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云南高原山區(qū)風電場地形圖測繪實例,總結了利用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制作1/2000比例尺地形圖的作業(yè)流程,探討了影響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精度的因素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高原山區(qū);風電場;地形圖測量;應用
引言
云南風電場工程大多位于高山峻嶺之上,山高坡陡、地形復雜多變,平均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地形高差變化最大達1000米。采用全野外測圖不僅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而且測量精度也難以顯著提高。隨著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使用該技術完成云南高原山區(qū)風電場地形圖測量工作是必然選擇。
與傳統(tǒng)的航空攝影測量比較,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低空飛行,空域申請便利;(2)云下飛行,降低了對天氣條件的要求;(3)平臺構建、維護以及作業(yè)成本低;(4)飛行高度低,能獲取大比例尺精度影像;(5)影像重疊度高,增強了后續(xù)處理的可靠性。
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系統(tǒng)主要由固定翼無人機、 CCD數(shù)碼相機、自駕儀、相機穩(wěn)定平臺和地面站等硬件構成。
1 作業(yè)流程
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技術在地形圖測量過程中,主要分為六個步驟:(1)獲取影像;(2)像控與調繪;(3)空三加密;(4)內業(yè)測圖;(5)外業(yè)檢查;(6)數(shù)據(jù)處理與圖幅整飾。
1.1 影像獲取
獲取高質量航攝影像是地形圖測量的前提條件,其基本步驟如圖1所示。
1.1.1 航帶設計
以云南某風電場1:2000地形測量為例,測量面積約70平方千米,采用中測新圖ZC-1固定翼輕型無人機航攝系統(tǒng),航攝相機為Canon EOS 5D Mark II,像幅大小為5616*3744 pix,相機焦距為35毫米,像元大小6.41?滋m。
(1)本次航飛共布設四個架次,飛行航片約3450張。最高點高程2610米,最低點高程1875米,平均地面高度為2340米,飛行高度3050米,其相對航高為440~1175米。影像地面分辨率(GSD)在0.08米-0.21米之間。
(2)四個架次航向間距約為100米,旁向間距約為80米,一架次共14條航帶,每條航帶約48條基線到80條基線左右;二架次共11條航帶,每條行帶約95條基線左右;三架次共14條航帶,每條航帶約約67條基線到80條基線左右;四架次共6條航帶,每條航帶約70條基線左右。
(3)影像質量:像片傾斜角大部分小于4°,所有相片旋偏角小于7°,航線彎曲度小于3%,同航線高差小于30米,實際與設計航向小于30米。像片位移誤差小于30米。影像清晰,層次豐富,反差適中,色調柔和,有薄薄的云影,無大面積反光,能夠建立清晰的模型。
1.1.2 像控點布設
根據(jù)《低空數(shù)字航空攝影測量外業(yè)規(guī)范》(CH/Z 3004-2010)要求,航向方向按照10-15條基線,旁向方向按照2-4條基線進行布設。布點能有效控制住成圖范圍,測段接頭處無漏洞。像控點選刺在像片航向及旁向重疊六片(五片)范圍內。本次攝影面積約70平方千米,共布設了111個像控點。
1.1.3 空三加密
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與傳統(tǒng)的攝影測量相比,存在攝影平臺穩(wěn)定性較差,采用的非量測相機像幅小,像片數(shù)量多,鏡頭畸變等不利因素,傳統(tǒng)的攝影測量處理軟件很難處理無人機影像。目前涉及低空攝影測量比較成熟的軟件有武漢大學遙感院研制開發(fā)的DPGrid,超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fā)的INPHO。在本風電場項目中采用了INPHO進行控三加密,并用MatchAT光束法平差軟件進行空三計算。
量測外控點時,先量測測區(qū)四周6個像控點,進行平差;其它像控點就可以通過預測的功能來找到大概位置,達到快速量測的目的。測區(qū)基本平面和高程控制點亦參與計算,以提升空三加密的整體精度。
本項目共分為三個空三加密區(qū)域:飛行一架次為加密一區(qū)、飛行二架次為加密二區(qū)、飛行三、四架次為加密三區(qū)。其最終空三加密點對附近野外控制點的精度為Mxy=0.179米,Mz=0.739米;滿足于高山地區(qū)1:2000地形圖成圖精度要求。
1.2 內業(yè)成圖
空三加密完成后進行1:2000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工作,量取地物點平面和高程信息等。
1.3精度檢查
為檢驗無人機低空攝影測量在高原山區(qū)地形圖測量精度情況,我們對該風電場1:2000地形圖進行了外業(yè)檢查。檢查采用RTK實測地形點和地物點的平面和高程,共測量地形點1843個,地物點267個,其平面最大較差為0.34米,高程最大較差為1.73米;平面最小較差0.007米,高程最小較差0.022米;地物點平面中誤差為±0.40米,等高線高程中誤差為±0.61米,滿足于高山地區(qū)地形圖測量精度要求。
2 影響精度因素分析
2.1 天氣因素
采用固定翼無人機進行航空攝影,與傳統(tǒng)的測繪航空攝影相同,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選擇晴朗、能見度高的天氣進行航空攝影,這樣能夠獲得色彩、地面信息豐富的影像,同時,能見度好的天氣,地面霧霾影響較小,影像曝光時光線的折射、散射現(xiàn)象較少,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圖的精度。
2.2 加密因素
固定翼無人機航空攝影獲取的航空影像幅面較小,采用原有的空三軟件進行平差解算,在多個測區(qū)處理過程中,均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錯誤,加密測區(qū)的選構尤為重要,目前使用較多的PATB平差軟件,對此類小幅面數(shù)碼影像的剔錯能力遠遠小于23*23幅面,這往往表現(xiàn)在高程方面。
2.3 飛行姿態(tài)
固定翼無人機作為飛行平臺,體積和重量遠小于常規(guī)的大型運輸機,在執(zhí)行航空攝影任務時,容易受氣流變化和風力的影響,由于采用了二維姿態(tài)穩(wěn)定平臺,在小范圍短時間內,受風力和風向的變化影響不大,容易通過姿態(tài)穩(wěn)定平臺的糾正獲得理想的姿態(tài)角度,但是氣流的突變往往造成穩(wěn)定平臺的糾正不及時,曝光獲取的影像姿態(tài)角度較大,往往在突變瞬間曝光的影像還會出現(xiàn)重影,不能滿足成圖的需要,同時,由于姿態(tài)的影響,相片傾角將造成模型高程面進行扭曲,其扭曲的結果為一二次拋物面的扭曲,其大小與模型左右片傾角有關。
3 結束語
(1)通過對該風電場1:2000地形圖測量和精度檢查,說明利用固定翼無人機作為飛行平臺以及利用經(jīng)過可量測化處理后的CCD工業(yè)數(shù)碼相機獲取測區(qū)航空影像,進行云南高原山區(qū)1:2000比例尺地形圖測量是切實可行的,并具有經(jīng)濟、高效等特點。
(2)進行固定翼無人機機載GPS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采用構架航線實現(xiàn)機載GPS獲取每張航片外方位元素的三個線元素,大大減少地面相片控制點的數(shù)量,更進一步提高該系統(tǒng)的作業(yè)效率。
(3)進行CCD芯片數(shù)碼影像在航向上的像移補償研究,采用TDI(時間延遲積分)技術,降低對相機快門速度的要求,獲取較大光通量的同時獲取無航向像移的航空影像,對于提高無人機低空航空攝影高程精度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祖勛,張劍清.數(shù)字攝影測量[M].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
[2]張祖勛.航空數(shù)碼相機及其有關問題[J].測繪工程,2004(4).
[3]王之卓.攝影測量原理[M].北京:測繪出版社,1979.
[4]崔紅霞,孫杰.無人機遙感檢測系統(tǒng)研究[J].測繪通報,2005(5):11-14.
[5]胡吉倫,高福山,周勇.低空攝影測量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通報,2009(2):7-9
[6]秦志遠,王秉杰,劉曉輝.小型無人機遙感平臺在攝影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技術裝備,2008(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