄本色。[提示]跟“凸現(xiàn)”不同“凸顯”側(cè)重于顯露、顯示,強調(diào)從隱到顯的過程;“凸現(xiàn)”側(cè)重于呈現(xiàn)’出現(xiàn),強調(diào)從無到有的結(jié)果。
“凸現(xiàn)”: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前言~本書的特點。
“突顯”:突然顯露出來:身體~不適。[提示]跟“凸顯”不同。
“突現(xiàn)”:①突然出現(xiàn):走出山口,一抹平川~在眼前。②突出地顯現(xiàn):他以精湛的表演~人物的復雜性格。[提示]用于以上意義時不要誤寫作“凸現(xiàn)”。
正如嚴學軍和孫煒[4]所述,《規(guī)范》增加了“凸現(xiàn)”和“凸顯”的辨析,主要從“顯”和“現(xiàn)”的語義要素的區(qū)別,即“顯”強調(diào)從隱到顯的過程;而“現(xiàn)”強調(diào)從無到有的結(jié)果。這似乎使得這兩詞的區(qū)別略顯清晰?!兑?guī)范》從學理上指出詞語的細微差別,對語言的規(guī)范使用是有積極作用的。筆者也認為對“凸現(xiàn)”的解釋《規(guī)范》的“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要比《現(xiàn)漢》“清楚地顯現(xiàn)”更加清晰、精準。
從學理上考據(jù),“突然”表示時間的瞬間完結(jié),而“顯”強調(diào)“從隱到顯的過程”本身義項上是沖突的,“突”和“顯”源義無法結(jié)合,只有“突出”和“呈現(xiàn)”的義項能得以結(jié)合。筆者以為,“突顯”可作為“凸顯”的異形詞,義為“突出地顯露”。語料庫中的低復現(xiàn)率性也可以作為推薦其為異形詞的依據(jù)。
“突現(xiàn)”為多義詞?!冬F(xiàn)漢》和《規(guī)范》注釋中的第一義項(下稱:突現(xiàn)①)為:“突然顯現(xiàn)”和“突然出現(xiàn)”,所給例句相似?!冬F(xiàn)漢》的注釋更注重系統(tǒng)性,因為其它幾個詞語“現(xiàn)”均解釋為“顯現(xiàn)”。而對于第二個義項(下稱突現(xiàn)②),兩者均解釋為“突出地顯現(xiàn)”。然而筆者在觀察語料庫時卻發(fā)現(xiàn),在許多語例中,卻很難區(qū)分“突現(xiàn)①”和“突現(xiàn)②”。有時可以依據(jù)語境來區(qū)分。如某新聞標題:
(5)北京春節(jié)廟會[突現(xiàn)]“申奧”主題
該句可以理解為“突然出現(xiàn)”也可以理解為“凸出呈現(xiàn)”,但是文中詳述為:
(6)今年的北京廟會不僅展現(xiàn)了妙趣橫生的老北京民俗文化,而且[突現(xiàn)]了北京申奧主題。
依據(jù)語境可以認定該句子中為“突出顯現(xiàn)”之義。我們認為“突現(xiàn)②”的意思是基于“突現(xiàn)①”引申而來,而語言中還存在一個兼有“突然出現(xiàn)”和“突出呈現(xiàn)”的義項,我們稱之為“突現(xiàn)③”。釋例如下:
(7)可能會被下意識的聯(lián)想如何不時[突現(xiàn)]在意識的前景之中的機制所吸引。
(8)他兩眼盈滿的淚水映照著遠方[突現(xiàn)]的那團耀眼的巨焰,轟鳴聲幾秒鐘后才傳過來。
以上例句中,“突現(xiàn)”均表快速,又兼具“突出地呈現(xiàn)”的意思,似乎很難單歸入獨①或②義中。“突現(xiàn)③”為①或②義的融合義,是其互相影響和制約而產(chǎn)生的新義項。
鑒于古代漢語語料庫中沒有4詞的用例,可認為四詞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才完成詞匯化和進入語言流通的。也就是說歷時考察的手段在4詞的辨析上發(fā)揮不了作用。下面我們借助系統(tǒng)性手段對4詞進行考察。系統(tǒng)性原則主要是根據(jù)等義成分在重合義項上組詞的系統(tǒng)性進行取舍。在現(xiàn)代漢語“凸-突”和“顯-現(xiàn)”在各自的重合義項上的使用情況如下所示:
表1:“凸-突”的系統(tǒng)性考察
表2:“顯-現(xiàn)”的系統(tǒng)性考察
以上組詞均來自《現(xiàn)漢》(第6版)。從上表“凸”在“高出周圍”的義項上系統(tǒng)性強于“突”;“現(xiàn)”和“顯”的系統(tǒng)性強弱似乎相去無幾。那么可以認為:“凸顯”和“凸現(xiàn)”的系統(tǒng)性高于“突顯”和“突現(xiàn)②”?!巴埂被旧吓c“具體”的物體搭配,我們推測,“凸”的抽象義項,可能是受到“突”的影響。
下面我們推演四詞的認知識解過程,鑒于“凸顯”和“凸現(xiàn)”的細微區(qū)別,我們認為其語義引申的過程是相似的,可以歸為一組。
“凸顯和凸現(xiàn)”從本義到擴展衍生的過程中,兩次觸發(fā)概念隱喻操作,如下圖所示:
圖1:“凸顯/凸現(xiàn)”的語義推理
我們通過例子闡釋“凸顯/凸現(xiàn)”從源義經(jīng)過隱喻操作的語義擴展的過程。
(9)一個孔武的土著男性的頭顱則[凸顯]正中,其兩旁的巨手一托太陽,一舉明月。(源義)
(10)其頭部的前后各有一個面部,一手執(zhí)法器,一手扶膝,兩個乳房[凸現(xiàn)]……(源義)
(11)終于一顆顆紅五星在折開的樹枝中[凸顯]出來。(目標義1)
(12)結(jié)果是西方與俄之間早已有之的矛盾和分歧重新[凸顯]。(目標義2)
在例(9)中,“頭顱”為具體的物體,表示“高出周圍物體”;而往往高出周圍的物體容易是自身清楚地顯露出來,成為注意的焦點;繼而“凸顯”的詞義擴展到“(具體物體)清楚地顯露出來”,其受事可以無需在形態(tài)和空間上高出周圍物體,這是一個基于相似性的隱喻過程,即“清楚顯露出來的物體是高出的物體”,如例(11)?,F(xiàn)代漢語中絕大多數(shù)“凸顯”和“凸現(xiàn)”的對象為抽象的事物如“問題、矛盾”。這是一個從具體域映射到抽象域的隱喻過程,語義得以進一步拓展。如例(12)“凸顯”的對象已經(jīng)是抽象的“矛盾和分歧”,隱含了“矛盾和分歧是顯露出來的事物”的概念隱喻。從語料可見,目標義2為“凸顯”和“凸現(xiàn)”主導義項。我們將“突顯”視為“凸顯”的異形詞,無需構建其識解過程。
下面考察“突現(xiàn)”的語義識解。我們考察的4個詞中,只有“突現(xiàn)①”CCL古代漢語語料庫中出現(xiàn),可推測“突現(xiàn)②”的意思是基于 “突現(xiàn)①”引申而來,“突現(xiàn)③”為“突現(xiàn)①”和“突現(xiàn)②”的語義融合。
圖2:“突現(xiàn)”的語義隱喻推理
(13)2002年全國足球甲級隊海埂春訓期間,某國腳[突現(xiàn)]球場……(源義)
(14)在枕邊備有附有燈光的圓珠筆與備忘錄,靈感[突現(xiàn)]時,就可立刻隨手記下。(目標義1)
(15)于是漸漸地,在二維平面中清晰地[突現(xiàn)]出一個三維立體的圖像。(目標義2)
(16)掛靠企業(yè)的產(chǎn)權模糊問題[突現(xiàn)]出來。(目標義3)
(17)不多時日后,一幢幢樓房、一條條街道將[突現(xiàn)]在我們眼前,20平方公里的開發(fā)區(qū)必定處處充滿生機。(目標義4)
“突現(xiàn)”的目標義1既表示速度之快,又有“突出呈現(xiàn)”之義,表示一種“從無到有的快速改變而引起人們的關注”,如果換成“凸顯/凸現(xiàn)”,就失去了“快速”之義。
綜上,“凸顯”和“凸現(xiàn)”通用性相似,在詞義上略有差異,“凸顯”強調(diào)從隱到現(xiàn)的過程,“凸現(xiàn)”側(cè)重從無到有的結(jié)果,可以視為一對近義詞;而“突顯”因其通用性、理據(jù)性、系統(tǒng)性均較弱可推薦為“凸顯”的異形詞。“突現(xiàn)”可視為有3個義項?!巴滑F(xiàn)①”:突然出現(xiàn);“突現(xiàn)②”:突出呈現(xiàn);“突現(xiàn)③”:突然出現(xiàn)而突出呈現(xiàn)?!巴滑F(xiàn)”和“凸現(xiàn)”為義項同義詞。
注釋:
①如無特別注明,本文的例句均來自CCL。
②為表述之便,本文將Tuxian作為4詞的總稱。
[1]鄭林麗,董斌.“凸顯”“突顯”“凸現(xiàn)”和“突現(xiàn)”[J].語文建設,2005,(4):55-56.
[2]Aitchison,J.Words in the Mi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M].Oxford:Blackwell,1987:283.
[3]楊春.現(xiàn)代漢語中的異形詞[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42.
[4]嚴學軍,孫煒.“凸顯”“突顯”與“凸現(xiàn)”“突現(xiàn)”[J].辭書研究,2012,(1):84-86.
(姜淑珍 浙江杭州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310028;浙江杭州 浙江財經(jīng)大學外國語學院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