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境內(nèi)的喀納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長25公里,寬1.6至2.9公里,面積37.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為188.5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
喀納斯湖位于國家級喀納斯自然保護(hù)區(qū)中部,這里東臨蒙古國,北部、西部分別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接壤。在自然保護(hù)區(qū)內(nèi),生物組合奇異,生態(tài)系統(tǒng)獨(dú)特,集冰川、凍土、高山、河流、森林、草場于一體,既有北國風(fēng)光,又有南方秀色;既有歷史遺跡,又有民族風(fēng)情。自然保護(hù)區(qū)的核心景點(diǎn)除了喀納斯湖,還有禾木村、白哈巴村等。
喀納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而神秘”;喀納斯湖,蒙古語意為“神秘而美麗的圣水”??{斯湖之美,美在五彩繽紛。在喀納斯湖眺望阿爾泰山主峰友誼峰,白雪皚皚,猶如一塊光潔晶瑩的白玉挺立于群峰之巔。周圍的冰川似玉龍飛舞,湖邊的松、杉、柳、樺等樹木高大參天,濃蔭蔽日。湖水的顏色隨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而變化,5月呈青灰色,6月呈淺綠或碧藍(lán)色,7月以后上游白湖的湖水大量補(bǔ)給,變成微帶藍(lán)綠的乳白色。進(jìn)入9月,湖周圍的植物色彩斑斕,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奪目,令人沉醉。我們來此游覽時,恰逢盛夏7月,登上觀魚亭俯瞰湖光山色,可見湖面多姿多彩的奇景,湖水的顏色深一塊淺一塊,藍(lán)一塊綠一塊,變化萬千,美不勝收。
喀納斯湖的湖水從南端流出后,形成喀納斯河,經(jīng)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沿喀納斯河而下,首先看到的是神仙灣。此處灣道較寬,河水較少??{斯河在這里將原有的森林和草原切割成一個個小島,形成一片片沼澤淺灘。島上的林木郁郁蔥蔥,喀納斯河水從島邊緩緩流淌,在陽光照射下,河水流光溢彩,閃閃發(fā)光,人們稱之為“珍珠灘”。因珍珠灘常常云霧繚繞,如夢如幻,因而有了神仙灣的美名。
神仙灣往下3公里處,喀納斯河在這里形成了幾個反S形狀的灣道,猶如彎彎的月亮落入林木蔥翠的峽谷,人稱月亮灣。月亮灣有美麗的民間傳說。因為月亮灣的河面有兩個小島,如同兩只很大、很清晰的“腳印”,對此,有說是奔月的嫦娥留下的,有說是當(dāng)年成吉思汗追擊敵人時留下的,還有說是西海龍王收服河怪時留下的,任你想象。
從月亮灣往下1公里處的河灣,稱臥龍灣??{斯湖水流到這里,水面寬敞,流速減慢,中心水灣有一塊植物茂盛的沙洲,酷似一條靜臥在水中的巨龍,臥龍灣之名由此而來。臥龍灣四周森林茂盛,森林之上是層巒疊嶂的山峰,東西兩岸的半島狀平臺是開闊平坦的大草場,春夏之季,繁花似錦,綠草如茵。
喀納斯湖有“四大奇觀”深受旅游者關(guān)注。一是“湖怪”之奇。從上世紀(jì)80年代以來,媒體先后有過幾次報道,說是有人目睹了喀納斯湖出現(xiàn)“湖怪”。但“湖怪”究竟是人們視覺上的誤差,還是一種名為哲羅鮭的“大紅魚”,或是一種至今不為人知的物種,眾說不一。一方面是目擊者的種種證據(jù),一方面是有關(guān)專家的強(qiáng)烈質(zhì)疑,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二是喀納斯湖的“云海佛光”,也是一大奇觀,但“云海佛光”只有在雨過天晴之后,有時才能在喀納斯湖上空看到。三是位于喀納斯湖東北部、阿爾泰山友誼峰下的白湖,湖水的顏色四季皆白,這一奇特的現(xiàn)象實屬罕見,原因至今沒有確定。第四,喀納斯湖上的千米枯木長堤,也是一大奇觀。在喀納斯湖北岸,枯死的樹木不向下游漂流,而是逆水而上,在湖面形成了一條一米多高、2000多米長的枯木長堤,甚是壯觀。
喀納斯是中國唯一一個四國接壤的地方??{斯的額爾齊斯河,又是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大河,河水源出阿爾泰山西南坡,自東南向西北流出中國,經(jīng)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注入北冰洋,全長4248公里,在中國境內(nèi)546公里??{斯是我國唯一的南西北利亞區(qū)系動植物分布區(qū),是西北利亞泰加林在中國唯一的延伸帶,生長有西北利亞的落葉松、紅松、云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蒙古族圖瓦人,在我國的喀納斯是他們唯一的聚集地,幾百年來仍保持著他們獨(dú)特的生活習(xí)慣和語言。到喀納斯游覽,這些“唯一”無疑都是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看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