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7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114例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對照組57例,實驗組57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結果實驗組治療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骨折對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影響,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輕心理壓力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老年性;colles骨折;心理護理干預;效果
Colles骨折占骨科中常見骨折的10%,好發(fā)人群為老年人,以女性居多[1]。本文將兩組不同護理方式進行對比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自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本院診治的114例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7例,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34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50±67.89)歲;實驗組:男22例,女35例,年齡63~90歲,平均年齡(52±73.7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表現(xiàn) colles骨折典型臨床癥狀如下:直尺置于腕尺處,尺骨莖突出直尺1 cm;骨折遠端與手向背側移位,近側凹陷;骨折遠端與手向橈側移位,中指與橈骨軸線不處同一平面;尺骨莖突和橈骨莖突幾乎處于同一直線。
1.3納入與排除標準 根據患者臨床體征癥狀、X線檢測,colles骨折納入標準為:符合colles骨折特征體癥,年齡≥60歲。排除標準為:年齡<60歲,患者自身帶有多種疑難雜癥。
1.4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充分了解每位患者不同心理情況,采取相對應心理護理干預:①盡可能給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住院條件,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生理及情感變化,同時根據每位患者不同的性格特點、文化水平、生活背景,實施個性化護理;②重視加強患者心理支持,根據患者不同程度接受能力、心理壓力、文化程度,引導患者進行正確自我心理疏導,做好患者不同程度疑慮、否認心理的思想工作;③開展適合老年人的集體活動(花草種植、文化交流學習、聽舒緩音樂),醫(yī)院開展講座,由心理專家、醫(yī)學專家與患者進行面對面交流、疏導,讓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知識樹立治愈信心,同時有利于增進患者與患者之間病情的溝通和交流,相互之間加油、鼓勵。
1.5效果評價標準 依據 Gartland-Werley、SAS評分檢測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及患者自身和家屬滿意度,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1.6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與處理,一般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時,表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情況比較 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心理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及家屬滿意度 實驗組滿意度為87.71%,對照組滿意度為68.42%,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根據實驗研究表明,Colles骨折是老年人群體中最常見的骨折之一,其主要表現(xiàn)在情緒、心理應激方面,患者的心理壓力、負面情緒,會影響到治療效 果[2]。所以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是提高治療效率的有效措施。
重視心理護理干預的作用,前提是護理人員要充分了解每位患者基本資料、骨折情況,根據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壓力來源,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及時采取相對應疏導措施,讓患者主動、積極配合治療。本結果表明,患者在接受合理心理護理干預后,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其94.73%總有效率與多數(shù)學者研究數(shù)據相近,所以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疏導患者負面情緒,比較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身體康復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在護理干預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注意與患者的溝通方式,配合醫(yī)囑在最大程度上幫助患者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綜述,應用心理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抑郁、急躁、恐懼、緊張等多種負面心理應激反應,患者早日康復出院,是最佳護理措施。
參考文獻:
[1]謝小鳴,羅彩虹,王敏芝,等.護理干預對預防髖部骨折患者并發(fā)便秘的探[J].醫(yī)學信息,2011,23(1):155.
[2]石群,郭瑩.細節(jié)護理在急診老年colles骨折手法整復者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1):2715-2716.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