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起“奉獻”這詞兒,似乎稍有不合,便要被貼上“自私”的標(biāo)簽。
而身邊,確實太多一心奉獻著的人。如父母,年輕時省吃儉用,有好吃的,第一個想法是,留給孩子們;碰到溝溝坎坎,咬斷了牙也得和著血往肚子里咽,一力承擔(dān),不敢讓兒女們分擔(dān)。于是,久而久之,在我們身邊造就了一大批對別人奉獻、對自己湊合的父母。
有位閨蜜,單身時頗為講究,可嫁人沒多久,生了孩子,整個人就來了個大轉(zhuǎn)變。打扮邋遢,終日流連于菜市場;往日的生活情調(diào),統(tǒng)統(tǒng)拋諸腦后;至于那些名牌專賣店,更是從此在生活中蒸發(fā)。照閨蜜的話來說,一門心思想的是如何把家庭治理好,讓丈夫無后顧之憂,讓孩子健康成長??蓞s獨獨忘了,如何讓自己更勝以往?
以前有個朋友,是個典型的老好人。朋友找他借錢,從不曾拒絕,更是不好意思討還;有時大半夜三缺一,硬是用電話把他從睡夢中叫醒,朋友不忍拒絕,回回都打著哈欠赴局。諸如此類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終于,朋友不堪重負,漸漸遠離了曾經(jīng)的損友們。
奉獻這事兒,說著好聽,但下場往往不咋的。例如父母,為子女奉獻一生,但癡心父母古來多,但能體會爹媽苦心的兒女有多少?再說閨蜜,等哪天熬成了黃臉婆,丈夫飛黃騰達,天天對著打扮邋遢毫無情趣的老婆,難保不會“紅杏出墻”,讓小三有機可乘;還有朋友,一味為哥們兩肋插刀,但友情也是有限度的,哪天超過了極限,友情也就不復(fù)存在了。
要細水長流,光是奉獻,可遠遠不夠。愛人,這是應(yīng)該的。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及人之友,那都是美德??扇羰菍⒎瞰I變成生命中的一種負擔(dān)和枷鎖,那可能就難以長久了。此時,還得考慮一下,愛己同樣不可或缺。愛人如愛己,是美德;愛己如愛人,是細水長流。一味愛人奉獻的同時,別忘了為自己留下一片天地,才能讓愛人與愛己相知相惜,長久共存。責(zé)編/馬沖沖ma-ch-ch@163.com