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女文人的書房往往與閨房、內(nèi)室聯(lián)系在一起。從現(xiàn)知的史料查詢,女文人的書房記載得雖不多,但也可視為女文人書房的精品。
期云館:唐晁家女兒名喚晁采,秀麗可人,而且天資靈慧,性情溫雅,被晁母視為掌上明珠。晁母是一個出身于書香門第、頗通文墨、知書識禮的人,她對女兒除了保護備至外,還十分注重女兒的教育。晁采自幼就能吟詩誦詞,琴棋書畫樣樣都能拿下。晁家母女成了遠近皆知的才女。晁采還有一個嗜好,就是看云。一有閑暇,她就在書房窗口或庭院中仰頭凝視著天際,看朵朵浮云變幻游移,長時間不知疲倦。因為愛云,所以她給自己的居室取名為“窺云室”,書房取名為“期云館”,就連她的侍女也喚作“小云”。
蕙閣:是唐末五代女詩人魚玄機的書房名。魚玄機初名魚幼微,字蕙蘭,她將書房取名為“蕙閣”。從小在父親的栽培下,五歲便能背誦數(shù)百首詩章,七歲學習作詩,十一二歲時,她的習作就已在長安文人中傳誦開來,成為人人稱道的詩童。詩清淺婉麗,富有情致,可與唐代另一女詩人薛濤媲美。《全唐詩》中收有她寫的48首詩。
易安堂:南宋杰出女詞人李清照的書房名。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王拱宸孫女,很有文學修養(yǎng)。由于家庭的影響,她少年時代就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訓練,文化的汁液將她澆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內(nèi)秀如竹。丈夫趙明誠為金石學家。李清照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為其住所取名為“易安堂”,李清照自封為易安居士。她的詞淺顯自然,新奇瑰麗,用典不多,善用口語,音節(jié)和諧,流轉(zhuǎn)如珠。喪偶后,詩詞大多悲涼凄慘,被稱為易安體,廣為流傳。
幽棲軒:宋代女作家朱淑真,號幽棲居士,相傳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以號取齋房名。朱淑真博通經(jīng)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她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終。其詞語言清新秀麗,委婉細膩。在宋代,她的成就僅次于李清照。朱淑真一生創(chuàng)作的詩詞很多,她死后“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傳者百不一存”。
自民國起,特別是近代、現(xiàn)代,尤其是當代,隨著婦女解放的深入,社會地位的提高,文化水平高的女文人日漸增多。對書房的追求、使用,成為一件平常事,自然也就出現(xiàn)許多女文人特色的書房、書齋。
夢草齋:著名作家謝冰心在學生時代讀了許多中國古典名著,對愛打抱不平、落草為王的綠林好漢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書屋起名為“夢草齋”。作家冰心的書齋內(nèi)懸有一副梁啟超手書聯(lián):“世事滄桑心事宜,胸中海岳夢中飛。”
媽媽屋:于立群的畫室、書房和臥室進門處是一張花梨木辦公桌,桌面鑲嵌的是大理石,辦公桌一角放著一部黑色老式電話。當年,于立群就是在這張桌子上面,寫出墻上那幅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辦公桌后面是兩個立柜,上面放著一個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茶幾上面的筆墨紙硯都是于立群生前使用過的,墻上掛的字,就是用眼前這支巨大的毛筆一揮而就的。這個屋被孩子們叫作“媽媽屋”,因為在這里留下過郭沫若、于立群和她的子女們許多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