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99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為對象,采用隨機、平行對照研究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101例患者接受雷貝拉唑治療,記為觀察組,另外98例患者接受奧美拉唑治療,記為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腹痛、腹脹、反酸、噯氣等癥狀的緩解和消失情況。結(jié)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24h腹痛緩解和白天腹痛緩解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夜間腹痛緩解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腹脹、反酸和噯氣癥狀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qū)κ改c潰瘍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且雷貝拉唑治療的短期療效更為理想。
關(guān)鍵詞:雷貝拉唑;奧美拉唑;十二指腸潰瘍;療效
十二指腸潰瘍是高發(fā)病率且易反復(fù)發(fā)作的常見消化道疾病之一[1]。若不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措施,可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而引起嚴重的消化道出血,嚴重可危機患者生命。對于早期的十二指腸潰瘍通過服用相關(guān)藥物能有效的治愈。質(zhì)子泵抑制劑為常用的十二指腸潰瘍藥物,包括雷貝拉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99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為對象,男性患者118例,女性患者81例,患者的年齡介于24~69歲,平均年齡為(48.3±10.5)歲。觀察組患者男性64例,女性患者和37例,平均年齡為(47.5±11.2)歲。對照組患者男性54例,女性患者44例,平均年齡為(46.4±12.1)歲。所有患者入院時根據(jù)自述上腹部疼痛、腹脹、反酸和噯氣等癥狀,結(jié)合內(nèi)鏡檢查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潰瘍直徑為0.2~2.0cm。入院的患者均排出胃、食管手術(shù)史;復(fù)合型潰瘍;嚴重肝腎功能障礙;食管潰瘍;對實驗用兩種藥物過敏;1w內(nèi)服用過其他質(zhì)子泵抑制劑的患者。
1.2方法觀察組101例患者接受雷貝拉唑治療,10mg/d。對照組98例患者接受奧美拉唑治療,20mg/d。均晨起餐前服用,共計服用7d。治療期間可兩組患者接受相同劑量的阿莫西林膠囊1g,克拉霉素500mg,bid。該期間禁止服用其他相關(guān)影響兩種藥物實驗結(jié)果的藥物。
1.3觀察指標患者入院治療時記錄患者腹痛、反酸、腹脹、噯氣的癥狀程度,治療期間于每日早晨和晚上評價治療的效果。標準為:腹痛完全消失,記為0分;患者輕度感覺腹部不適或輕微腹痛,記為1分;患者明顯感覺腹部疼痛,但未完全影響患者的生活,患者睡眠較好,記為2分;患者嚴重感覺不適,煩躁不安,腹痛劇烈,明顯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記為3分。其他療效評價根據(jù)患者客觀感覺癥狀記為緩解和消失。
1.4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與處理。計數(shù)資料均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達方式,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治療后共計196例患者進行有效隨訪,其中觀察組失訪2例,有效隨訪99例;對照組患者失訪1例,有效隨訪97例。
治療后兩組患者腹痛情況比較分析結(jié)果具體見表1,觀察組患者腹痛消失平均為(3.0±1.5)d,對照組患者為(3.3±1.7)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47,P=0.656>0.05)。治療第1d腹痛消失觀察組為17.17%,對照組為14.4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76,P=0.599>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腹脹、反酸和噯氣癥狀比較分析結(jié)果見表2。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上述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常見的反酸癥狀比較,兩組患者白天和夜間反酸情況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服要期間及停藥1個月后均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情況發(fā)生,表明兩種藥物均安全、可靠。
3討論
十二指腸潰瘍內(nèi)科治療常用的藥物為新型的質(zhì)子泵抑制劑雷貝拉唑和經(jīng)典藥物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為苯并咪唑衍生物,通過對H+ - K+ - ATP 酶、胃酸分泌的抑制發(fā)揮作用,對消化系統(tǒng)潰瘍有一定的治療效果[2-4]。奧美拉唑與雷貝拉唑的作用機制基本相同,二者對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療效也得到肯定。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奧美拉唑與雷貝拉唑?qū)κ改c潰瘍的治療效果均較為理想。相對于短期緩解情況而言,雷貝拉唑的療效顯得十分突出。結(jié)果顯示,服用雷貝拉唑的99例觀察組患者24h腹痛緩解和白天腹痛緩解與對照組比較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雷貝拉唑?qū)κ改c潰瘍治療的短期療效十分顯著。這與國外相關(guān)研究表明雷貝拉唑較奧美拉唑?qū)κ改c潰瘍的疼痛程度改善效果好報道基本一致。
綜合分析,雷貝拉唑是一種高效、安全的質(zhì)子泵抑制劑,其通過H+ - K+ - ATP 酶的抑制減少胃酸分泌等,能有效的保護消化道粘膜的進一步損傷。較奧美拉唑而言,兩種藥物均有一定的治療療效,相對而言雷貝拉唑能較短時間發(fā)揮作用,有利于緩解患者的痛苦并促進病情的好轉(zhuǎn)。
參考文獻:
[1]張云新.雷貝拉唑治療幽門螺桿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33):6951.
[2]何茜萌.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qū)κ改c潰瘍的短期療效[J].南華大學·醫(yī)學版,2007,35(4):582-584.
[3]欒雙梅,呂雪霞,張揚.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qū)κ改c潰瘍患者的短期療效比較[J].醫(yī)藥導報,2004,23(12):923-924.
[4]何解生.抗?jié)儾∷幚棕惱虻乃幚砼c臨床[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5,8(1):42-43.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