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沖成
“原來村里這么多的椪柑和杉木是韋爺爺種的啊,想不到他這么了不起,為村里做了這么多好事!”11月11日,在從江縣斗里鄉(xiāng)馬安村的積德榜面前,一個小女孩看著“敬業(yè)奉獻道德模范”韋祖清的故事說道。
此前的8月17日,省委書記趙克志到從江考察,仔細觀看了馬安村的積德榜,也給出了“農村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設成效顯著,讓人看到了精神變物質的生動一幕,看到了貴州農村的希望”的評價。
作為一名村干,韋祖清已經為村民服務了27年。以前的馬安村,經濟落后,村民生活艱苦。韋祖清和村里的班子成員經過討論,提出了“山頂種松,山腰栽杉,山腳種果”的發(fā)展思路。他帶領村民種植椪柑、杉木,退耕還林,興修水利,改造低產田,推廣農業(yè)科學技術。在大家的努力下,馬安村糧食連年豐收,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作為“致富帶頭人”,貫洞鎮(zhèn)臘水村肉兔養(yǎng)殖場老板吳彩榮也登上了“積德榜”。他采用“合作社+農戶+客戶”的經營模式,年銷售產值將近70萬元。他還帶領農戶發(fā)展養(yǎng)兔項目,目前已有26戶農戶成為養(yǎng)兔專業(yè)戶,戶均年純收入增加了3萬元。因此,吳彩榮“登榜”,鄉(xiāng)鄰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他“名副其實,是我們的榜樣”。
十幾年前,從江縣就有了村民自發(fā)評選的“光榮榜”、“功德榜”、“好人榜”、“模范榜”。2012年,從江縣開展“最美從江人·道德模范”評選活動,征集評選普通百姓中“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和“孝老愛親”的好人好事典型,在縣城范圍內進行推廣宣傳。評選活動連續(xù)舉辦了三屆,反響不俗。
為了進一步弘揚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榜樣作用,今年8月份,從江縣根據“仁、義、誠、敬、孝”五禮要求在全縣范圍內評選出先進人物,并將其先進事跡以圖文形式制作成積德榜,長時間、大范圍地宣揚展示。截至10月底,從江縣共建成積德榜126處,其中大型積德榜3處,評選出優(yōu)秀干部職工、村干、村民、居民、學校學生、教師、企業(yè)員工等上榜人物1650余名。積德榜覆蓋縣、鄉(xiāng)(鎮(zhèn))、村(居)三級,輻射各級黨政機關、企業(yè)、學校、村(居)委會和社區(qū),為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積極作用。
“為身邊的好人建積德榜,不僅僅鼓勵了這些好人,也能號召更多的人做好人、行好事。” 從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崢嶸介紹,“從江縣采用‘建用并舉的理念,不僅建好積德榜,還要用好積德榜。下一步,我們還要為榜上人物出書,將他們的感人故事編成書、編成節(jié)目?!?/p>
像從江縣一樣,以積德榜為載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縣(市)還有很多。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已建成積德榜5622個,各類上榜的先進典型5萬余人。這些凝聚社會正能量、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積德榜,其榜樣示范效應已然顯現,充分展現了貴州省農村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設的成效。(責任編輯/姚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