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層建筑的增多,作為關鍵位置的轉換層結構設計成為了整個工程的重要問題所在,本文結合實例詳細分析了轉換桁架的設計步驟以及需注意的細節(jié),希望可以在確保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能夠創(chuàng)造出很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建筑工程;轉換桁架;結構設計
對于整個高層建筑來說,轉換層處于受力的重要位置,相比其他結構層,轉換層具有受力復雜、結構層剛度大、重量大等特點,因此,轉換層的設計對于整體結構來說意義重大,其設計的合理、安全、經(jīng)濟性對建筑項目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文章將結合某五星級酒店工程具體案例,從轉換桁架結構設計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以得到一些對設計有實際指導意義的結論。
1、工程概況
某五星級酒店工程為地下兩層地上十層,因建筑功能需要在一至三層局部形成大空間高約15m;在四層形成局部桁架轉換,桁架高度為四層整層高6.6m,桁架跨度為三個柱距3*9.6=28.8m;兩端與型鋼混凝土柱剛接;左右各延伸半跨以平衡負彎矩。桁架弦桿采用型鋼砼,腹桿采用焊接箱型截面鋼結構。整個結構以SETWE軟件計算,通過PMSAP及STS桁架模塊進行復核。
圖1 結構三維線框圖 圖2 桁架下弦平面布置圖
圖3 桁架立面圖
2、構件設計
2.1桁架構件
桁架上下弦所在樓層及上托樓層屋面等共計八層荷載,首先以SATWE整體建模分析,樓層組裝時3、4、5層一次形成剛度,模擬真實條件。再分別以PMSAP及STS桁架模塊復核內力及變形。由于桁架桿件內力大,腹桿采用焊接箱型截面,與上下翼緣采用剛接,為避免端部節(jié)點區(qū)域的破壞,端斜桿采用受壓布置方式,為增強受壓穩(wěn)定性采用具有雙受壓翼緣的焊接箱型截面。端斜桿最大軸力Nmax=10000kN,采用箱型B600*40;受力較小斜腹桿采用B600*25;上下翼緣采用型鋼混凝梁1000*1280內含焊接H型鋼H1000*700*40*60;整個桁架采用剛接桁架,與型鋼混凝土柱剛接。為確保上下弦樓面及上部樓層樓面豎向位移,嚴格控制桁架豎向撓度值、并以起拱方式消除部分撓度。
圖4 STWE 計算結果
圖5 STS桁架模塊構件應力比
2.2型鋼混凝土柱設計
桁架上下翼緣型鋼截面較大、為保證連接的可靠性,型鋼混凝土柱采用1000*1400(焊接H型鋼H1100*700*40*40),型鋼含鋼率4.0<6.9%<8.0%滿足規(guī)范要求。軸壓比0.40<0.8;長細比Rmdx= 32.22<80Rmdy=51.32<80;栓釘及箍筋由于躍層的存在全高加密;體積配箍率1.63%>0.4。
3、節(jié)點設計
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 第8.2.8條之規(guī)定,構件連接需符合強連接弱構件的原則。對連接作二階段設計:1)按構件承載力而非設計內力進行連接計算;2)連接的極限承載力設計。按公式8.2.8-1~8.2.8-5對梁柱剛接、支撐連接、各構件的拼接進行極限承載力的驗算。
4、總體控制、中震彈性、上下弦樓板應力分析及配筋總體計算時,考慮豎向地震作用
本工程轉換桁架抗震等級為二級,水平地震作用計算內力乘以增大系數(shù)1.3。桁架上下弦所在平面按彈性板考慮,控制桁架整體撓度以免下沉過大影響上部構件內力。為保證結構安全,補充中震彈性分析,考慮樓板面內應力,桁架上下弦樓板加厚至180mm。按樓板應力分析結果控制配筋。經(jīng)SATWE及PMSAP計算,各項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通過計算分析可知,本工程位于6度區(qū),地震作用不起控制作用,主要由豎向荷載起控制作用。
圖6 桁架下弦 中震彈性計算結果
圖 7 桁架上弦 中震彈性計算結果
圖 8 桁架下弦 樓板應力分析
圖 9 桁架上弦 樓板應力分析
5、檢測與監(jiān)測
由于本工程結構傳力體系復雜,因此在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均應對結構進行應力、變形監(jiān)測。
6、結語
由以上論述可知,轉換桁架的設計主要從總體控制、構件設計、節(jié)點設計、構造設計等幾個方面按照規(guī)范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一步一步的進行設計,確保結構的安全經(jīng)濟。在6度區(qū)豎向荷載為主要控制荷載。對轉換層樓面不能按常規(guī)只考慮豎向作用,應同時考慮板局部彎曲和轉換層整體彎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