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母親
蔣英姿:湖南省某機關辦公室工作人員
女兒
朵拉:南華大學計算機系大一學生
丫頭:
昨晚與你通話后,我再也無法入睡。你們年僅32歲的經(jīng)管老師跳樓自殺了,你竟用調(diào)侃的語氣告訴我:老媽,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太不幸了,這位老師本想從經(jīng)管學院樓頂跳下去,但她上去后發(fā)現(xiàn)樓門關了,才到外國語學院樓頂去跳。
我驚訝于你對一個生命頃刻逝去后的風淡云輕,你擔心慘案目擊者要多長時間才能平復心情,你沒去思考:一個活生生的人為何突然走上不歸路?她的逝去會對社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對她的家庭又會產(chǎn)生多大打擊?
我在想,是不是我對你的教育出了問題?在你面前,我對自殺這種行為,確實一貫表現(xiàn)得太過輕慢,甚至冷漠。你初一那年,學校一名女生與社會青年私奔,面對辛苦找上門的父母,以死相脅:“不讓我和他在一起我就跳樓!”我當時警告你:“丫頭,要是你這樣,我不會去找你?!蹦阏f:“我知道,你是個冷血的媽媽。”你不知道,我這個冷血的媽媽曾為這事專門請教過研究心理學的朋友。朋友告訴我,不要有這種擔心,我們的孩子不會做出這種事,因為我們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溫暖和愛。
但現(xiàn)實中,擁有足夠溫暖和愛的孩子,抗挫折能力似乎并不強大。你上高三那年,班上一名家境優(yōu)裕的男生因晚自習被班主任點名躍出窗臺站在窄窄的廓沿上,與老師對峙一個小時。聽你描述全班同學在那一個小時里所受的煎熬,我很恐懼,擔心承受巨大學習壓力的你受到負面影響,也會效仿他。但我還是淡淡地告訴你: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孩,因為這點小事就有輕生念頭,以后他接受生死考驗的關口還有很多。
大多父母都被成長中的孩子以死威脅過,我也不例外。還記得嗎?小學五年級時,因為和堂弟爭東西,奶奶數(shù)落了你,你提一把菜刀沖進房間,把門拴上。嚇得爺爺奶奶慌張把我叫回去。我敲開門,看到你用雪亮的菜刀“認真”地削一支鉛筆;初二時,你和幾個女生穿了耳洞,還在手上文了小圖案,我氣急敗壞訓了你,你把自己關在房中,出來時兩個手背上全是刀片劃痕;高一時,你爸訓了你,你坐在防盜窗上一個多小時,一動不動……
盡管一顆心時時懸在嗓子眼,表面上我卻一直無視你的威脅:你手背上的劃傷,我佯裝看不見;你披頭散發(fā)坐在防盜窗上,我哼著歌在廚房燉香香的排骨——我贏了,刀片劃傷事故第二天,你把一雙完好無損的手伸到我面前:昨天是用紅色水芯筆劃的,哪敢真用刀片,多疼??!防盜窗上坐了一小時后,你終究抵不住排骨的香味下來與我共進晚餐,邊吃邊感嘆:“窗臺上的風真大,吹著好舒服!”
從此,我再沒受過你類似威脅。我一度以為,以后可高枕無憂。直到你們經(jīng)管老師出事,我才警覺。網(wǎng)絡上的數(shù)據(jù)說,中國每年有28.7萬人死于自殺,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群,都有危險。
丫頭,將來某一天,如果你也遇到想不開的事,和你們的經(jīng)管老師一樣,在幾棟樓之間徘徊時,請你想起兒時的那個畫面:
奶奶走親戚沒帶你,你在地上翻滾,嚎啕,呼天搶地。突然,哭聲停止,傳來哈哈的笑聲。原來,你翻滾的時候隔斷了幾只螞蟻回去的路,螞蟻驚慌失措地逃竄,你伸出指頭不斷阻擋它們前行,你們之間開始了一場有趣的游戲。
媽媽希望你永遠是那個玩螞蟻的孩子,在任何困難和挫折面前,都能發(fā)掘快樂,自我激勵!
老媽
親愛的老媽:
看見你開頭那些話,我不由啞然失笑,儼然幾年前我對你的討伐。不過你措詞要更理智,那時的我卻言辭激烈。
那是初三的時候,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女孩子因為被迫剪頭發(fā)而自殺,我們進行了一場爭論。我義憤填膺地譴責學校,僅因為頭發(fā)的問題,就扼殺了一個生命!你卻淡淡地說:“學校沒有責任……我不認為這種孩子值得同情,因為這么一點小事自殺,以后怎么面對漫長人生路上的風雨?”我反駁你:“頭發(fā)問題在她眼中可能是大事。或許她臉上有明顯的疤痕,需要長發(fā)遮掩,或許她有心理疾病,需要長發(fā)給自己安全感。學校不問青紅皂白,剪掉她的頭發(fā),是在間接殺人!”你大概沒料到我的情緒會如此激烈,沒有再說什么,但你若無其事的樣子刺激了我,我沖動地大聲喊:“你真是個冷血的人!”
你可能又要感嘆歲月如梭,我們的角色居然互換了。我以調(diào)侃的語氣說起老師的自殺不是對生命的漠視,而是希望我們的話題不要過于沉重。但我想告訴你,現(xiàn)在的我跟以前的你一樣,心底里隱隱地有些看不起那些漠視生命的人。自殺是一種逃避,是一種罪。在這個社會里,有多少人仍在顛沛流離中艱難生存?有多少人疾病纏身?老家因身體原因只讀完小學就嫁人生子的小姐姐沒有自殺,新聞里貧窮到幾十年只能住在下水道里的老人沒有自殺……她,一個擁有高學歷和體面工作的年輕女博士,到底有多么大的痛苦,以至于要拋棄全世界?老媽,我真的沒有辦法理解與同情她。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也要為愛自己的人負責。這是你告訴我的。
我很感謝你在“生命”和“自殺”這類事情上對我的引導,讓我懂得了珍惜和堅強。前些天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新聞,單獨二孩政策放開后,一個13歲的女孩因為媽媽懷了二胎,以刀片割手腕、跳樓、離家出走的方式威脅媽媽,媽媽不得不妥協(xié)流產(chǎn)。我當時心里就在想,這個孩子的媽媽為什么不學學我的老媽?為什么要這么輕易地放棄原則,縱容自己孩子的自私?
你刻意表現(xiàn)出來的“冷血”,讓我在憤怒中學會逆向思考,在脆弱中學會堅強,在管束中領悟責任感。不過那些“冷血”的戰(zhàn)爭,表面你是贏了,實際是我贏了。我用菜刀削過鉛筆后,家里好長時間廚房上鎖了;我用紅筆芯在手上劃了“傷痕”后,你夜半偷偷潛入我的臥室,察看過我的“傷情”; 我坐在防盜窗上向你們示威時,你知道已餓了大半天的我最需要什么……我知道你在乎我,老媽。只是為了你偉大的自尊心,我一直沒點破。
你不要擔心我的人生路上會有過不去的坎,也不要擔心周圍的自殺案例會對我造成負面影響。我長大啦!已經(jīng)足夠堅強,身心非常健康。我知道,沒有哪一個人,生命里全是享受。只有愛拼的人,才會成為生活的強者。我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去面對人生中的風雨。
我不是那個玩螞蟻的孩子了??衫蠇?,你就放心吧,我向你保證,我會永遠像那個孩子一樣樂觀和堅強。
你永遠的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