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有效教學成為教師的不懈追求。計算機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要提高其教學有效性,會涉及到多種因素。如何通過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最大可能的提高教學效率,完成預期的教育目標,是計算機教師急需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從計算機有效教學的內涵入手,探討提高計算機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有效教學;策略
一、計算機有效教學的內涵
有效教學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關注的是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已成為所有教師孜孜不懈的追求。所謂有效教學是教師結合教學活動的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投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而取得盡可能大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有效教學是以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為衡量標準的,只要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就是有效教學,否則就是教師教得再累再苦也是無效教學。
計算機教學是一項復雜性的活動,要求理論與實踐有機的融合到一起,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進行有效教學。計算機有效教學是指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按照教學規(guī)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建構知識,實現(xiàn)預定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其內涵主要體現(xiàn)在:有效教學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有效教學出發(fā)點和歸宿是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有效教學是服務于學生的有效學習的,并為之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條件。
二、計算機有效教學的策略
1.營造和諧氛圍,促進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講究教學藝術,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前提。實踐證明,學生帶著熱情學習,思維會更加活躍,學習也變得輕松、有趣,才會有所創(chuàng)新。因此計算機要進行有效教學,就要營造和諧氛圍。首先教師應尊重學生。教師要和藹可親,多與學生交流,不讓學生產生教師高高在上的感覺。對學生個性化的見解應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評,多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其次師生平等對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關系,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師道尊嚴的觀念,把自己看作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構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信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快樂和諧的氛圍。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給學生灌輸知識,必須與學生展示充分的交流,傾聽學生的想法,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再次用積極的態(tài)度感染學生。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態(tài)度會感染學生,積極的、幽默的講課,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靈活教學方法,促進有效教學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計算教學中教師設定的教法是比較充分的,但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充滿著無限可能性。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拘泥于設定的教法,應適時調控課堂,選擇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法、游戲教學法等。教師可以將電腦游戲應用到教學中,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游戲化教學方法是借助游戲的形式實現(xiàn)的,將教學目標寓于游戲中,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化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樂趣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選擇游戲,把教學重難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教學充滿著樂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教學效果。如可以用闖關游戲讓學生練習操作技能,“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戰(zhàn)”等這些富有趣味的小游戲,設置的關口由易到難,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能體驗到樂趣,還能熟練指法、了解退格鍵、功能鍵等的操作。
3.精選實用內容,促進有效教學
學生覺得學習的知識有用,就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教育家杜威曾說,知識來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學習才能對學生產生興趣。因此計算機有效教學就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生活與知識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教師將兩者有機的融合起來,學生會感受到知識的實際價值,就會積極的學習,那么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趣的活動。首先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lián)系。計算機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如教學計算機安裝調試與維修相關的內容時,一般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部件,給學生介紹它們的功能、安裝方法等,學生會覺得很乏味。其實對此教師可以從實際入手,讓學生分組模擬組裝電腦。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注重計算機知識的應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了解知識的應用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Photoshop時,教師可以結合照片處理來講解,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再次注重練習的實用化。教師設計練習時應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重視實踐教學,促進有效教學
計算機是一門應用性、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必須注重實踐教學。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實踐操作經驗的積累,最終讓學生學以致用。計算機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專業(yè),不僅要理論,更注重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針對性的進行操作技能培訓,在教學計劃中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放在第一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社會需要的是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高的人才,特別是計算機專業(yè)更是如此。如教學Excel時,讓學生簡單的記住運算公式、機械的套用公式是不科學的,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運算,達不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索公式,讓學生不僅記住還學會應用,并將同一公式應用到不同的操作中。這種通過實踐教學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能開啟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5.注重教學評估,促進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之成為鼓勵學生學習的動機。因此應進行科學、有效、多方面的教學評價,首先建立開放的評價體系。教學評價應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對學生發(fā)展過程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還能涉及到學生學習的興趣、態(tài)度、合作精神等。也即是說教學評價應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其次評價主體多元化。計算機教學評價時,除了教師評價外,應將學生、家長、社會等參與進來,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其他參與評價,從而形成教育合力。
參考文獻
[1]王傳軍.淺談計算機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中小學電教,2012(10).
[2]陸澤浩.計算機有效教學的幾點嘗試研究[J].科教文匯,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