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研究奎硫平替換苯二氮類藥物治療慢性失眠癥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總結其臨床價值。方法選取60例服用苯二氮類藥物治療慢性失眠癥的患者,采用奎硫平替換治療12w。具體為:奎硫平初始劑量25mg,苯二氮類藥物阿普唑侖或艾司唑侖有序逐漸遞減,奎硫平以25mg逐漸遞增,根據(jù)睡眠質量,第4周調整為停止服用苯二氮類藥物,采取奎硫平治療。比較分析患者前后治療效果,選出療效較為理想的藥物。結果治療1w后患者睡眠指數(shù)比之前有所好轉,效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第4、8、12w睡眠指數(shù)逐步好轉并趨于穩(wěn)定。結論合適劑量的奎硫平對慢性失眠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副作用也小,值得臨床采用和推廣。
關鍵詞:奎硫平;苯二氮類藥物;慢性失眠癥;療效;不良反應
失眠癥是一種常見的夜間睡眠阻礙,分原發(fā)或繼發(fā)狀態(tài),多表現(xiàn)為患者睡眠質量不足,可繼發(fā)導致日間功能低下,如白日嗜睡、精神萎靡,并引發(fā)患者產(chǎn)生抑郁、焦慮、恐懼等心理,致使注意力、記憶力、持續(xù)操作能力下降,從而影響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僅給患者還給社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1]。對慢性失眠癥的治療,臨床通常采用苯二氮類藥物,但臨床效果顯示,該類藥物的副作用越來越明顯,其不僅存在認知損害,容易出現(xiàn)依賴性耐受性,還可導致睡眠反彈,最為重要的是,其療效出現(xiàn)逐漸下降的趨勢[2]。作為一種新型抗精神病的藥物奎硫平,其臨床適應癥愈來愈廣泛,近年來多有用于治療慢性失眠癥的嘗試。本文就奎硫平替換苯二氮類藥物治療慢性失眠癥的療效和不良反應,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就診的60例慢性失眠癥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40~65歲,平均年齡(45.6±23.2)歲,平均病程(24.7±22.3)個月,選取標準為:①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總分<17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總分<14分;②病程大于6個月;③長期連續(xù)或間斷服用苯二氮類藥物在3個月以上,且治療效果下降者。排除標準:①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②嚴重肝,腎,心腦血管等器質性疾??;③嚴重軀體疾??;④對類似藥物過敏者;⑤妊娠、哺乳期婦女;⑥智能障礙,藥物、酒精濫用及依賴。
1.2 方法對患者采取奎硫平治療,初始劑量25mg,苯二氮類藥物如阿普唑侖或艾司唑侖相應減少,阿普唑侖減為1mg,艾司唑侖減為0.4mg。此后每1w遞減半片(阿普唑侖喂0.2mg,艾司唑侖為0.5mg。并根據(jù)睡眠質量,以25mg劑量為標準,逐步遞增奎硫平,睡前30min服用。4w后停服苯二氮類藥物,奎硫平按當前劑量服用。
1.3療效判定對患者采取睡眠狀況自評量表進行睡眠質量評定:每個患者在服奎硫平前1w,均填寫自評量表,記錄包括睡眠潛伏期,覺醒頻率,入睡后覺醒,睡眠效率,總睡眠時間,不良反應等指標,以后每天堅持填寫記錄。在治療1、4、8、12w時進行匹茲堡睡眠指數(shù)測評。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和統(tǒng)計均在SPSS13.0軟件包上進行。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睡眠指標治療第1w患者睡眠指數(shù)較之前有所好轉,治療4、8、12w后患者睡眠指數(shù)繼續(xù)好轉并趨于穩(wěn)定,和治療前比較無論是睡眠潛伏期,睡眠效率,還是睡眠總時間,均有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奎硫平用藥量有2例加至100mg,有5例加至75mg,其余為25~50mg(見表1)。
2.2不良反應在采用奎硫平治療過程中,發(fā)生頭暈患者1例,乏力者4例,便秘者1例,口干者2例,另有1例因不良反應退出治療。其余繼續(xù)采取治療。不良反應大多出現(xiàn)在治療早期,反應比較輕微,因此并未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理。用藥是本著從小劑量使用,如果減少苯二氮類藥物后,睡眠效果有所改善或無明顯變化,奎硫平保持原劑量不變;若睡眠效果出現(xiàn)下降現(xiàn)象,奎硫平則以25mg遞增,但盡量控制奎硫平用藥劑量,以減少減輕其不良反應。通過診察,治療患者并未發(fā)現(xiàn)白細胞下降,肝腎功能異常等現(xiàn)象。
3討論
睡眠對身體的健康作用不言自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失眠癥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jié)奏快速的今天,失眠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并且呈現(xiàn)出年輕化趨勢。作為睡眠障礙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失眠通常表現(xiàn)為睡眠缺失, 易醒早醒、醒來后入睡困難, 睡眠質量不能滿足個體的生理需要,最終導致患者白日嗜睡、精神萎靡,并引發(fā)患者產(chǎn)生抑郁、焦慮、恐懼等心理,致使注意力、記憶力、持續(xù)操作能力下降,不僅影響了患者個人的生活質量,還對社會造成了妨礙。因此應對失眠癥采取積極的治療。
目前,較為理想的的治療方法就是同時進行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合理采用有利于改善睡眠的藥物,可以較快改善失眠癥狀,有助于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理想的安眠藥應是安全有效、易吸收、顯效快,無成癮性、耐受性和依賴性,且不存在白天殘留作用。
臨床上治療慢性失眠癥的藥物有很多種,使用最為廣泛的藥物就是苯二氮類藥物,其曾作為治療失眠癥的首選藥物。該類藥物是一種鎮(zhèn)靜、催眠和抗焦慮性的藥物, 其非選擇性作用于GABA和ω受體,通過縮短睡眠潛伏期,延長總睡眠時間,改善睡眠結構等從而改善睡眠的質量。該類藥物引起的睡眠仍與自然生理睡眠不同, 其可以延長淺睡眠, 減少深度睡眠,只是患者主觀感受有明顯改善。但另一方面,該類藥物有肌肉松弛的作用,可引起白天困倦、共濟失調、認知損害,長期使用患者還可出現(xiàn)睡眠反跳、精神依賴癥,戒斷綜合征,記憶損害,大量使用會產(chǎn)生耐受性。其突出問題是, 無論是治療量連續(xù)應用還是高劑量都會產(chǎn)生依賴性。驟然停藥還會出現(xiàn)精神緊張焦慮、激動不安,失眠反跳,知覺過敏( 視覺過敏怕光、聽覺過敏、痛覺過敏) 和全身癥狀( 如身體不適、厭食和體重減輕) 等撤藥癥狀[3]。鑒于此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患者不宜長期使用,只可作為短期內用藥。
作為新型抗精神病藥出現(xiàn)的奎硫平,其主要是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奎硫平是一種多受體阻滯劑,其在神經(jīng)中樞作用的受體有D1、D2、 5-HT2、α、H1等。H1為組胺受體,阻斷其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蚱綄騿T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因此理論上可以改善睡眠。另外奎硫平對GABA受體無作用,不會引起肌肉松弛、認知損害等不良反應??蚱竭_峰時間為1h左右,半衰期為6h,能較快讓患者入睡,而白日無殘留作用。另外的優(yōu)點就是該藥沒有成癮性、耐受性和依賴性。基于以上藥理特點,國內外一些臨床醫(yī)生初步嘗試采用奎硫平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睡眠,甚至用來治療單純的失眠癥。本研究就是采用小劑量奎硫平替代苯二氮類藥物對慢性失眠癥患者進行治療,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 患者在采用奎硫平替換治療后睡眠指標有顯著改變,睡眠質量得以改善,其效果肯定,安全穩(wěn)定,可以作為慢性失眠癥患者的可選藥物。
總而言之,正確診斷,合適藥品,合理科學用藥和針對性的個性話治療是保證失眠癥藥物治療安全有效、經(jīng)濟的基礎治療。應盡量選擇能快速誘導睡眠, 對睡眠結構無影響, 無次日殘留作用, 不影響記憶功能, 無呼吸抑制作用, 長期使用無依賴或戒斷癥狀的藥物[4]??蚱教鎿Q苯二氮類藥物治療慢性失眠癥患者初步顯示,奎硫平具有療效明顯、效果穩(wěn)定的特點,其副作用相較苯二氮類藥物明顯減小。在不斷探索藥物發(fā)展新途徑的今天,奎硫平值得臨床嘗試。
參考文獻:
[1]李瓊芝,陳潔.奎硫平替換治療苯二氮類耐受失眠患者50例[J].醫(yī)藥導報,2011,30(11):1458-1459.
[2] 楊孝,于世江, 余英儀.奎硫平與阿普唑侖治療失眠癥的對照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0,19:1-2.
[3] Morin C M, Benca R. Chronic insomnia[J]. The Lancet, 2012, 379(9821): 1129-1141.
[4]陸崢.失眠癥的診斷和藥物治療現(xiàn)狀[J].醫(yī)藥專論,2011,32(4):193-199.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