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0月20日,蔣介石日記云:召見叔明,詳詢美空軍部計劃處長,向美國借原子武器之申請事,此或為其空軍部之授意,而其政府尚無此意乎?反攻在國內(nèi)戰(zhàn)場,如非萬不得已,亦不能使用此物。對于民心將有不利之影響,應(yīng)特別注意研究。
叔明,指王叔銘(1905~1998年),山東諸城人,中國空軍創(chuàng)始人之一。1950年4月任臺灣防空司令部司令,1952年升任臺灣空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由于他和美國空軍之間長期而深厚的關(guān)系,因此美國有關(guān)方面選擇他作為向蔣介石的傳言人。
蔣介石深知,自己初退臺灣,立足未穩(wěn),完全不具備反攻大陸的條件。因此,他在1951年《大事預(yù)定表》中強調(diào),準備未完,切勿反攻;無充分把握,決不反攻:時機未成熟,亦不反攻。
蔣介石要反攻大陸,首先必須解除美國的所謂“臺灣中立化”的束縛,還必須爭取美國的軍事和經(jīng)濟援助。美國人在很長時期內(nèi)對蔣介石的反攻大陸計劃不感興趣,認為這只是蔣的夢想,因此,對蔣的軍事援助也不很積極。1953年7月12日,蔣介石甚至咬牙切齒地在日記中表示:“再不要幻想美國援助我反攻復國。該國之政策與諾言絕不能信賴,如果自無主張與實力,若與之合作,只有被其陷害與犧牲而已。”
到了1954年,美國人對蔣介石反攻大陸計劃的冷漠逐漸出現(xiàn)轉(zhuǎn)變跡象。當年2月,臺灣與美方召開“共同防衛(wèi)臺灣作戰(zhàn)會議”。4月,蔣軍與美軍在臺灣南部共同舉行“聯(lián)合大演習”,14日,蔣介石邀請美國軍方高級將領(lǐng)普爾少將等人聚餐,參加者一致表示,愿隨蔣介石“并肩反攻大陸”。9月3日,海峽兩岸發(fā)生炮戰(zhàn)。解放軍自廈門向金門發(fā)炮6干余發(fā),擊斃美軍在金門的顧問2人。7日,臺灣蔣軍出動??哲姽艚夥跑娕诒嚨亍C绹哲姴坑媱澨幭蚴Y介石提議,只要蔣申請,即可出借原子彈供反攻大陸之用。
蔣介石當然知道原子彈的厲害,也知道此物對他反攻大陸會很有用,但他更清楚,此物使用不得,一旦使用,“對于民心將有不利之影響,’。后來的歷史表明,蔣介石終其一生,沒有向美方提出有關(guān)“申請”。
蔣介石雖然是個反共的政治家,但是,他懂得爭取“民心”的重要。一旦他向美國人借用原子彈,那么,不僅反攻大陸不會成功,而且,他就將永遠成為民族的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