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蒂斯特是巴黎市政部門的一名職員,攝影是他的愛好之一。閑暇時,單身的巴蒂斯特有時會獨自去一些知名的景點拍照。
2014年2月的一個周五下午,正在休假的巴蒂斯特來到戰(zhàn)神廣場拍攝埃菲爾鐵塔。他有點累了,就在廣場上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來休息。環(huán)顧左右時,巴蒂斯特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不遠(yuǎn)處坐著一位金發(fā)碧眼的女孩,女孩低著頭,捧著一本法國著名詩人波德萊爾的詩集,旁若無人地讀著。讀到精彩處,女孩就露出會心的微笑。他被這個女孩的美貌和氣質(zhì)所吸引,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她看。
過了一會兒,女孩放下書,側(cè)身欣賞埃菲爾鐵塔,她的目光與巴蒂斯特的目光交匯在一起。巴蒂斯特向這位女孩打了招呼,女孩告訴他自己叫艾莉絲,是一名自由撰稿人。
巴蒂斯特也是個詩歌的狂熱者,有時心血來潮還會寫上一首。他與艾莉絲從詩歌談起,暢談了自己對人生、愛情等問題的看法。他們越聊越投機,巴蒂斯特感到自己遇到了知音,這就是他的一見鐘情。通過試探,巴蒂斯特了解到艾莉絲和男友分手一段時間了。
兩人聊得很起興,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在巴蒂斯特的盛情相邀下,艾莉絲和他在戰(zhàn)神廣場附近的一家餐廳共進燭光晚餐。
巴蒂斯特打算在進餐時獻上玫瑰,向心上人表白。在等待用餐的間隙,他神秘兮兮地對艾莉絲說:“我出去一下,請你稍等?!卑偷偎固丿偪竦卦诟浇伊撕芏嗟胤?,沒有發(fā)現(xiàn)賣玫瑰的商店。他怕艾莉絲等急了,便急匆匆地返回餐廳。
沒有玫瑰,巴蒂斯特改變了主意,他打算第二天捧著一大束玫瑰向艾莉絲求愛。和她開懷暢飲后,在酒精的刺激下,巴蒂斯特的理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就向艾莉絲表白了。盡管艾莉絲接受了他,但是初次邂逅缺少了玫瑰的點綴,讓巴蒂斯特多少感到有些遺憾。
分別后,巴蒂斯特走進一條小巷子,路過一家商鋪時,映入眼簾的報箱讓他突發(fā)靈感:何不在一些著名景點的墻上安裝箱子,里面放上玫瑰,以供那些一見鐘情的求愛者免費使用呢?
第二天,巴蒂斯特找到巴黎花卉協(xié)會的會長安德魯,請求巴黎花卉協(xié)會免費為公眾提供這項服務(wù)。安德魯認(rèn)為這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欣然應(yīng)允,安排專人督辦此事。
沒多久,埃菲爾鐵塔周圍、香榭麗舍大街上,以及其他適宜約會、求婚的著名景點的墻上都安裝了許多酷似應(yīng)急箱的紅色小箱子。每個小箱子內(nèi)裝有一只玫瑰花,箱子的正面寫道:“如果急需玫瑰,請打碎‘玻璃’?!?/p>
人們對這一創(chuàng)意很是喜歡,巴蒂斯特也因為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受到了市政部門的表彰和嘉獎。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不一定非得花費大的代價。有時一個好的創(chuàng)意,就可以在給民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他們的生活增添無限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