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騰,張雪婷,朱永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6)
利用壓電陶瓷片激勵Lamb波[1]是一種常用的材料損傷檢測方法。Lamb波各模式信號之間的混疊在損傷檢測中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實際檢測中時常會碰到小尺寸的檢測平面,那么這時候利用傳感器布設(shè)來防止混疊和邊界反射信號是無法實現(xiàn)的。本文提出了通過Lamb波激勵模式優(yōu)化,達到小范圍、近距離情況下?lián)p傷信號之間的模式分離,實驗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能夠在小范圍內(nèi)提取損傷信號。
圖1 無損鋁板傳感器分布圖Fig.1 Nondestructive aluminum sensor distribution diagram
實驗中我們采用LF21型鋁板作為實驗試件,尺寸為600×600×2mm。首先我們在鋁板上用耦合劑粘貼3塊直徑10 mm,厚度1 mm的壓電陶瓷片。實驗過程中我們使用經(jīng)過Hanning窗調(diào)制的5周期正弦信號作為激勵信號,激勵信號幅值為5 V,中心頻率為150 kHz。實驗鋁板以及壓電陶瓷的布設(shè)平面圖、側(cè)視圖如圖1所示。
S0模式和A0模式[2]的傳播速度對于后續(xù)小范圍、近距離損傷信號的研究是必須的,所以我們首先測量S0、A0模式波在LF21鋁板內(nèi)的傳播速度?;趫D1中的圖(b)我們分別給PZT2和PZT3施加激勵信號,PZT1作為接收,PZT2為同面激勵,PZT3為異面激勵,接收PZT和激勵PZT之間的間距ΔL=173 mm,PZT和邊界距離d=213.5 mm。經(jīng)過Matlab程序處理后的信號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第一部分代表S0模式波,由于S模式波的對稱性,所以PZT1接收到的波形幅值和相位相同,而第二部分表示A0模式波,由于A模式波的反對稱性,所以PZT1接收到的波形幅值相同,相位相反。
對于上述波形我們驗證S0模式和A0模式波在鋁板中傳播的群速度。圖中激勵信號的幅值為原信號幅值的1/500。3個信號峰值點從左到右對應(yīng)激勵信號峰值點、PZT接收到的S0模式波峰值點、PZT接收到的A0模式波峰值點,我們可以從Matlab處理信號圖上得到激勵信號橫坐標x=491,xS0=848,xA0=1192,相鄰兩個點之間的采樣時間差為采集整個信號的時間,在本次實驗中T=250μs,n表示采集到的信號點數(shù),本實驗中n=2 500,所以相鄰采樣點之間的采樣時間差τ=10-7秒。根據(jù)速度公式可以得到VS0=4 846 m/s,VA0=2 468 m/s,此速度只是作為后續(xù)小范圍、近距離損傷信號研究的一個參考速度。
圖2 遠距離接收的同面、異面信號Fig.2 Long distance with the same surface and contrary surface signal
我們知道,在材料損傷檢測中,利用PZT作為傳感器檢測損傷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單面激勵、單面接收和雙面激勵和單面接收兩種,所以本節(jié)主要研究哪一種激勵方式[3]更適合近距離損傷的檢測。
在小范圍近距離損傷實驗中,我們縮小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具體實驗布設(shè)如圖1(b),其中ΔL取值為55 mm,則相應(yīng)的取值為272.5 mm。實驗過程中我們使用經(jīng)過Hanning窗調(diào)制的5周期正弦信號作為激勵信號,激勵信號幅值為5 V,中心頻率為150 kHz。實驗中采用PZT1作為接收,PZT2作為激勵,接收到的單面同面信號如圖3所示。
圖3 5.5cm下的單面同面信號Fig.3 Sided with the surface signal under 5.5cm
從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同面信號的有3個峰值近似的波峰,而且接收到的信號不是5周期信號,原因是激勵和接收PZT之間的距離太近,不滿足防止混疊的最小距離條件,S0模式波和A0模式波產(chǎn)生了混疊,無法分析信號,所以近距離損傷檢測采用單面激勵方式是不可行的。
為了驗證近距離損傷檢測中雙面激勵的效果,我們同時激勵PZT2和PZT3,PZT1作為接收,接收到的雙面信號如圖4所示。
圖4 5.5cm下的雙面信號Fig.4 Double signal under 5.5cm
從雙面信號圖中可以明顯看到1個5周期信號,其中波峰代表S0模式波的波峰,經(jīng)計算S0模式波波速為4 792 m/s,和理論值接近。由于雙面激勵無法將A0模式波完全消除,所以呈現(xiàn)出了幅值很小的A0模式波。
從上面的研究結(jié)果我們可以看出,在近距離、小范圍內(nèi)檢測損傷時,采用雙面激勵是可行的,而采用單面激勵存在著不足。所以,在近距離損傷中,我們應(yīng)該優(yōu)先考慮雙面激勵方式。
本節(jié)主要對近距離損傷檢測所接收到的損傷信號進行分析研究。在近距離損傷檢測中,在第2節(jié)中的LF21鋁板上人為制造一個損傷空洞,在鋁板上布設(shè)4塊PZT,其中2塊對稱粘貼在損傷鋁板的正反面,記為PZT1和PZT2;另外2塊作為接收,記為PZT3和PZT4。其中損傷位置到PZT1(PZT2)和PZT3的距離相等。實驗鋁板以及壓電陶瓷的布設(shè)平面圖、側(cè)視圖如圖5所示。
圖5 有損鋁板傳感器分布圖Fig.5 Destructive aluminum sensor distribution diagram
在損傷實驗中,我們首先給PZT1施加經(jīng)過Hanning窗調(diào)制的5周期正弦信號作為激勵信號,激勵信號幅值為5 V,中心頻率為150 kHz。同時讓PZT3和PZT4作為接收傳感器,PZT3接收到的是有損傷信號,而PZT4接收到的是無損傷信號。他們的信號差含有損傷信息,經(jīng)過Matlab處理后圖形如圖6所示。
圖6 單面激勵信號圖Fig.6 Single excitation signal diagram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有損信號的幅值比無損信號的幅值大,是因為Lamb波經(jīng)過損傷傳播到接受傳感器的信號和Lamb波直線傳播到接收傳感器的信號發(fā)生了混疊,導致了信號幅值的增大,兩者的差信號就是損傷信號,其中包含了損傷信息。
從圖中可知,對應(yīng)波峰的時間差是確定的,激勵傳感器到損傷的距離和損傷到接收傳感器的距離是確定的,本實驗中的距離之和為12.2 cm。并且損傷空洞并不會引起Lamb波各模式波的傳播速度,所以根據(jù)距離之和和時間,我們可以測得S0模式波的速度為6 545 m/s。與無損傷板上測得的速度相差甚遠,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單面激勵模式中的模式發(fā)生了混疊,所以差信號中的第一個波峰并不代表S0模式波。
接下來我們同時對PZT1和PZT2施加激勵信號[4-6],即采用雙面激勵的方式進行實驗。雙面激勵實驗中我們得到的PZT3有損傷信號和PZT4無損傷信號以及他們的差信號如圖7所示。
從圖中可知,對應(yīng)波峰的時間差是確定的,激勵傳感器到損傷的距離和損傷到接收傳感器的距離是確定的,本實驗中的距離之和為12.2 cm。并且損傷空洞并不會引起Lamb波各模式波的傳播速度,所以根據(jù)距離之和和時間,我們可以測得S0模式波的速度為4 778 m/s。與無損傷板上測得的速度接近,說明了雙面激勵在近距離損傷檢測中是可行的。
文中對主動Lamb波[7]監(jiān)測技術(shù)在小范圍、近距離損傷中的激勵方式進行了研究。根據(jù)實驗和理論計算,對單面激勵和雙面激勵損傷信號進行了對比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小范圍、近距離的損傷檢測中,運用雙面激勵方式比單面激勵方式的效果好,精確度高。這對于目前廣泛研究的基于Lamb波的損傷檢測技術(shù)是十分有幫助的。
圖7 雙面激勵信號圖Fig.7 Double excitation signal diagram
[1]魏鳳春.利用壓電陶瓷片進行復合材料無損檢測的研究[D].河南:鄭州大學,2006.
[2]蔡建,袁慎芳,張逍越,等.Lamb波雙面激勵方法及其在近鄰損傷監(jiān)測中的應(yīng)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0,42(1):62-67.CAI Jian,YUAN Shen-fang,ZHANG Xiao-yue,et al.Lamb wave double side exci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djacent damage monitoring[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10,42(1):62-67.
[3]彭鴿,袁慎芳.主動Lamb波監(jiān)測技術(shù)中的傳感元件優(yōu)化布置研究[J].航空學報,2006,27(5):957-962.PENG Ge,YUAN Shen-fang.Optimization for collocation of sensors in active lamb wave-based monitoring[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06,27(5):957-962.
[4]Benmeddour F,Grondel S,Assaad J,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A0 and S0 Lamb waves interaction with symmetrical notches[J].Ultrasonics,2009,49(2):202-205.
[5]Rathod V T,Mahapatra D R.Ultrasonic Lamb wave based monitoring of corrosion type of damage in plate using a circular array of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J].NDT&E International,2011(7):628-636.
[6]GAO Dong-yue,WANG Yi-shou,WU Zhan-jun,et al.Design of a sensor network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a fullscale composite horizontal tai[J].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14(3):1-11.
[7]LIU Yan,WANG Yue-min,SHEN Chuan-jun,et al.Damage detection for plate-like structure based on lamb wave and time reversal theory[J].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2012(5):1778-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