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贊比亞西部的大地上,生長著一種叫“和氏羅勒”的唇形科草本植物。這種小草長得欣欣向榮,并開出許多紫色、淡紅色、紫紅色的小花。一天,英國地質(zhì)學家伍德沃德來到這里,對它們產(chǎn)生了興趣,掘回一些長勢良好的小草,栽種到英國自己的庭院里。
誰知,沒過多久,移栽的“和氏羅勒”竟一天天枯萎下去。伍德沃德大惑不解,難道花盆里缺少了“和氏羅勒”的養(yǎng)份?再到非洲時,他對那些長有“和氏羅勒”草的泥土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凡是長得茂盛的地方,土壤中必含有豐富的銅元素。
回到英國,伍德沃德立即用含銅元素的水給頻臨死亡的“和氏羅勒”澆灌,奇跡發(fā)生了,這些小草又一天天地興旺起來,并開出一朵朵紫紅色的小花。
難道“和氏羅勒”喜歡銅?這么說來,在非洲那片土地上不是含有豐富的銅嗎?伍德沃德突然醒悟,果斷帶人再去非洲“和氏羅勒”的故鄉(xiāng)“掘銅”,果然,地底掘出一個大銅礦,儲銅量達9億噸!
無獨有偶,在北美洲一個叫“有去無回谷”的山谷,人們也通過一種植物發(fā)現(xiàn)了一座大硒礦。19世紀初,不少歐洲移民來到那里墾荒,奇怪的是,往往過不了多久,墾荒人就會因一種莫名其妙的怪病死去?;疾〉娜?,先是雙目失明,然后毛發(fā)脫落,最后因全身衰竭而死。因此,當?shù)氐挠〉诎踩私o它起了個“有去無回谷”的名字。
后來,科學家才揭開了謎底。原來,谷地里含有十分豐富的礦物——硒。硒本是人體必須的一種微量元素,但由于這些植物在生長時吸收了大量的硒,引起人體硒的過量,因而造成了慢性中毒。
硒是一種很稀散的礦物元素,開采起來很費力,當人們弄清了“有去無回谷”致人死命的真相以后,就在那里種上了能大量吸收硒元素的植物紫云英,等到紫云英長成收獲以后,將它燒成灰,便可以從中提取硒。
我國在幾百年前也發(fā)現(xiàn)過“銅草”,名為“海州香薷”。這種植物不僅能忍受含銅極高的土壤,并且能吸收很多的銅,在它們根部的干物質(zhì)里竟含有3%的銅。因此,根據(jù)這種植物的分布,往往可以找到很好的銅礦。
自然界中,利用植物找礦的還有鋅草“喜鋅堇菜”和“喜鋅海石竹”。只要在它們生長的地方,就可以發(fā)掘出鋅。而其它植物對鋅是“聞之色變”,但喜鋅堇菜和喜鋅海石竹就偏偏喜歡生長在其他植物認為有毒的地方。
人們不但利用植物找礦,還利用植物提取礦。比如,海帶中可以提煉出碘;鋅草中可以提煉出鋅;紫苜蓿中可以提煉出鉭;藍液樹的樹液可以提煉出鎳。
那么,小小的“植物偵察兵”們,究竟使用了什么魔法讓人們找到礦藏的呢?原來,植物都擁有非凡的生存能力,它們來到一個地方,便要在那兒尋找“食物”。在有礦藏的地方,礦物質(zhì)們很自然的被當作“食物”吞進了植物的“肚”里。這些礦物經(jīng)植物根的吸收運輸,傳到莖、葉、花、果實。由于礦物質(zhì)們“堅硬”的個性,不易被消化的特性,自然就被植物貯藏在了體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