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山下英子]
不隨便添東西,就不用煩惱怎么扔東西
[(日)山下英子]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物品泛濫的社會?!白詭Ц戒浀碾s志?!薄凹瘽M印章就能得到贈品?!薄百徺I兩個的話還可以得到優(yōu)惠?!边@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走路的話,可以得到免費的紙巾。”“在便利店購買便當和甜點,筷子和勺子是一并附帶的?!毕胫院笤缤頃缮嫌脠霭桑覀兙桶奄I菜和買點心時附帶的冷凍劑積攢在冰箱里。醫(yī)院里的敷布劑在沒有用完的情況下仍然被使用,不然的話就浪費了,所以不能丟棄。在這些地方,人們不存在選擇的意識。人們將那些并不需要的物品拿回家,因此把家里搞得凌亂不堪。
“盡收集些贈送的大手提袋,打算將來怎么處理呢?”“你真的會使用那些馬克杯贈品嗎?”自我審問的感知裝置處在完全鎖定的狀態(tài)下。這樣,不管使用多少整理術,房間也是不會收拾干凈的??!
就讓我們試著進入“不添加”這一構想吧!通過“不添加”即“斷”,可以打破儲物的惡性循環(huán)。
具體來說,就是“設定入口限制”。我們用“河流”來做一個說明吧!假定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池塘里,一條河流與這個池塘相連。這個池塘有入水口的水閘和出水口的水閘。來自上游的大量水(物品)流入池中,我們想要在入水閘口牢牢堵住水,但因為水量很大,所以水閘通常是開著的。而除非我們意識到,否則池塘的出水閘口是不會打開的。如此一來,池塘里的水就會蓄積起來,形成淤泥,我們從此就居住在滿是淤泥的污水中了。滿是淤泥的池塘,和家中物品堆積如山的狀況如出一轍??!這樣下去,家里的空間越來越擁擠,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也變得不健康了。
此外,這個“池塘”的比喻也適用于我們的身體。大家的入水閘口是怎樣的一種狀態(tài)呢?一天之中,哪怕你只能做到一次“斷”,那么也能減少一點你在舍棄物品時的煩惱?!安惶砑印钡挠柧氁材鼙苊庠趯砩釛壩锲?。而且,每天重復和累積“不添加”這一“斷”的行動,這對于解決年齡老化問題也是有所幫助的。
摘自長江文藝出版社《年齡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