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蝌蚪說啥也不想變成青蛙。它漸漸長大,像草魚那樣大了,像揚子鱷那樣大了,像鯨那樣大了,經(jīng)歷了小溪、江河生活,直到在大海中暢游,可它還是不愿意變成青蛙。不想變青蛙的理由很簡單,換句話說,那些理由在成年人眼里都是不成立的。是這個蝌蚪內(nèi)心時不時泛起的一種愛的感情,怕傷害了其他的小生命——柔弱的蝌蚪在乎自己的身體變化別危及更弱小的鄰居們。西方經(jīng)典童話形象彼得潘,從窗口到烏有島上來往穿梭,一個孩子大盜形象解放了我們的心靈。這只蝌蚪的童心物我兩忘,要見證真理的源頭亦在純真的光明中。在蕭袤的博客上,他說:“童心者,赤子之心也?!?/p>
彎彎曲曲的小溪里,有一群黑色的小蝌蚪。他們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又像句子中調(diào)皮的逗號,快樂地向前游去。
不久,小蝌蚪們長出后腿,甩掉尾巴,往溪岸上一蹦,哈,變成了一只只青蛙?!斑蛇蛇伞?,他們唱著熱鬧的歌兒。
可是,有一個小蝌蚪,他不想變成青蛙,他覺得做蝌蚪很好。他向小河里游去,他在不停地生長,只是,他不想變成青蛙。
等他游到小河時,已經(jīng)有一條草魚那么大了。
現(xiàn)在,他更不想變成青蛙。他想:假如有一只臉盤那么大的青蛙,孩子們看見了會不會害怕?再說,沒有那么大的蟲子吃,他餓得受不了,會不會跳到岸上去,吃老鼠,吃兔子,吃小雞、小鴨、小鵝?
不想變成青蛙的蝌蚪向長江里游去。
他變得有一頭揚子鱷那么大了。他還是不想變成青蛙。他想:要是一只青蛙像汽車,蹲在公路上,人們看見了會不會被嚇瘋?他那么輕輕一跳,可以跳過三棟房子,落下來能壓死九頭水牛。
噢,太可怕了!
他決心不變青蛙,就當(dāng)一個快樂的蝌蚪,一輩子生活在流動的水里。
等他游到大海時,這個不想變青蛙的蝌蚪,已經(jīng)長得有一頭鯨那么大了。
這會兒他更不想變成青蛙了。有誰見過像恐龍那么大的青蛙?假如他趴在海灘上,人們會不會把他當(dāng)成一座山,一座綠色的會跳的山?嘻嘻!
可是,所有的蝌蚪,最后總是要變成青蛙的。就像所有小孩子,最后總是要變成大人一樣。這可怎么辦呢?
大海里,有一個巨大的蝌蚪游來游去,又快樂,又孤獨。世界上,還有沒有另外一個不愿變成青蛙的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