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在有限的投資中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是每個工程建設單位始終孜孜以求的目標,為此,電網生產技術改造工程進度管理引進信息化技術來解決上述問題。
【關鍵詞】電網生產 技術改造 工程項目 進度管理
《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術改造工作管理規(guī)定》(國家電網企管〔2014〕69 號)指出,生產技術改造是利用成熟、先進、適用的技術、設備、工藝和材料等,對現有電網生產設備、設施及相關輔助設施等資產進行更新、完善和配套,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滿足智能化、節(jié)能、環(huán)保等要求。電網生產技術改造工程即是為了完成上述任務,而進行的項目前期、計劃、預算、實施、考核等全過程管理。改造范圍包括電廠設備、電網一次設備、廠站自動化系統(tǒng)、調度自動化系統(tǒng)、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系統(tǒng)、自動控制設備、電網(廠)生產建筑物、構筑物等輔助及附屬設施、安全技術勞動保護設施、非貿易結算電能計量裝置、監(jiān)測裝置等。
電網生產技術改造(以下簡稱技改)工程項目進度管理指根據工程項目各階段的工作內容、程序、持續(xù)時間和銜接關系編制里程碑計劃,并將該計劃付諸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經常檢查實際進度是否按計劃要求進行,對出現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補救措施或調整、修改原計劃,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一、傳統(tǒng)工程進度管理方法
1.甘特圖,即橫道圖,主要應用于項目計劃和項目進度的安排。用線條標出各項作業(yè)和工序的起、止時間和延續(xù)時間。適用于工程規(guī)模相對較小、工期相對較短的項目,可以將其普遍運用于技改工程中的各個分項工程管理中。比如電氣安裝工程,從一次施工的構、支架組立、設備吊裝、調試和試驗,到二次施工的二次屏柜組立就位、二次電纜敷設、剝皮、對芯、接線和最后的保護調試、試驗,都可以用甘特圖直觀地表現出來,有利于工程進度的有效控制。
2.行政干預法,即用行政手段控制進度,是指上級主管部門或上級領導或本公司項目管理部門的領導,利用其行政地位和權力,通過發(fā)布進度指令,進行指導、協(xié)調、考核。利用激勵手段(獎、罰、表揚、批評)、監(jiān)督、督促等方式進行進度控制管理。行政干預強調對各參建單位的協(xié)作管理,適用于各施工專業(yè)交叉作業(yè)、各工序交接時的預驗收,接收方自然會對前期工程進行多方面的檢查以發(fā)現其中不利于電氣施工的問題、缺陷;工程施工牽涉到輸、變、配電以及調度、通信、信息等諸多專業(yè)、工種之間的協(xié)作配合,但由于所屬單位、專業(yè)不同,摩擦和矛盾難免,如果不及時進行解決,很有可能就會延誤工期。
二、信息化管理新技術
是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組織和安排工程活動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它結合了生產管理信息系統(tǒng)(PMS)、企業(yè)資源計劃(ERP)、生產技改大修實用化管理平臺各大系統(tǒng)功能優(yōu)勢,運用在電網技改工程項目管理上,對項目實施進度進行管理,即PMS系統(tǒng)中技改項目管理模塊上報項目年度計劃,ERP系統(tǒng)中生產資源計劃管理模塊對已下達的項目進行流程跟蹤,生產技改大修實用化管理平臺對已下達的項目制定里程碑計劃,通過考核節(jié)點完成情況準確控制項目實施進度。
三、生產管理信息系統(tǒng)
作為國家電網公司“SG186”工程八大應用中最為龐大和復雜的應用之一,旨在實現國家電網公司生產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建立以資產管理為核心,覆蓋公司總部、網省公司、地市公司三個層面、貫穿電網生產全過程的一體化生產管理信息平臺,實現生產基礎信息、運行信息、檢修信息、管理信息的縱向貫通、橫向集成和資源共享。它主要承擔工程項目前期管理。
四、企業(yè)資源計劃管理(ERP)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以系統(tǒng)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yè)決策者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系統(tǒng)集中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為現代企業(yè)的運行模式,它主要承擔工程進度管理,操作流程如下:
1.技改項目由上級生產技改項目主管部門在年度批次項目立項核準后,下發(fā)批文,各項目建設單位項目專責在收到批文三個工作日內,嚴格按照批文內容,錄入項目初始預算和批復概算、設定里程碑計劃,并關聯重要的批復文件。
2.項目代理建設單位項目管理專責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創(chuàng)建項目的物資采購網絡和服務采購網絡,所有的物資和服務采購網絡均需要按實際業(yè)務關聯到最底層的WBS節(jié)點并進行逐項創(chuàng)建。項目網絡和作業(yè)的說明應盡可能的詳實完整,反映實際業(yè)務情況,項目專責負責網絡的下達,產生項目采購申請。
3.項目具備開工條件后,項目專責掛接項目開工的許可文件,并標記項目用戶狀態(tài)為“開工”,對項目進行下達,并根據項目實際進度情況及時更新項目各節(jié)點的完成程度和日期。工程管理部門項目專責在收到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提交的施工形象進度后,五個工作日內在系統(tǒng)內進行服務確認。
4.項目竣工后,工程項目管理部門填寫工程完工通知單,并組織施工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監(jiān)理單位等其它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出具設備清單(含建筑物清單),并將這些單據、表單遞交給項目結算部門,同時標記項目用戶狀態(tài)為“完工”。
五、生產技改大修項目實用化管理平臺:
主要承擔工程計劃管理,包括電網生產技術改造工程項目里程碑計劃各關鍵詞,即項目編碼、項目名稱、項目實施單位、項目狀態(tài)(在ERP系統(tǒng)中)、項目內容、技改類型、項目類型、資產性質、負責人、下達年度、開工日期、計劃竣工日期等56種,里程碑計劃顯示了項目的路徑、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通過注明每項工作任務的負責人,對于一些不熟悉項目的人,只要稍加研究里程碑計劃進度安排,就能很快掌握項目計劃的整體狀況和目前的進展情況。通過此信息系統(tǒng)考核工程項目完成率、節(jié)點完成率、資金完成率。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管理技術比較適合電網生產技改工程進度全過程的管理,它很好地彌補了橫道圖的不足,能充分揭示工程項目中各工作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依賴關系,明確反映出工程實施中的主要矛盾,并能對工程進度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使其更加科學和精確.
參考文獻:
[1]《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教程》,2008年,主編:柳純錄
[2]《高級項目管理師教程》,2010年,主編:劉康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guī)范》(GB/T_50326-2006)
[4]《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術改造工作管理規(guī)定》(國家電網企管〔2014〕69號)
[5]《湖北省電力公司ERP知識手冊》
作者簡介:
袁琴,女,籍貫湖北,電力工程師、高級項目管理師
工作單位:湖北省荊州市,國家電網荊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